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肘子令杞人不忧天的杞人吃了后,心病没了

清代邵长蘅有诗说:“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好在那个杞人有位好朋友,才使他免于真的身亡。传说这位朋友把那个杞人请回家中,除了和他大谈道理之外,还特别烧了一道“烘皮肘”来请他尝。这“烘皮肘”在烘烧时,是加冰糖以润肺,加杞果以补肾,加红枣补肝,加黑豆以壮筋。忧天的杞人吃了之后病没了,食欲也好了起来,从此便日日都吃,直到身体完全康复。如今,伴随这个传说的便是河南的传统名菜“杞忧烘皮肘”,是以猪肘子配红枣、莲子、杞果、黑豆、银耳的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是郑州市长春饭店的拿手菜式。

中国人养猪和吃猪已有悠久的历史,据《中国饮食史·卷一》的记载,猪是农业部落最早驯育的家畜之一,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年期已有饲养,裴李岗文化、河姆渡文化不仅大量养猪,还塑了许多生动的陶猪。在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养猪甚盛,个别人还以整猪随葬。一是供死者享受,二是借此夸富。由此可见,中国人吃猪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从先秦文献更可以看出,古代吃猪的方法,有晓—做成猪肉羹、炮猪肉、濡豚—煮整只小猪、豕裁—煮大块的猪肉、蒸豚蒸小猪,等等,而炮豚更是朝的“八珍”之一。

不过,对于肘子的吃法,却是到了清代才多有记载。在古代名菜之中,只有明代宫廷菜中有一道“糟猪头蹄爪”而已。而诗文中对肘子的颂赞,更是未见。未知是烹制猪蹄的方法是直到近代才到达完美阶段,还是古人不喜欢猪的四脚?不过,过去的天津人,特别是中下层的人,把吃肘子当成盛宴。天津卫的人如果是三五亲友相聚一起到饭馆吃饭,定要吃一道肘子的菜肴,才能说是进过饭馆,才会心满意足地回家。

而逢年过节和有喜庆的日子,也一定要买回两个肘子来表示庆祝之意。子曰要礼能言之杞不足征也,图为孔子。广东菜中有一道著名的“白云猪手”,色泽雪白,肉质软爽,肥而不氯。这道菜为什么叫做“白云猪手”?是因为肉质雪白,还是因为和广州白云山有关?我曾经和一班馋客到广州作食游之旅,导游曾说,这道菜的来历和白云山的寺庙有关。

传说有一天,白云山上一寺庙的老住持到山下化缘。寺内的一个小和尚忽然嘴馋起来,也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只猪蹄,只知他在寺门外用瓦锅来烧猪蹄,当猪蹄煮熟时,老住持化缘归来。这种事是违犯寺规的,所以小和尚便把整锅猪蹄从山上往悬崖边倾倒下去。无巧不成书,刚巧有人在悬崖下,看见从白云深处掉下了一只猪蹄,便带回家,加糖醋调味来吃,一吃之下,居然肉质又软又爽,甜酸味也都非常适口。

经这个人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了驰名的“白云猪手”了。“白云猪手”在香港的店里一般都做得不错,原因是并不难做。反倒是“水晶肘子”和“锅烧圆蹄”,既难做,在香港也很少见到。能够吃到这两道美味的肘子,相信古代的杞人也不再忧天了。那么,在哪里可以吃到?就在九龙尖沙咀么地道的老店“鹿鸣春”。

鹿鸣春”以烤鸭驰名,但最好吃的却是这两道要预订的肘子,那”水晶肘子”嘛,晶莹剔透,子嫩而不溶,肘子肉酥而不柴,肥肘子部分滑而不腻,美味无穷。那“锅烧圆蹄”嘛,干香无汁,外焦里嫩,洁白无瑕,油而不膩,瘦肉味鲜而美,真天下美食也鹿鸣春”除了这预订的肘子做得一流之外,另一道也要预订的“烧鸭肝”也是乖乖隆地咚。

虽然不能像《唐鲁孙谈吃》说的“上菜时掀盖,只只鸭肝对切矗立,排列得整整齐齐,往大里形容,很像曲阜孔庙的碑林,往小处说,像一匣鸡血寿山石印章。”但是,“这个菜的妙处,在糟香散馥,毫无腥气。不老不嫩,咸中带甜恰到好处真正是全香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美食肘子令杞人不再忧天,“水晶肘子”加“糟烧鸭肝”,人人乐而忘忧若再加上一道最有鸡味且把所有外国炸鸡都比到地底下去的“炸八块”,那就更是不知人间何世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