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蜚声世界文坛的文学大家鲁迅先生曾如是说。
先生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众所周知,为了唤醒麻木不仁的普通民众,他甚至不惜放弃自己尚未研修完成的医学学业,以笔为茅来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
可是以文化为武器的他,弃医从文后为何要把矛头对准“汉字”这个文化的载体呢?
攻击汉字是出于忧国忧民的考虑:他认为正是汉字的艰深造成了中国大多数人民与先进的文化永远隔离,导致中国的人民永远不会聪明起来。
如此繁琐的方块字是统治者用来愚民的利器,劳苦大众永远也不可能学会汉字,永远也无法理解自身所受的苦难,也就永远理解不了整个民族的危机。
事实上,上世纪中叶,除了鲁迅先生外,诸如谭嗣同、钱玄同、陈独秀、吴玉章、刘半农等一系列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化方面的专家,都强烈要求废除汉字。
首次把《国际歌》翻译为中文的瞿秋白同志甚至这样说:“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发出这些呼吁的专家们大多已经作古,汉字却依然保持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为什么呢?
论起原因,还得从当年那个时代背景说起。
伟大人物的时代局限性
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清政府紧紧闭锁的大门,打破了清王朝自以为是天朝上国的美梦。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一点一点丧失,中华民族一步一步地陷入了帝国主义半殖民地的深渊。
面对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重的苦难,社会各界都自发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但无论是清政府自上而下所推行的“百日维新”,还是农民阶级自下而上进行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都以失败而宣告结束。
鲁迅先生等人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他们尝尽了世态炎凉的况味,更让他们体会到封建文化的腐朽和虚伪。经受过西方文化的洗礼后,他们对于封建文化的偏见愈加严重。
出于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导致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改革有些矫枉过正。
废除汉字只是他们提出的救国方案之一,为了救亡图存,他们把中华文明旧有的一切都视为糟粕,反封建破四旧,推翻孔庙废除汉字。
他们认为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要挽救中国必须先改造思想,而废除汉字不过是改造思想必须要走的路。
不得不说,他们是为了唤醒麻木的中国人民,提高全中国人民的文化水平,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才提出的这些方案。激进的时代产生了激进的方案,遗憾的是这些激进的方案并不能真的挽救中华民族。
在我们今天看来,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最需要做的工作是努力普及基础教育。而当初的专家们提出的方案竟然是要废除汉字,这实在是有些难以理解。
然而生在新中国的我们,生来便处于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封建势力的压榨,没有体会过流失失所的不安,根本无法真正理解那个时代。
所以,要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批评当时专家们提出的这个建议,难免也会有失偏颇。特殊的时代会产生特殊的思想,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特别匪夷所思,而恰恰这份匪夷所思就是时代打在它们身上的烙印。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最好的一面,也有其最差的一面。
正是由于汉字本身强大的生命力,才使其在各个朝代更替的风云变幻里生生不息,把古老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简化汉字同样可以开化民智
汉字强大的生命力源自它的独有特点,中国汉字是世界范围内唯一的一种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我们的汉字是形音义的完美结合:既讲究造形布局,又追求韵律节奏,更蕴含深刻内涵。
古人造字,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汉字诞生之初,便是古人随手记录生活的符号,时至今日汉字中依然有许多像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活泼。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最早的汉字,便是于19世纪末在商代故都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甲骨文就是一种象形文字,现存世的九万多个汉字,追本溯源都是由最基础的那个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
汉字演变了这么多世纪,历经多番朝代更迭也没有消失,民国时期关于“废除汉字”的提议没有成功毫不令人意外。为了开化民智而“废除汉字”这一矫枉过正的做法不可取,但是开化民智提高全民文化水平的行动却势在必行。
所以,他们后来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简化汉字。
汉字简化古已有之,旧时有一种“俗体字”就一直与官方用来写史书的“正体字”并存,大夫在开药方文人在写唱本时,都用的是笔画简单的“俗体字”。
比如《诗经》中所有的“於”都写作“于”,《正字通》中的“墳”就写作“坟”。虽然民间的自行出现的“俗体字”一直受到官方扼制,但是汉字由繁趋简的潮流却是愈来愈强烈的。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基本上都在中心城市,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基本上都是文盲。
共产党人为了团结群众,用先进的思想将其武装起来,快速推广文化教育便成了当务之急,其中迫在眉睫的事情便是教民众认字。
在此背景下,解放区迅速创造出一套简笔字,笔划比如今我们使用的简体字还要简单许多。
这部分简体字当初被称为“解放字”,由“解放字”编写的一本名为《抗战到底》的刊物,就在年的冬天温暖了延安的革命者。
“解放字”的发明,对于统一群众思想赢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大部分的“解放字”都是由胡编乱造,不合章法的。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特地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文改会对汉字简化的方案进行研究。
年经过国务院决议,简化字方案正式向社会公布。截至年文改会已经发布过个简化字,归纳整理后发布了《简化字总表》。
总体而言,汉字的简化降低了全国的文盲比率,提高了民众的受教育水平。
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而言,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另一方面,由于简化字的推行是由政府主导强力推行的,缺少了汉字自主演化的过程,导致很多简化字缺失了表意的功能,也失去了很多美感。
但无论怎样,汉字这一见证了中华文明延续千百年的文化载体,遭遇了如此曲折反复的悲惨境遇却依然生生不息,体现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延续
“自三皇五帝夏商周至宋元明清帝王休”,我们每个人从小就会背的朝代歌告诉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然而,在西方史学家的眼里,中华文明只有三千多年。
这是因为,西方史学家对于文明的诞生有着严格的标准,其标准之一便是要有文字。
中华文明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要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开始算,距今不过年。而与中华文明并称“四大文明”另外三个文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古印度新发现的文字,距今皆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
然而,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皆随着时间的流失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出土后的文字需要破译才能够了解他们祖先的记录,甚至古印度新出土的文字迄今为止都没有破译。
而汉字的发展虽然曲折反复,却一直缓慢进化,从未彻底消失,所以我们今人依旧能够读懂前人留下的诗词歌赋、历史文献。
由此看来,鲁迅、钱玄同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所提出的“废除汉字”的主张被时代潮流所抛弃,有着其历史必然性。
汉字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里,既保护了自己的完整性,又维护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汉字带领汉文化走向全世界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SHE的这首《中国话》,很形象地唱出了如今国际化背景下,全球掀起的学习汉语的热潮。
当今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在中国之外,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早已经超过了一亿人。
世界各国之所以如火如荼地学习汉语,在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更在于中国文化实力的壮大。
鲁迅等人要求废除汉字之时,中华民国积贫积弱,整个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爱国人士为了国家命运所忧心,所以他们认为只有废除汉字就能救中国。只有废除汉字才能救中国的思想,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文化上的自卑。
从上个世纪国内专家强烈要求废除汉字,到现如今世界人民不远万里纷纷前来中国学习汉字,中国汉字境遇的改变,并不是由于汉字本身的原因。
因为汉字本身的学习难度并没有多大改变,改变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