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改革应该走社会化还是公共化这里有

近年,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又提上国家重要议程,很多高校也相应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基调就是“高校不办企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高校后勤有其存在的历史背景和特殊性,高校后勤单纯走社会化道路未必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在面对重大安全稳定事件面前,高校还是需要有自己的强有力的后勤队伍。为此,在这高校后勤改革的关键时期,本人创作了这篇与社会化主流思想完全相反观点的论文,希望给决策者一些不一样的思路和启发。这点,对于高校,对于高校后勤,对于现有高校后勤人,或许很重要。

前言

自高校后勤服务推行社会化改革以来,我国高校后勤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后勤服务走向了市场,减轻了高校的负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本质是“市场化”)所带来的功利性与高校后勤服务本身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难以解决的瓶颈。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基本框架已经搭建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全面反思在此过程中所丢弃的高校后勤服务的部分公益属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并据此提出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呼声。

本文尝试从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历史、过程、成就和现状入手,系统分析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面临的困境,探析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公益性缺失的根源和公益性回归的必要性,并尝试性提出现阶段推行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若干思路。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一直以来是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主要研究的一个方向。应该说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这一方针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年党的十五大将经济体制改革推向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会上明确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明确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并提出了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正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大量的国有经济体改制,工人下岗,社会化思潮泛化。在此基础上,医疗机构社会化、教育产业化等公共物品市场化、社会化改革随后兴起。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也从那时候起应运而生。时至今日,我国公共部门的社会化改革趋势是否有所缓和?公共部门的公共性回归,以及由此引申的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化改革是否可行?这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

2、选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近二十年来,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改革前我国后勤体制中不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元素,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一是初步改变了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单纯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现象,推行了以任务和经费承包为主的经济承包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基本改变了以传统的计划经营管理方式为主的现象,初步实行了科学的定额管理、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三是有效地改变了由高校包办一切后勤服务的单一形式,形成了多种经营方式并举的多功能的后勤服务体系。

但无论从外部环境因素还是从内部运行机制来看,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若干问题,主要根源在于:从市场化角度来看,市场价值规律与高校后勤服务的教育属性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这集中表现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处理上。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后,在其经营过程中应尊重市场价值规律,追求经济效益,但是高校后勤的任何经营服务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服从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稳定的需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即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部门性质。特别是现阶段,既不可能很快地割断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公益性供给制的各种因素影响,又受到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的驱动,所以出现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商品化与公益性共存的局面,所谓“孔庙里头开商店”,产生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和困境。这些困境包括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契约外包和现实的公共服务性质之间的矛盾;后勤服务经费的给付和后勤企业自负盈亏的矛盾;后勤部门社会化改革不彻底,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模式未能获得足够的政策支持,自身综合竞争力不足,设备老化无力更新,生存遭遇困境,进而影响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功能的发挥;在社会医疗、保险、教育等公共部门逐步回归公共性的今天,高校后勤部门的自身定位问题面临挑战等等。这些问题均值得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一定的解决途径。

3、选题的新颖性和可借鉴价值

显而易见,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推行以来,学术界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进一步完善甚至深入社会化改革的问题上,而对高校后勤服务公共性的回归所需要的公共化改革提及不多。

当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化是一项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从近年来国外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部门改革的启示和影响,以及借鉴国外高校后勤体制的社会化模式,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不得不说是一项趋势。但笔者认为“社会化”虽然对“公共化”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不一定与“公共化”产生矛盾。

笔者提出公共部门的“公共化”改革,事实上是对我国近年来过分强调“社会化”改革,而弱化公共部门的“公共性”以至于导致出现一些公共问题的一种纠正。公共部门的“公共化”改革不是否认“社会化”改革的成绩,而是在现有的成绩基础上,更加重视公共部门的“公共性”的回归,而这种回归已经需要一场“改革”才能够完成。因此,笔者尝试着对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析,同时也是为我国公共部门今后进行“公共化”改革提供一个参考。可见,本课题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和可借鉴价值。

(二)相关文献及研究综述

当前国内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学术文章汗牛充栋,特别是有关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理论探索及实践研讨更是积累了一定成果。但总体而言,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论证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取得的成效与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其中,较全面的论著如王富主编的《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是一部理论性、指导性、实践性与影响性都很强的论著,全书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和研究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一度成为高校后勤工作的指导用书;彭怀祖论著的《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现代教育出版社),从优化高校后勤服务资源配置的角度,透视后勤体制改革,展望后勤资源配置的未来,提出了“政府宏观调控、消费自主选择、社会提供服务、各方监督管理、行会规范自律”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方向,也因此该书曾获全国后勤管理研究会特别奖;鞠传进主编的《新时期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致公出版社),收录了全国各高校理论探索及实践总结论文近五百篇三百多万字,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回顾与总结,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索了深化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和新对策;此外,按时间先后顺序还有如徐振岐论著的《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吉林大学出版社);胡征宇、费伟民编著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高校后勤:全国高校后勤“十一五”理论研究成果精选》(浙江大学出版社);姚玉龙主编的《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实务》(兰州大学出版社);李连江论著的《高校后勤管理与社会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李航舟论著的《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戴德祥论著的《高校后勤管理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从以上论著可以看出,学者对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特别对于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模式、遇到的困难及各种应对办法均进行了周密的探讨。然而,针对当前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所导致的“功利性”与高校后勤服务本身具备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依然没有学者从根本体制上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针对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属性”虽然很多文献均有所提及,但如何更好地促进高校后勤服务的“公共性”回归,相关的研究依然不多;“市场化”、“社会化”的固有观念依然禁锢着大家的思维,目前尚没有出现明确提倡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观点的相关论著及相关学者。为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尝试着从全新的“公共”角度入手,大胆提出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一些思路,以期能为我国深化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1、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检索研究法。一方面利用笔者在高校后勤部门工作的优势,大量调阅和收集与高校后勤发展和改革有关的内部材料和历史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图书馆、电子期刊等各种渠道,查阅收集大量有关公共管理、高校后勤管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以及高校后勤服务实践的文献资料,包括政府出台的各类政策和法规、各种研究专著、学术期刊文章以及优秀硕博学位论文等,内容涉及国内外、各个时期。并通过对以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归纳,以运用于本文研究。

(2)访谈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或典型案例研究等形式,了解高校后勤服务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各方对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看法和评价等,并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参考。其中,访谈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几个群体进行,一是后勤体制改革,特别是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当事人,包括一些老领导和老职工;二是后勤部门的在职人员,包括学校后勤事务主管部门及后勤企业的职工,这里头还分为管理层及一线岗位人员;三是接受后勤服务的全校师生员工;四是全国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院校及其后勤部门等。

(3)比较分析研究法。比较研究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时期国内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当前国内高校后勤服务各种模式以及国内外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之间的比较研究,系统分析彼此利弊和根源,探索解决的思路和办法,以作为本文研究之用。

2、研究的基本框架

为达到研究目的,本文第一部分从“高校后勤”、“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等概念入手,分析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属性,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目标是改变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将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化、市场化的功利主义倾向,通过一系列举措,重新重视并强化高校后勤服务自身的公益属性,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对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新要求。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总结了国内外高校的后勤服务模式,并进行了彼此之间的比较研究,指出了“公共化”改革是深化当前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关键。在本文的第三、四部分,系统分析了传统体制下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的弊端,回顾阐述了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政策变迁,分析指出了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的第五部分尝试性地提出了推行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若干思路。

一、高校后勤服务公共化改革的目标与依据

(一)相关概念

1、高校后勤

所谓后勤,一般指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作或机关、团体等的行政事务性工作。而高校后勤,便是在高校中为“前方”提供“供应工作”的“后方”部门及“供应工作”本身。

从广义而言,高校的后勤应包括除教学科研以外的所有内容,即有为高校教学科研本身提供服务保障的各部门、人员及相关工作,又包括为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服务保障的各部门、人员及相关工作。从这个意义而言,除教学科研本身以外的所有部门、人员和工作都属于高校后勤。如学院办公室、机关部处、图书馆、医院、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以及衣食住行各相关部门;除教学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

从狭义而言,高校的后勤更侧重于为高校提供衣食住行相关服务的,带有一定经营性和社会性的部门及服务,即“后勤服务”。如食堂、宿舍、校园绿化保洁、水电保障、邮政、宾馆、医院、校车、校内超市等单位、服务人员及服务内容。自年我国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以来,很多高校均成立了集团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集团,而“高校后勤”便进一步界定在此类部门中。

本文重点讨论的是有关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为研究方便,故笔者尝试着将“高校后勤”定义如下:

我国高等院校中被校方划归到后勤属性中的,具有一定经营性质的,为高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和师生员工的工作生活提供衣食住行等服务保障的部门、人员及服务内容。

从内涵上来看,本文的“高校后勤”主要限定在校方主观意义上的“后勤”,是被学校划归到后勤范畴,并施行后勤体制管理模式管理的相关部门、人员及工作本身,而这也正是年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所涉及的“后勤”内涵。做这样的设定,有利于本文相关研讨工作的开展和论述。

从外延上来看,本文的“高校后勤”主要限定在国内各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后勤处、后勤集团等相关类似的后勤管理部门和服务实体。

为方便比较研究,本文所涉及的国外高校后勤的范畴,主要限定在那些与国内高校后勤所涉及的服务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部门、工作人员及服务本身。

2、高校后勤服务的属性

根据上文中对“高校后勤”的定义,高校后勤服务应具有以下几种属性:

(1)经营性。高校后勤服务所涉及的有关衣食住行相关的服务无疑具有“经营性”的属性。“经营性”又称“非公共性”或“企业性”,具有功利性的特点。高校后勤服务主要以服务业为载体,以付费服务为特征,以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需求为导向,具备了第三产业的特征和企业经营的特质。虽然个别高校存在免费服务项目的情况,如厦门大学自年以来为学生提供免费米饭,但整体而言,这类服务均属于付费服务——吃饭要刷饭卡、住宿要付宿舍费、校内超市购物同样要付费等。有付费,就必然存在供需关系和经济杠杆。因此,高校后勤服务具有强烈的经营性特点。

(2)市场性。高校后勤服务的“经营性”又决定了其“市场性”的属性。“市场性”源于“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经济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所引导,市场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后勤实体部门必须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导向及竞争更好地调配后勤资源,指导经营组织,形成激励机制,提升服务效率,实现后勤部门的效益和自身价值。

(3)保障性。高校后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在校师生的重要保障部门,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一方面,高校后勤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后勤服务保障,这包括为教学科研工作所提供的设备设施、环境卫生、水电服务、车辆运输、会务筹办等保障;另一方面,高校后勤为在校的师生员工提供诸如餐饮服务、宿舍物业、超市服务、衣服清洗、失物招领、校区班车等服务保障。此外,高校后勤也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一定的校园安全维稳保障职能,即高校后勤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在校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思想情绪,容易成为诱发校园事端的诱因,影响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4)公益性。公益性即公共性,是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的基本属性之一。高校后勤服务虽然具有“经营性”的属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经济实体,但由于高校是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具有高度的公共属性,高校后勤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职能也决定了其具有公共属性,承担着一定的公共责任。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体现在高校后勤的运作必须紧密围绕高校的各项中心任务展开,必须服从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并维护高校的教育属性,必须强调公益奉献、公共服务与公共责任而不是仅仅以营利创收为目标。当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以公益性为主。离开了公益属性,高校后勤服务就不再成为高校后勤服务,而与校外那些提供饮食、车辆、物业、宾馆等服务的一般企业没有两样;离开了公益属性,原有的高校后勤企业必将逐步失去校内服务业市场,而逐渐被校外富有竞争实力的大型服务业集团所取代。也正是拥有了公益属性,高校后勤服务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保障属性。

3、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明确界定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内涵,即“所有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及操作运行,都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

可见,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突出的是高校后勤服务的“经营性”和“市场性”,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