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有块石碑为康熙帝所立,建好后年年流眼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7.html

大家知道,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孔林围墙周长达七公里,有墓葬一万多座。孔林与孔庙、孔府并称曲阜“三孔”,闻名天下。

孔林里有个奇怪的现象。去过孔林的人大概都知道,在孔林这里有一块含泪碑,就位于孔子正殿的后面,跟孔子的陵墓所在的地方相差的并不远。

每年农历8月27日前后,无论是出于白天还是夜晚,也不管是上午中午或者晚上,在这块石碑的表面总是会挂着一串串的水珠,就好像一个十分伤心的女人在哭泣一样。

比较震惊的是,即使把石碑上的水珠擦去,不过一会儿,就会接着冒出一串串的水珠,一直都不会被擦干。

让人不解的是,在这块石碑最中间的位置在子贡两个字上,所存在的水珠是最多的。人们都说这是孔子最忠诚的弟子子贡因为要祭祀老师而选择哭泣呢。当然,这也只是大家的一种猜测。

这座碑文为什么会哭,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许多专家教授,甚至连科学家们经过漫长的研究之后,也没有得到什么有效的信息。

关于这块碑文是怎么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倒是研究的很是透彻,故事也十分的感动。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子贡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在孔子去世之后,当时子贡正在外面经商,没有来得及见师傅的最后一面,匆匆赶回来的时候十分的伤心,眼睛哭得十分的肿。在守墓时更是每天流泪,十分伤心。

丧事完毕,众弟子轮流为孔子守墓3年,期满而去,唯子贡守墓6载。孔子墓西的“子贡庐墓处”三间古屋,就是守墓的地点。

其间,子贡将南方稀有珍木楷树,移植孔子墓旁,寄托对老师的一腔真情。

一年夏天,楷树突遭雷火,不幸死亡。清康熙帝得知此事,诏令重植楷树一株,并立碑刻石纪念。说来也巧,石碑正好立在当年子贡挥泪植树的原址。

有人说含泪碑之所以会有这么多水珠,就算是在子贡的日日熏陶之下,学会了子贡的习惯,因而一直成为这样。当然这种说法很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

一种比较科学的说法是这样的,在含泪碑有水珠的时候,正好处于梅雨季节,很容易下雨,气候也是十分的潮湿,在这样的天气环境影响下就会和有水汽附着在石碑之下,于是造成了流泪的这种现象。

含泪碑为什么会“哭”?留待科学家或研究“三孔”的专家们去考证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