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不堪忍受这样清贫的生活,颜回学在其中而不改其乐。真是贤德啊,颜回。”
本章夫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好学精神。
(1)箪:音dān,指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型竹器。
本章的内容,直指儒家人生哲学的核心问题——孔颜乐处。何谓孔颜乐处?简单理解就是夫子和颜回即使身处贫困,也能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并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乐趣。他们超然于富贵贫贱的现实之上,认为生命中有着比之更重要的理想,有着“仁以为己任”的担当。
对于立身贫贱而能自得其乐,《论语》里多有记述。《学而·第一》篇,夫子对子贡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不如贫穷却能自得其乐,富贵却能谦逊好礼。其中“富而好礼”意在子贡,而“贫而乐”是指颜回。《述而·第七》篇里,夫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粗粮,喝白水,枕着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那么,他们究竟乐在哪里?又所乐何事?北宋大学问家周敦颐曾要求弟子程颢、程颐去探求“孔颜乐处”,以为这是获取真知的关键。至此,兄弟俩慨然有求道之志,终成洛学一代宗师。
而结合本章,探求孔颜之乐,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之乐。夫子和颜回都是毕生好学之人。夫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以至于不知老年的来临。而孔门三千弟子中,他首推颜回好学。颜回不负所望,投桃报李,成为道德学问最高的弟子。他感慨地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老师总是循序渐进地诱导我,用广博的知识充实我,用适宜的礼节约束我,使我的学习想要停下也不可能。第二,人格之乐。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任何时候保持一种独立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同时肩负天下的使命,行走在仁义的大道上,虽困难重重,路途艰险,又何尝不是一种豪迈之乐呢!第三,孔颜一体。志同道合,教学相长,亦步亦趋。品德上相似,追求上一致。颜回正是夫子“可与共学,可与适道,可与立,可与权”的人,一起学习,一起论道,一起依道而行,并能够权衡利弊有所变通。彼此有了这样精神上的知己,又怎么能够不快乐呢?正因为孔颜一体的缘故,所以颜回死后配享孔庙,被人尊称为“复圣”。(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