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缜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s://m.yyk.99.com.cn/fengtai/68389/lianxi.html

南朝,宋齐梁陈,共历一百六十九年,二十四帝。

沿袭东晋风气,佛学大行其道。宋孝武帝刘骏(字休龙,小字道民)在位期间,修建孔庙、整肃沙门,礼乐被恢复、佛教得以盛兴。

僧人慧琳甚至参与政事,世称“黑衣宰相”。

萧齐比之刘宋,虽然佛典翻译减少,但信众仍在增加。

齐武帝萧赜(zé)的长子文惠太子萧长懋(mào),和次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就是一对精于佛典的兄弟。

上行下效的传统,让众多宗室和士大夫都成为忠实的佛教徒。

但范缜却是例外。

范缜,字子真,师从沛国刘瓛(huán)。刘瓛觉得他与众不同,亲自为他举行成人礼。求学期间,同学们多是贵族子弟,有车有马,范缜布衣草鞋步于其间,也不自卑。而且范缜为人诚信直爽,喜欢大发宏论。连他以辩才称著的表弟萧琛,也自愧不如。或许是对重大课题的思虑过度,二十九岁时,范缜就已头发花白。竟陵王萧子良广招宾客,范缜入募。但萧子良精信佛教,范缜却宣称无佛。于是,有了这段唯物与唯心主义者之间的辩论:

子良问曰:

“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

缜答曰:

“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粪溷(hùn)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您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世上怎么会有富贵贫贱之分呢?

“果”,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共有两种读音:

“果”,音ɡuǒ,意为:

①“果实”——《说文》:“果,木实也”;

②“充实”“饱”——《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③“果敢”——《国语·晋语九》:“强毅果刚则贤”;

④“实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

⑤“果真”——《庄子·人间世》:“此果不材之木也”;

⑥“终究”——《吕氏春秋·忠廉》:“吴王不能止,果伏剑而死”;

⑦“结果”——《南史·范云传附范缜》:“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果”,音wǒ,意为:

①通“婐”,女侍——《孟子·尽心下》:“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争辩过后,萧子良不能使范缜屈服,但对他的言论感到惊奇。而这番辩论,范缜也不是很过瘾,于是将自己的思想付诸文字、完善了体系,写下了《神灭论》。范缜用“偶然论”驳斥了佛教的“因果论”,招来当时皇室和士大夫的白眼。萧子良召集僧人诘难范缜,但仍不能使范缜屈服。

太原人王琰著论讥讽范缜:“呜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灵所在。”

可悲呀范缜,竟不知道他祖先的神灵在什么地方。

范缜也不客气,回怼他:“呜呼王子!知其祖先神灵所在,而不能杀身以从之。”

可怜呀王琰!知道他的祖先神灵存在的地方,却不肯舍弃生命去追随他们。

王融,东晋宰相王导六世孙、竟陵王萧子良一派、“竟陵八友”之一。他对范缜说:

“神灭既自非理,而卿坚执之,恐伤名教。以卿之大美,何患不至中书郎?而故乖剌为此,可便毁弃之。”

神灭论当然不是正理,而你顽固地坚持这种理论,恐怕有害教化。凭你的出众才华,还怕做不到中书郎?可是你故意跟大家唱反调,应当马上丢掉它。

范缜则笑道:“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书郎邪!”

假使我范缜肯出卖真理换取官职的话,早就做到尚书令、仆射了,哪里只是个中书郎啊!

后来,范缜的昔日好友萧衍称帝,代齐建梁,是为“梁武帝”。这个五度出家的皇帝,是东晋兴佛以来,最虔诚的佛教徒。他的故事,我们在之前也提到过。

萧衍自然更不能接受范缜的《神灭论》,下达了《敕答臣下神灭论》,招人集体和范缜辩论。

皇帝下令,下面的人纷纷响应。随后,范缜与萧宏、萧琛、曹思文、沈约等六十四人争辩,宛如当年诸葛亮“舌战群儒”。曹思文不但以儒家思想的郊祀配天规章制度证实神之不息,还给范缜扣上个“欺天罔帝”、“伤化败俗”的帽子。但面对众人群起而攻之,范缜毫不畏惧,这些年,他不断丰富他的理论,完善出了流传至今的版本,所以据理力争:佛教、儒家的神道设教,都是一种政治教化,不能把它当成信仰。在科学匮乏的年代,最终的结果,仍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范缜是没有瞎说的,只是限于信息的障碍,无从了解佛教的源头。公元前6世纪,刹帝利种姓的释迦摩尼,反思和审视婆罗门教(掌握神权)的祭祀文明,由此佛教诞生。教团首次集会,明确了教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而释迦摩尼和其他的与会者,后来被密教通过把“中观学神秘化”的行动,神化成了“佛祖”和“五百罗汉”。密教,还创造了一堆与佛学无关的咒语,这也是佛陀严格禁止的迷信行为。

佛教与儒教,被带有政治目的地阉割了文化根源,后来也成为新文化运动时期所要破除的偶像,当时,范缜的《神灭论》是新青年们破除迷信的武器之一。

我们也需要明确——儒学、释学、道学,在国学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互相弥补着对方的体系缺陷,相互影响中和,构成了今天国人的品格。

破的是迷信,而不是学问。是菁华还是糟粕,最有效的方法是归其源。儒之仁爱、佛之寂静、道之自然,曾在什么节点被有心人添油加醋、过分解读,是在学习中需要搞清的问题。

知其何来,才好信其然也。

如今在人文社科领域,对范缜“神灭论”的评价是“朴素唯物主义”,中学生的义务教育课本中,也称赞其胆大真实、实事求是。

但公元年,以先进哲学批判基督神性的布鲁诺,在经历8年的酷刑仍不屈不挠后,被罗马教廷放火烧死。

康熙年间,太医朱方旦提出,国人有件事弄错了几千年——用来思考的是人脑,而不是人心。康熙认为他以诡立说、煽惑愚民,下令处死。

蒙昧时代,坚持真理者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不得不称一句:善终的范缜,何其幸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