不论在哪个地方旅游,基本都逃不过与教派有关的寺、庙、观、庵。而大多数人都不是信徒,所以看过也就稀里糊涂地过了,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还分不清这些地方吧?所以我们今天来聊聊寺、庙、观、庵的区别。
令人感到最头大的可能是“寺”和“庙”吧,人们普遍认为寺和庙都是和尚宣讲法事,吃斋念佛,修行居住的地方,二者并无区别。我们一般直接把这些地方统称“寺庙”,而很少对它们进行细分。要想区别寺和庙,可能还要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民俗和神仙观中找找线索。
“寺”原本是秦汉时期官方机构的所在地,意指人在一个地方进行工作和生活,我们熟知的“大理寺”,“鸿胪寺”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局”或者“办”。
但到了汉代末期,“寺”的意思便发生了转变。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刘庄曾做梦,梦见有神人自西来。而三年后,佛教传入中国,刘庄觉得他的梦灵验了,便命人为佛教徒们建立了用来传道和修行的场所。因为是官办场所,便借驮经书的白马,给这地取名叫了“白马寺”。于是白马寺成为了佛教在中原的发源之地,而“寺”也逐渐不再用来称呼官府衙门,转而成了佛教修行传道场所的专称。
而佛教思想在国内盛行前,我们的祖宗更强调对“天,地,人”的崇拜。天和地说的是为人类提供生存物质的自然,对其的崇拜不必多说。对人的崇敬则有“人皇”之说,而比“人皇”崇拜更早的则是对先祖的崇拜。不论历经多少朝代的思想变革,我们对先祖的崇拜都是亘古不变的。
而先祖崇拜的具体表现便是为祖辈建庙纪念,所以“庙”指的应该是祭祀的地方。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被叫做祠堂,也叫作家庙。直到明清两代,当朝皇帝也会组织建设家庙,不过他们称呼那里为太庙。中国古代不仅会为了祭祀先祖而建庙,还会为了中国的本土神仙和已故去的古圣先贤建庙,例如龙王庙、土地庙、妈祖庙和孔庙、屈原庙、武侯庙等等。
所以,“寺”和“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一种源于印度佛教,供奉的主尊是佛或菩萨;而另一种则是源于中国土生土长的祖先崇拜文化,供奉的主尊是鬼神,可以是人们崇拜的偶像,也可以是自己的先祖。
搞清楚了“寺”和“庙”的区别,那我们再来说说“观”和“庵”吧,其实就现代人的理解而言,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误解。
“观”大多指的是道士修行和生活的地方。最早,“观”是皇上修建来迎仙人的地方。汉武帝就曾在甘泉宫里建造“延寿观”,用以请仙人做法让他能再次见见死去的李夫人。要知道,最早的“观”里是不住道士的,有记载最早住进道观的道士是汉代的汪仲都,因为他治好了汉元帝的顽疾,所以被邀请住进了皇宫里的“昆明观”。从那以后,为了感谢皇恩,道教教徒便把道教的建筑和他们修行的地方都加上了后缀“观”。也有一个说法为“观者,于上观望也”。
“庵”的原意是小茅草房,但后来则泛指佛教女信徒,也就是尼姑,她们所住的地方。佛教五戒中就有一条是“不可邪淫”,而且强调戒欲,所以肯定不会让和尚和尼姑住在一块修行,于是尼姑住的地方也有了专有的名称“庵”,与之相对的便是“寺”。唐朝女帝武则天出家时便是住在尼姑庵里的。
最后,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寺”为和尚寺,“庙”为先祖庙,“观”为道士观,“庵”为尼姑庵。
所以这样看下来,我们就能发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俗语其实是错误的,和尚根本就不住在庙里,所以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寺”才是正确的。那又怎么会出现这样一句话呢?
首先,因为和尚流动性太强。不在寺中修行的和尚一般都是靠化缘,吃百家饭来生存的,所以这些人一般都是云游四海的修行之人。到后来甚至发展出了到处挂单的规矩,就是说云游到哪便把自己挂靠在哪里的和尚寺。说是自力更生,反而更像是吃政府的救济,以及寺里的油火钱。其次便是因为和尚人太多了,而且良莠不齐。和尚在古代是不需要干活纳税的身份代表,而且成为和尚的标准和代价很低,难免会有人趁机浑水摸鱼。
由此,在古代和尚犯事的不在少数,当时的信息技术也不如现在,想要找到某一个和尚,无异于天方夜谭。要是出了什么问题,那基本是去找寺里方丈的麻烦了,守在你住的或者你要去的寺,终归不怕你不出现。
搞清楚了这些名称的区别,你也就拥有了一些可以在旅行途中和同行人聊天的谈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