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碑亭
栉次鳞比
东西排列
南八北五
整个碑亭布局
孔庙十三碑亭位于孔庙大成门前、奎文阁后,即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在这条东西狭长的院落内,矗立着十三座古色古香的碑亭。
这些亭子式样基本相同,均为汉白玉基座,方形砖木结构,平面三间见方,明间开敞,稍间砌墙,两层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由于建造年代有一定距离,各亭风格也稍有差异,例如金、元碑亭形式略微古朴,清代碑亭则规格较高,稍显豪华。
十三碑亭是金、元、清三代帝王为保存唐、宋以来祭孔、修庙的五十余座石碑专门建造的,碑文多为历代帝王撰书,习称“御碑亭”。每座亭内陈列着体积、形态不同的石碑,不同的碑面镌刻着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满文等文字,真、草、隶、篆书体俱全。碑刻有封建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庙的记录,也有祈求孔子神灵保佑其封建统治的文书,还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谒庙的诗文题记。十三碑亭也因此成为我国政治史、思想史及文字发展史中刻在石头上的文献。
整个碑亭布局南八北五,东西排列,栉次鳞比。道南的八座亭中,以靠近奎文阁的中间两座构建最早。这两座金代碑亭约建于金明昌二年至六年(年-年)的大修工程中,是孔庙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位于东侧的两座碑亭分别建于元朝至元五年(公元年)和元朝大德六年(公元年)。其余九座碑亭为清代所建。道北5座碑亭为御制碑亭,西起第二、第三亭分别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年)和二十六年(年),始建时为绿琉璃瓦,雍正二年(年)雷火时被延烧后又重建,改为黄瓦。西起第一亭、第四亭为雍正大修工程时所建,第五亭为乾隆十三年(年)新建。其余4座则为遣官致祭碑亭。
金代碑亭,斗拱豪放、布置疏朗、结构精妙,保持宋式营造特点。十三碑亭中较早的两通碑刻就位于南排开东起第六座金代碑亭中。
一通是立于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年)的“大唐赠泰师鲁先圣孔宣尼碑”,一通是立于唐玄宗开元七年(公元年)的“鲁孔夫子庙碑”。“鲁孔夫子庙碑”六字为篆书,碑文二十一行为隶书。碑文前署“朝散大夫使持节渝州诸军事守渝州刺史江夏李邕文。正议大夫使持节宋州诸军事守宋州刺史上柱国范阳张廷珪书。”可知,此碑由李邕撰文,由以善书而誉满天下的张廷珪书丹,其文字、书法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按孔庙的建筑发展规律,清代碑亭应建在大中门前,但清帝为彰显自己,将碑拥挤在碑亭周围,故在此出现了犬牙交错、两角相顶、巨檐相交的建筑特点,即建筑学上的“勾心斗角”。有人把这种建筑特点比喻成人与人之间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勾心斗角”,见于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这是一种艺术语言,至于其建筑结构是什么样子已无法确知,也不可能详知。此处的建筑特点的确再现了钩心斗角形制,但纯属巧合,实为地域狭窄,建筑拥挤之故。
十三碑亭不仅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还是研究封建统治思想的珍贵史料。
在这些石碑中,有1通最大的石碑(大成门东第一亭内),系康熙二十五年(年)所立,为康熙皇帝御制。碑身重35吨,连同碑趺重达65吨。石料采自于北京的西山,当时从北京将碑刻好后,沿京杭大运河从通州运往济宁,中间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然后再从济宁运至曲阜。因石碑太重,当时征用了民工人,耕牛头,趁冬季寒冷,在行进的道路上泼水使其结冰,让石碑在冰上滑行。据史料记载,90华里运了整整15个昼夜,耗费库银余两,才把碑从济宁运至曲阜。
在此院内,除十三碑亭外,东南和西南两角还露天竖立着许多碑刻,素有“小碑林”之称。这些石碑记载的多为历代大臣、文人们修庙、祭庙、谒拜的内容。从书法上看,书体丰富,风格多样,笔法严谨。另有几通石碑从不同侧面记载了元末红巾军、明正德年间刘六、刘七和明末徐鸿儒农民起义的情况,是研究中国农民战争史珍贵的历史资料。
十三碑亭把石刻艺术与建筑工艺完美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这些石头上的文字时时散发着古代文明的光芒,使中国人的尊孔颂孔变得多姿多彩,也让我们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更加志趣盎然。
三孔景区
涨姿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