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话是乡音亲来圣地济宁,体验千

用山东话读论语是一种什么体验?近日,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第五期《论语》,主持人与演员用“山东话读论语”的后台花絮引发网友热议,称仿佛看到了“孔子每天用山东话带着弟子们读书”的样子。

山东方言曾因

“倒装句”“极简”“洗脑”等特点多次出圈

在网友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被调侃:“没人能躲过山东话的魅力”。

山东话还可以

非常、非常、非常简短

比如,“我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用山东话可以这么说:

“我的东西怎么找不着了呢?”

用山东话来说就是“yái?”

“昂”的不同音调,也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但其实,作为孔子、孟子的家乡,

山东方言的用词、腔调中,有许多是古语的延续,深藏着浓浓的古典美!

山东方言“土”?

其实是很典雅的古语!

小说家莫言自述创作生涯时曾提到:“我们山东话的许多方言土语,一旦写到书上,是非常典雅古朴的古语,反而能够被人理解。我们说一把刀锋利,不说锋利,而说‘风快’。说一个姑娘漂亮,也不说漂亮,我们讲‘奇俊’。说今天天气很热,我们不说很热,而说‘怪热’。这些方言土语,写到小说里,完全可以看得懂,而且有非常强的感染力。”

济宁话,是古代鲁国方言的发展,古代鲁国的领土,大多全在济宁。济宁话最大的特点是平翘舌不分,zh、ch、sh、r作声母一律念作平舌音。

当熟悉的方言变成文字跃然纸上,竟变得有些新奇?山东方言的背后浓缩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精髓,蕴藏了祖祖辈辈山东人的点滴生活。山东人的持重、果敢、朴实、坚韧,在方言里得到完美展示。

济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尤其是齐鲁大地上诞生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所代表的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对整个东方文明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一处离孔夫子最近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历史留与读书人最真实的记忆。

曲阜孔庙大成殿,是历朝历代,祭祀孔子、礼敬先贤、传承儒学的地方,尤其是每年的孔子诞辰日,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

作为儒学圣地,三孔每年都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海内外游客,到这里朝圣、研学、旅游。其中非常受欢迎的一项研学游的项目就是体验传统礼仪。青年学子们,身着汉服,通过加冠、及笄、面向孔子施揖手礼等一系列传统礼仪,宣告成人。

孔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来到这里除了能感受到古建筑群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感受儒家文化的气韵,走在其中,就彷佛孔子的谆谆教诲还在耳边。

在孔庙大成殿的正对面就是杏坛,这里也是来三孔游学的人必到之地。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的人,而相传就是在杏坛,孔子创办平民教育、因材施教进行讲学,传播仁爱理念,还教授学生们学习“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艺,由此也看得出来孔子除了倡导有教无类、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们文理皆通,要做通达睿智的君子。

游学三孔,犹如一场人生的修行

体悟志道据德的执着,感受游仁学艺的欢畅

乡音无改方言让你记住来处

月是故乡明,话是乡音亲

方言是现代人最后的乡愁,是地域文化的根基

对方言最好的保护是传承

保护三孔文化遗产

也为守护每个人心中的精神家园

欢迎来圣地济宁,感受最淳朴的济宁话,体验两千多年的孔子“古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