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讲学图
□本报记者于国鹏
被称作先秦儒家最后一位集大成者的荀子,对孔子、孟子的思想有扬弃也有创新。在山东省尼山书院举办的“荀子公开课”上,中山大学教授杨海文在解读荀子思想与孔孟思想的关系时表示,“在实践伦理学层面上,从理想人格、义利之辨、移风易俗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可以清楚了解荀子思想对于孔孟思想的扬弃和创新,所以后来无论尊还是贬,都无损荀子的儒家本色。”
可以为,未必能为
杨海文认为,理想人格是儒家最追求的东西,但在孔孟荀那里还有些不一样。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在孔子看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样的人,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甚至连尧舜那样的大圣人都做不到,而君子要做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站得住,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要让别人行得通,做这样一个君子就可以了。
但是,到孟子、荀子那里就不一样了。
圣人,是孟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即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荀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其实也是圣人。荀子则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所谓“涂之人”,就是指走在路上的普通人,按荀子的观点,即使路人甲、路人乙,通过良好的教育,都可以成为象大禹那样的圣人。
从观点和论证方式上看,孟子、荀子的话是相差不大的。
且看荀子如何分析。荀子认为,“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大禹之所以能够成为大禹,就是因为具有“仁义法正”的品质。“仁义法正”可以通俗理解为仁义道德。那么一般的人怎么能够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呢?荀子又说,“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在荀子看来,普通人也具有“知”和“能”这两种能力,有“知”,就能明白仁义道德是好的,这是一种资质;有“能”,则是拥有实践仁义道德的才具。显然,荀子认为,普通人具备了“知”和“能”,就有了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能仁义法正之具”,从而能够理解和实践“仁义法正”,当然就“可以为禹”了。荀子这部分的论述,与孟子的“良知良能”说,基本意思没什么区别,只是词语表达不一样而已。
显而易见,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持相似的观点。不过,这还仅仅是理论层面的论述。从事实或者实践层面上看,是否每个人都能成为尧舜呢?荀子的观点就不一样了。荀子表示,“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未必然也。”也就是说,“涂之人可以为禹”理论上没什么问题,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在这里,荀子还特意打了一个比方,“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尝有能遍行天下者也。夫工匠农贾,未尝不可以相为事也,然而未尝能相为事也”,借以说明“可以为,未必能”的道理。
荀子还认为,“虽不能,无害可以为”,虽然说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这也不要紧,并不妨碍每个人内心都想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这样的说法,这样的理念,与孔子、孟子是一致的。
后世思想家对孟子、荀子的思想也有一些评析。比如,清代学者戴震认为,荀子的“涂之人可以为禹”跟孟子的“性善论”一点都不矛盾,而且可以互相发明。清代另一位学者陈澧则认为,既然孟子已经讲过“人皆可以为尧舜”了,荀子又何必把尧舜改为大禹呢?言外之意,二人在理想人格的衡量标准方面是一致的。
杨海文说,综合分析来看,孔子是以君子为理想人格,孟子、荀子是以圣人为理想人格。孟子、荀子的相关论述,如果放到一起观察,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尤其在不论及本性时,他们关于理想人格的表述、道德内涵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
先义后利,更追求义利双成
杨海文表示,“义利之辨”也是儒家实践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论语》记载,“子罕言利”。在“义利之辨”这方面,孔子的观点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君子要“义以为上”,要把道义摆在最高的位置。
到了孟子、荀子,他们在这方面观点的相似度同样特别高。
《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的首章,文中鲜明展示了孟子的“义利观”。其中记载孟子千里迢迢去见梁惠王,意图感召梁惠王施行仁政,二人之间有一段精彩对话。梁惠王开口就问,“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显然,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孟子认为是要先义后利。孟子还从反面论证,“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如果以利为先,看重利而不顾道义,那么不夺取全部是不会满足的。
先义后利,是不是不要利呢?不是,孟子主张义利双成,既要得到道义,同样也要得到利益,即所谓“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后世黄宗羲认为,“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这句话非常重要,《孟子》的“七篇以此为头脑”,也就是说孟子的所有思想都是在这句话的驾驭下展开的。
荀子关于“义利之辨”的表达方式基本上也差不多。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这正是与孟子同样的先义后利。
同时,荀子还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也就是说,在荀子看来,遵循仁义道德与逐利求富是人人都具有的两个方面,这不就是义利双成?
荀子进一步阐释,“保利弃义谓之至贼”,那些为保全利益而违背道义的,可以称作大贼。
推而广之,荀子认为,“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在社会治理中,如果民众对正义的追求胜过对财富的追求,可以称之为治平之世;如果对财富的追求胜过对正义的追求,便是衰败的乱世。
杨海文说,荀子的“义利观”,原则上也是以义为上,同样讲究先义后利,目的也是追求义利双成。综合来看,在“义利之辨”方面,荀子跟孟子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
移风易俗,莫善于礼乐
杨海文说,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荀子,对“移风易俗”都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