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先生
最近这些年我在各地讲课的时候,经常有朋友希望我推荐几本最应该读的书,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献大邦,有两个词形容我们这个文献之都,一个叫“汗牛充栋”,还有一个叫“更仆难数”——这个“仆”,学者一般认为是古代管理书籍文献的官,叫太仆。数不过来,换一个再数都数不过来。庄子曾经非常感慨,“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对每个人来说,读书要有所选择,书选好了,事半功倍;书选的不好,事倍功半,甚至自己人生的道路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在我看来,我们选书要有这样一些原则。首先,它要体现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文化面貌,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书。这类书很多,我们要挑里面最权威的书,它的内容经过长期的历史考验,能够流传到今天,并且还要永远流传下去。这是其二。其三,这个书最好是和自己的人生密切相关,能够使自己的人生走得更好。综合这三个方面,我们每个中国人首选的一本书应该是《论语》。
《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论语》的作者,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一起回忆整理。为什么说他的再传弟子?因为书中凡是称子的除了孔子,还有有子、曾子,其他人都是称他们的字。只有对老师才称子,所以大家认为这个是曾子跟有子的弟子做的,大概最后是在他们手上完成的。
下面聊一下《论语》这本书。今天这个时间非常有限,也很难面面俱到,我只是说一说我自己读《论语》,我对哪些东西印象最深。
我觉得这个书最大的收获是它可以引领我们的人生。在孔子的《论语》里面,在孔子整理的“六经”里面,我们一个最重要的感觉,它里面有一个鲜明的东方特色的价值观、人生观。孔子把人分成五等,这个五等不是按照财富,也不是按照你的官职,而是按照你受教育的程度,以及你的思想境界、你对社会的贡献来分的。这段话不在《论语》里面,而是在《荀子》里面。最下的一等叫庸人,庸就是平庸,这个人一生也没怎么开窍,也说不出多少有道理的话来,学习很差。再往上一层叫士人,文献里把有志于追求真理、研究学问的人,称之为士人。再上面一等叫君子,中国自古以来就号召大家做君子,我们一般来说君子是在学业上跟道德上都做出成就的人。再往上面两等,一等叫贤人,一等叫圣人,最高的叫圣人,圣贤。孔子很高明,他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分层,我们每个人看到以后都会思考我现在处在哪一层,都会想着自己要往上。在传统中国,读书人最高的理想就是成圣成贤。北京有一条,叫成贤街,就是孔庙和国子监前面的那条街。孔子的庙在这里,孔子是圣人,我们要像他的学生一样成为贤人,所以叫成贤街。我们好多人的名字都受这个影响,民国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名的经济学家叫陶希圣,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比较熟悉,以前有个作曲家叫曲希贤。一个希圣,一个希贤,家长们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像圣贤的方向去发展。
我们人生都希望从一个庸人,甚至一个无知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到圣贤这个层次。这个路径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读了《论语》就可以强烈的感觉到要读书、要学习。《论语》20篇第一篇叫《学而》,它的第一字就是“学”,“学”是我们向上的引申,“学习”这个词就是从“学而时习之”这里来的,可以说这个词就是孔子创造的。孔子对自己的定性就是一个喜欢读书、喜欢学习的人。你去读读《论语》,它里面就说了,有一个人问他的弟子子路,说你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后来孔子听说以后说:“唉呀,你干吗不告诉他我这个老师的为人是什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就是老师追求真理,这个真理他还没有完全认识清楚的时候,他发愤忘食,连吃饭都忘了,一旦被他追求到了,他又高兴的不知道自己年华已经在中间年复一年地跑走了了。所以他是一个读书人。
孔子雕像图源:网络
人为什么要读书?现在很多深厌学,我们宁可去打麻将,宁可跳街舞(当然我也不是说这个东西不好),他也不愿意读书,这是很糟糕的。这样的人少不要紧,如果多了,就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素质。在孔子看来,读书是为了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饥渴,是为了完善自己。读书不是为别人,你怎么自己没有这个愿望?所以《论语》说“古之学者为己”。我记得小时候老师跟我们讲孙中山的故事,孙中山每天早晨除了喝牛奶、吃面包,他还要看报纸、看书,他认为一个是解决你身体的饥饿,报纸跟书籍是精神食粮,要解决你精神上的各种东西。现在有的人读书是为父母读的,甚至上面要求读的,这就完全错了。读书是为了追求,要活明白,所以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有时候我们看看周围真是心里面难过,有的人活了很大岁数,可是他不念书,不考虑问题,浑浑噩噩,到死好像也没有弄得很明白,这让我们觉得有点惋惜。
跟着孔子的学生都喜欢读书,他的大弟子颜回,家里很穷,一箪食,一瓢饮,每天吃得极其简单。居陋巷,住的房子很差,人不堪其忧,旁边人看了都觉得这个日子怎么过,你还活得下去吗?可是颜回读书读得最好。孔子讲,“我再也没见过这么好学的人”,宋朝的人很崇拜这种生活,因为《论语》讲“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成天很欢乐,宋代人讨论他所学何学?所乐何乐?这太有意思了,一个人精神上要成为一个强者,而这些东西足以驱赶他生活里的种种,孔门下面他是最好的学生,他是一个典范。
学习什么东西?基本上都是跟人生有关的。我这些年到过不少书院,跟他们聊天,我说你们读些什么书?读《论语》。我说我请教一下,《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这个“学习”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告诉我,老师教了,我复习。我一听很失望,这个“习”,现在简体字这么一弄,我们就搞不清楚这个造字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查《说文解字》,这个“习”(習)最早的写法,上面是一个羽毛的羽,习跟“羽”关,《说文解字》讲这个习就是“数飞也”。鸟有羽,鸟怎么学习飞行?它跳过来、跳过去,反复地学,我们上中学的时候班上有同学玩黄雀,一个手拿一个筷子,上面有一个小的瓷罐,里面有一些小米,拿一个绳子,这里有一个鸟,他一抖,鸟飞过去吃几粒小米,飞过来、飞过去,这叫习。所以这个习跟今天讲的习——纯粹的知识的重复不一样,它里面有践行的意思。那个时候是教人伦,这话不是我说的,宋代有一位学者说“三代之学皆是以明人伦”。中国的学问是血缘的关系作为基础,人跟动物不同,我们上面有高祖、曾祖、祖、父,我、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九族,我们这个关系怎么处,跟西方四海之内皆兄弟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序发展,我们应该把人伦关系处理好,怎么尊老,怎么敬长,这套东西,老师教给你,你要反复的去践行。
我二十多年前去韩国,他们有一个成均馆,古代朝鲜的一个国立大学,这里面有一个堂,上面挂着一块匾,是我们明朝大使到朝鲜去应他们之请写的三个字——明伦堂。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有这个东西。有人讲,你这个说法太奇怪了,我们从来没听说过,其实我们读读《论语》就可以找到答案,子夏曾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贤人之贤,遇到一个贤者,我用一个很尊重的态度去尊重他、尊敬他,而把我一种好色之心去掉,换上贤贤之心。在家里侍奉父母,非常诚心诚意,到政府里面侍君,非常忠诚,把身家性命都搭进去。跟朋友交言而有信。如果说他没有在我们这个地方学习过,我可以说这个人已经学好了,因为我们学的就是这些东西,怎么处理跟父母的关系、君臣的关系、朋友的关系,所以他要教你这些道理,你要反复去做。有人说这算什么?这个东西在全世界是中国创造出来的,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有这样一套理论,这套理论是让我们人际关系走向和谐,这是社会要发展的一个基础。所以人伦之本,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尊重,你这个人谁还能相信你?我们一定是从血缘关系。
至圣先贤半身像孔子
我们读书,读《论语》,读完以后第一个目的是要改变自己,要变化气质、涵养、德性。所以大家回去再读《论语》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这一点,我读了三个月,里面哪些话对我有触动的?我的气象改变没有?我的言谈举止像不像个君子?古人读《论语》都很看重这一点,北宋的二程就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你说你读过《论语》,我一看,你跟街流子差不多,那这个书就没有作用,对你没有价值。而《论语》的一个最基本的作用在于让人,从庸人往君子方向一步一步的逼近。读书,我们会从里面得到快乐,我们懂得了道理,我们把自己变得更像一个人,这个很重要。所以《论语》里有一句话,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知道《论语》里有这句话、那句话,可是你达不到喜好这句话的程度,你只是作为一个知识点把它写出来,你对它没有触动。我每当说一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有感受的,这就不一样了。最高的境界就是我读《论语》的时候非常快乐,它又解决了我的人生问题。多年前我有一个学生生了一个孩子,他说老师能不能给我家孩子取个名字?我就用《论语》这句话,我说你的孩子叫“乐知”好不好?现在这个孩子大学快毕业了,这也是我们觉得用《论语》里面的思想来给他命名,而且给他讲道理,你学习追求真知,要有身心投入的。
《论语》里面让我感触最深的,它处处让你修身立德。如果把人比作玉,其它那些禽兽都是乱七八糟的石头。这个玉是一块料,这块料本身不是艺术品,它要修,这个地方要去掉,这个地方要琢,要磨,读《论语》能够帮助你时时雕琢自己、打磨自己,它有很多话都能激励我们,我读完以后经常觉得很受用。比如“君子有三戒”,它讲人有三个年龄段:“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初中生、高中生,你身体没有长牢,血气未定,这时候你不要好色。我现在感到很忧虑,有一次我打车经过一个中学,那个司机跟我说,他说现在孩子不得了,一个男学生讲他跟20多个女同学有过苟且之事。我也在想,这个父母亲觉得自己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堂,结果他在外面做这个事情,这对他一生的身体是一个影响。“及其壮也,血气方纲,戒之在斗。”好勇斗狠,制造社会混乱。“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德。”老年人没有那个精力,很多东西要放手。我总觉得这个话读起来琅琅上口。再比如“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生活里常常被困惑、忧虑、恐惧所困扰,孔子提倡的三种德,“三达德”,智、仁、勇。《林海雪原》有一个侦察员叫孙达德,这个“达德”就是“三达德”这里出来的。“达”就是“大”,三个最重要的品质,一个是你这个人要智,你要分得清是非,你要看出中间的问题,你就不会迷惑。你是一个仁者,成天做好事,你心胸坦荡得很,你不会有忧。你具有勇者的气概,你就不会惧怕。大家想想这些话,智、仁、勇,我现在有几个?
孔子讲到一个人的修养,讲得很细很细。说君子有九思,你经常要想很多东西,你身上的各种器官,你要调动它,要正确的使用它。九思:“视思明”,你看一个东西的时候要想想看明白没有。“听思聪”,耳聪目明,听清楚没有。“色思温”,一个人要温和。“貌思恭”,表情要恭敬。“言思忠”,不要说谎。“事思敬”,做事的时候想到用一种恭敬心。“疑思问”,有不懂的地方要想到向人家请教。“忿思难”,你发火了,你很生气,愤怒了,这个时候你要想想,不要随便,搞不好会给你带来麻烦,带来灾难。“见得思义”,要得到一样东西,要想一想该不该我得。台湾有一个马英九,他父亲给他取名字的时候,据说就是读到《论语》这一条,君子有九思。如果我们平时在生活里经常拿这九个东西对照自己,你可能不会听信谣言,不会乱说,你会变得很温和、很恭敬,你处理事情分寸拿捏得很好。
说到这里,我想起小学毕业的时候,每个同学准备一个日记本,一个同学一个同学的送,每个同学把自己照片贴在那里,下面写两句对你的话。我到现在还记得,有一个同学给我写了两句话,叫“临危毋苟免”,还有一句是“临财毋苟得”。小时候看不懂,后来读了《论语》才知道,面临危险的时候不要苟且逃跑,面临财物的时候不要苟且的想把它放在自己口袋里,这实际上也是“见德思义”。这种话经常在耳边、在嘴边,可以让你少犯很多错误,我们讲人要有德就是这样。
第三,我们传统把儒学说得很不堪,有一个人说这个“儒”实际上是竖心旁(忄),这个儒都是懦弱的,软弱的。这就是不读《论语》。《论语》里面也有很刚的,《论语》里面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是何等的刚强!孔子还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你别看百花园里那么漂亮,寒潮一来,百分之七八十都凋零了,它保不住它的节,要遇到国难了,那时候才能看出来谁是有气节的。这些东西我们平时多想想,对你都是一种激励。所以《正气歌》里面讲,“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他讲历史上很多人,什么叫气节,什么叫操守。所以,希望大家读《论语》的时候,要当做孔子就在前面,孔子就对我讲这个话,我听完以后一定要反思。
《四书集注》书影
我们如果把《论语》和《四书》结合起来看,可能会有更多的体会。我非常喜欢《中庸》里面一段话,叫做“君子素其位而行”。君子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地方。素就是平素,平常他就生活在很富贵的家庭,怎么办?我要换个环境再去修身齐家吗?不要。“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你在一个贫穷家庭里面也可以行道,在富贵家庭也是这样。“素夷狄,行乎夷狄。”我生活在一个野蛮的地区,很不幸,但是没有关系,你不要等待,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你也可以行道。“素患难,行乎患难。”我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变化不断,内乱不断,外敌入侵,这些都没有关系,你还是可以行道。所以君子在任何情况下,“不愿乎其外”,不等待外面。现在很多人经常讲,如果有谁来帮我们解决解决,谁来帮我们做了什么,那时候也许我们还能有所作为。这些都不对,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要很真诚的投入去行动,改变社会上的包括自身的一些东西。
孔子还说,我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舍身取义,《论语》里面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不得了,这是何等的刚毅!随时准备为了追求正义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文天祥的《正气歌》最后讲,“孔曰舍身,孟曰取义”,我们学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追求正义,随时准备去献出生命。这种内容,我们读完以后,这个儒者,你还能说他是很懦弱的人吗?
《论语》除了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等等有很多激励我们的话之外,古代是“学而优则仕”,你读书读好了,就具备了治理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能力,你这时候怎么去当领导?是作威作福,还是怎么样?所以《论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他的学生问政,将来我怎么从政?他说“政者,正也”。政是什么?要把自己弄端正了。他说你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你从来不迟到,你下面的科员敢迟到吗?“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八点半上班,你老是到十点半来,下面肯定是一盘沙子。
里面还有一段话特别好,他的一个学生子路问政,孔子回答四个字,“先之劳之”。你怎么领导一个部门?你要比大家先做,你要比大家做得辛苦,你这个部门工作就会被带动起来。学生听得不过瘾,能不能再多说一点?孔子又说了两个字——“无倦”,不知疲倦,不要做做样子,做一次两次就不再做了。这就是咱们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要群众做到,领导自己首先要做到”。所以我在有些地方给领导干部讲课的时候就会说到这个。
孔子七十二弟子(局部)
还有一段话也是很受用的。鲁定公问孔子,他说有没有“一言兴邦”这样的话,一句话能让国家兴起来。孔子说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哪有一句话一说国家就兴起来的,达不到这个程度。不过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把它记住了,或许这个国家慢慢就会兴起来。什么话?——“为君难,为臣不易。”做一个国君很难,做一个臣也不容易。如果鲁定公知道做一个国君很难,鲁国慢慢就会兴起来。鲁定公又问,他说有没有这样的话,“一言丧邦”,把国家弄灭亡了?孔子说话不能这么讲,不过有这么一句话倒是会造成这样一种趋势,什么话?对我来说,没有比做一个国君更快乐的,我说什么大家都不敢反对。(“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这样下去的话,你成天在那里玩乐,国家慢慢就会亡。所以做领导干部的,我的工作不容易,我一定要全心全意、恭恭敬敬,这个部门才能兴起来,我要是有一丝的懈怠就会带来问题。
这段话有一个什么事情让我很感慨!前几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弄了一批画到北京来展览,这批画都是雍正皇帝的,其中有一幅画,我看到中间有一个闲章,这个闲章就是这句话“为君难”,雍正皇帝盖的。雍正皇帝一定是读了《论语》的这段话,他说我要铭记在心,刻了个印。其实我们在故宫里面可以看到,雍正在位的年数只有十几年,不多的,可是他批的奏折很长。他从《论语》里知道“为君难”,时时警惕自己这是不容易做的。所以说,我们做普通人的,在领导岗位上的人,我们都可以从里面得到对自己有益的教训。
圣庙祀典图考孔子
最后,我想说说,孔子教学生很有意思,一方面讲很多道理,提很多要求,有很多标准,让你的人生始终多一些东西,今天是这几个、明天是那几个,引领着你,让你不断的向上,由庸人而士,由士而君子,……孔子的教学太有意思了,他不停评论历史上的人物。在《论语》里面统计一下,他不光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还有管仲、遽伯玉,等等。他会分析他们,这个人的一生是什么情况,他对还是不对。特别是有一章,他集中评论很多人,这些人都生活在政治不清明的环境里,比如商纣王时期,或者是鲁国的昏君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样自处?他提到各种各样的人物,比如他提到伯夷、叔齐,他们是孤竹国国君的孩子,一个是哥哥,一个是弟弟,照道理,国君死了哥哥要即位,可是父亲临死以前说这个位传给弟弟。后来父亲死了,弟弟不干,说那怎么行,我要去即位就错了,不可以的,应该是哥哥。哥哥说那怎么行,这是父亲的话。最后两个人另立一个国君,两个人都逃跑了,都不愿意当一个不听爸爸的话或者不守我们的礼制的人。我们一定要爱惜自己羽毛,让自己是清白的。结果走到路上,武王伐纣,他一听,说你是臣,纣王是君,臣怎么能伐君?扣马而谏,他不理解。后来周把天下打下来,他们跑到首阳山,义不食周粟——我不吃你的救济粮,结果两人饿死了。孔子怎么评价这两个人?说这些人政治上,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有“洁癖”,他不愿意自己沾上任何污点,他宁可死。这样的隐士远离了我们,甚至死去,原因很复杂,但是有一点,他们不干坏事。所以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列传第一个就是伯夷、叔齐,因为孔子对他们评价很高。
也有的一看国君很无道,卷了我的东西,我就走了,我不跟你合作。也有的在这个环境里还干,我不辞职,但是我在这个岗位上不干坏事。最糟糕的是他不走,跟着干坏事。孔子不断地通过人物的分析来告诉大家人生应该怎么走。他有一个学生叫冉求,到鲁国做了季氏的家臣,大家知道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因为周公在朝廷里面做事,所以派他的儿子伯禽去开国,朝廷对他有很多的赏赐、优惠,所以他应该在国里是最富的,结果没有想到,鲁国的大臣季氏富裕的程度超过周公,为什么?横正暴敛,盘剥老百姓,冉求到季氏那里不仅没有制止他,反而帮他去增加财富。孔子很生气,说“非吾徒也”,他不是我的学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同学们别跟他(交往),你们可以敲着鼓去打他,他不是我学生,我跟他断交。他的爱憎非常分明,孔子在政治上、道德上也是有洁癖的,所以梁启超先生讲,你把《论语》完整的看完之后,就可以归纳出孔子的人格,你就会把他当榜样,去向他学习。
所以,我们经常读这个书,在你眼前晃的各种各样的人物,你们会跟着孔子对他们的言行有一个评判,然后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特别好,让我们能够不断的往前进的方向上走。
本文根据年3月3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朝内文学讲座”“可以点亮人生的经典——《论语》”整理而成。
稿件初审:李俊
稿件复审:王薇
稿件终审:王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