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壁藏书的孔鲋,保护儒学存经典,义无反顾投义军
孔庙东路孔子故宅井的后面,有一堵孤立的墙壁,形同照壁,前有石碑,碑上隶刻“鲁壁”二字。这是为纪念孔鲋藏书而建造的象征性建筑物。孔鲋,又名甲,字子鱼,孔子九世嫡孙。是战国末年儒家学派的一位学者。孔鲋生于鲁顷公八年(公元前年)。他的父亲名孔谦,字子顺,曾为魏国安釐王的相国。孔鲋生于战国之世,年青时即随父居住在魏国大梁。他幼承家学,淹通“六艺”,与张耳、陈余同是大梁颇有名气的儒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封为“鲁国文通君”,拜为少傅。但他却不愿仕秦,以教书为务。
公元前年,秦始皇颁发了“焚书令”,下令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的一些书籍都要主动交出来焚烧掉,不然就会遭来杀身之祸。许多读书人深怕罹罪,纷纷把书交上,被一火焚之。但作为孔子嫡传裔孙的孔鲋,家藏儒家书籍更多。因此对他的震动很大。他明白“书不出则有祸”,经过反复考虑,想出了一个双全齐美的办法。他对至友陈余说:“秦非吾友,吾何免哉?吾将藏之,以待其求,求至无患矣!”于是,他和弟弟孔腾把屋壁垒成夹坯墙,并将《尚书》、《仪礼》《论语》《孝经》等藏入其内。不久,孔鲋西行到嵩山隐居,继续传业授徒,到死也没有把它们取出。但“竹简不随秦火冷”,这些经典终于保存下来。
公元前年,陈胜、吴广领导广大农民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很快发展到六、七百辆战车,骑兵千余,步兵数万人。起义军一举攻下了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一—张楚。接着“奋臂大泽天下应”,残酷暴政下的人民大众犹如干柴烽火,一点即着;全国各地迅速燃起了反对秦朝暴政的燎原烈火,就连原六国贵族都纷纷加入农民起义军。陈余向陈胜推荐孔鲋说:“其人通材足以千天下,博知足以虑无形,必宗此人,天下无敌矣!”陈胜遣使者以金帛招聘孔鲋,孔鲋即抱着家传祭祀礼器,参加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被尊为博士、太傅。孔鲋进入农民革命阵营后,“称古以,相对”,与陈胜筹方略,议事务,“以霸王之业劝之”。
建议“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主张封六国之后。陈胜说:“六国之后,吾不封也。”拒绝了他的建议,孔鲋在农民军中只过了六十余天,便因“目疾”离开了农民军队。孔鲋在陈国隐居教授,并专力搜集其先人事迹资料,编撰孔子、子思、孔白、孔穿、孔谦和自己的言行事迹共21篇,名为《孔丛子》。记事跨九代,二三百年,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面貌,及其发展演变,概括了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教育思想等。孔鲋病卒于陈县,年57岁。
孔鲋参加农民起义军,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什么积极作用,但他当年在夹坯墙中所藏的古书,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西汉初年,朝廷要将一些儒家的经典立于学官,到处找不到当年的古籍,只好请济南的一位九旬老人伏生凭着记忆背诵,由他的孙女记录下来,这些古籍称之为“今文”。汉景帝三年(公元前年),皇帝刘启将儿子刘余由淮阳王封为鲁王,迁都曲阜,史称“鲁恭王”。他追求享乐,好治宫室,嫌当时的鲁国殿堂太小,便派遣工匠,拆除鲁旧宫而重新建造鲁王宫。传说,在扩建王宫拆除孔子的故宅时,忽然听到金石丝竹之声,有六律五音之美,结果从墙中间发现了一捆捆的竹简,上边是用蝌蚪文刻成的,人们把它称为“孔壁古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
为了纪念孔鲋藏书,北宋时代,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在孔子故宅(今孔庙东庑基址)修建了殿堂,因传说拆墙取书时有金石丝竹之声,取名“金丝堂”。明弘治十三年(年)扩修孔庙时,将金丝堂迁往孔庙西路,在原址以东重建了“鲁壁”,作为纪念孔鲋藏书的象征性遗址。鲁壁藏书是历代文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宋代文学家王禹俑在《鲁壁铭并序》中说:“文籍不可以久废,亦受之以兴…其废也,赖斯壁而藏之;其兴也,自斯壁而发之。”将文化复兴归功于鲁壁,这未免言过其实,但清乾隆皇帝赞颂的却有道理:故井前头绰楔碑,传闻鲁壁响金丝。经天纬地存千古,岂系恭王坏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