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佛山的文化图腾,祖庙当然不只有浓郁的武术文化氛围,更有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可谓文武双全。
这一趟旅程,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原本供奉道教真武大帝的祖庙,为何又藏了一个孔庙?
从祖庙牌坊进来向右走,就到了孔圣园,俗称孔庙。佛山孔庙,原名尊孔会,始建于清宣统三年(),是佛山当地尊孔士绅,在祖庙西南侧集资兴建的尊孔场所。
走进“古洛芝兰”牌坊,即见一面古朴生动的明代石刻麒麟照壁。绕过照壁,可见孔子圣像,孔圣人头戴儒冠,身着文官服饰,双手握于胸前,一副慈眉善目的智者形象。
孔圣像背后的照壁之上,有一幅用瓷砖拼贴的“孔子授课图”。图中,孔子居中正襟危坐,左右三排桌案旁,数十名弟子认真听讲,描绘了孔子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景。
从孔子像往前,就到了孔圣殿,大殿为单檐歇山顶,面宽、进深各三间,建筑高大宏伟。孔圣殿前有大型香炉,廊间的墙壁上挂有佛山历代状元榜的相关资料,以激励学子。
孔圣殿作为孔庙内唯一的主体建筑,装饰也颇为考究。殿前的石柱础上,刻有生动传神的洋人侏儒形象,富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殿内左右两侧的墙上,镶嵌有《孔子庙堂碑》石刻。这副碑刻,是根据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所书碑记拓本翻刻的。
殿内神龛中,有一尊刻于清宣统二年()的孔子石刻像,是按曲阜孔庙的孔子石刻像拓本重刻的。由此可见,小小的孔圣殿,处处皆是精湛的工艺,体现出对于孔子的尊崇。
自年祖庙博物馆,确定恢复“祭孔“以来,每逢孔诞日,孔庙内都会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
整个大典,以“释奠礼”为核心,沿用古老的祭祀规仪,并演绎传统的六佾乐舞,展现一场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尊孔祭仪,场面隆重而壮观。
此外,孔庙作为一方文脉的象征,历来成为当地学童和学子们心中的文化圣殿。每年初春,岭南许多学童都会来到孔圣殿,完成被古人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的开笔礼。
开笔礼,作为少儿进入人生学习阶段的纪念仪式,往往令人记忆深刻,成为终生的激励和鞭策。
佛山孔庙学童开笔礼,自年开启以来,因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凭借祖庙灵气,参加人数逐年递增,从而享誉珠三角。
如今,无论是学童开笔,还是学子参加中考或高考,许多家长都会来到孔圣殿,为孩子祈福,许下学习进步、学业有成的美好祝愿。
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的孔庙,作为佛山民众祭祀孔子的圣地,是佛山文明的象征,更是佛山人当之无愧的精神家园。
崇文而有仁智,孔庙的“祭孔大典”每年都会上演,因为这是一方文脉的继往开来。一批批莘莘学子沐浴着佛山的尊孔风气成长、成才。
佛山人给予孔庙极高的尊崇和隆重的祭祀,孔庙也护佑着佛山的千年文脉,使之薪火相传、绵绵不绝。
风月书旅,文化旅行者,视图创作人!九州瞰风月,书旅话中国!
风月书旅,带你赏阅别样世界!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