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传世著作,却得以居孔庙四配,成为孔

孔庙大堂内,除中央矗立的孔子像外,还有孔庙“四配”,他们凭借各自对儒学的贡献居于孔子周围,分别为著有《大学》,《孝经》的曾参,著有《中庸》的孔伋,著有《孟子》的孟轲,还有一位无传世著作,却仍能立于大堂的学者,他就是孔子的弟子颜回,那么他是以何才得以其三人并立于此,以“四配”之一流芳百世的呢。

孔庙大堂

家族渊源

相传颜氏为黄帝后裔,其祖上为周代邾国国君次子,后几代祖先到鲁国做官,官的级别为卿大夫。而颜回的出生正值孔子开始杏坛受徒之时,其父亲颜路作为孔子早期的学生,被列为了“

孔门七十二贤人

”,因祖上的伟业和父亲的引荐,颜回十三岁就拜入孔子门下,孔家与颜家保持了十分亲密的联系。

颜回

以德服人

对于孔子的敦敦教导,颜回始终领悟在心,行动在外。初入孔子门下,颜回时常遭到同门师兄弟的戏弄,常常心生不快,对于此,孔子教导他说,君子待人之道,在于不忘旧好,不记旧怨,发现别人,就要帮助他纠正错误。颜回谨记在心,面对师兄弟的戏弄诡辩,以诚相待,练就了自身宽容的品行。并就孔子的待人规范“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来作为自己日后遵循的行为标准,孔子也赞扬他讲“仁德”,具“仁爱”。

孔子

颜回时常规劝师兄弟,如曾对子贡说道,你不用礼仪来对待别人却希望别人对你讲礼仪,你对别人缺乏道德,却想要别人来对你讲道德,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同门中留下了不少的赞誉与威望。成为了孔子团队的中流砥柱,向心力和凝聚力,以自身的道德获得了不小的成就。

颜回

坚道守义

春秋晚期,文化璀璨,形成了有名的现象,即“百家争鸣”。这时期,鲁国有一大夫,少正卯,能言善辩,有“闻人之称”。收拢了不少的弟子,而就孔子门下,不少的弟子跳槽到他的门下。面此状,颜回无动于衷,仍然整日坐于孔子面前,接受其教导,认定孔子为终身导师。所以才有记载写道,孔子的门庭,出入的人很多,有的来有的走,却不见颜回动身过。而且到后来,孔子被罢官,周游列国之时,其座下弟子多受不了苦,纷纷选择改行换业之时,颜回依然选择陪在老师身边,因为他坚守儒家思想是臻善至美的。为此,孔子也经常询问子贡,子路,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学说,而子路却说,孔子思想未达到“仁”之境界,无法服众;子贡认为孔子学说,过于理想化,应当降低标准;唯有颜回认为,学说已完美,只是各国君主的愚昧所致,得到孔子认可。

子贡

游说途中,孔子曾病卧不起,子路认为孔子命不久矣,便私自组织弟子们组成家臣,望以臣的规格厚葬孔子。此举被颜回撞见后,便急忙阻止,此举违反了礼制,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孔子醒来后,也怒斥了子贡的做法,称赞颜回明了是非。

孔子

但尤为不幸的是,颜回四十而亡,而前一年,孔子唯一的子嗣,孔鲤也不幸去世。爱徒和爱子的相继离世,给孔子心中留下了无尽的哀痛。颜回死亡后,其门下弟子们,未按照孔子的心愿,以其作为自己儿子般的礼仪而厚葬,而是以超规格,超过颜回身份地位的礼仪进行安葬。此情此景,不由得使孔子回想起颜回阻止其弟子曾妄想如此厚葬与他的事情,不由得心生感慨,颜回死后,圣人之法再无传人。并说道,颜回把我视作父亲,我却没有办法将他当作我的儿子。

孔子

颜回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可谓是孔子唯一的正统传人,只可惜于其早逝,无法将全部的圣人之法继续传承发扬,作为“四配”之一,其也可谓地位足矣,分量够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