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活着的博物馆,恢复诗礼传承,重塑

孔府,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西与孔庙毗邻,共有九进院落,有厅、堂、楼、轩间,旧称“衍圣公府”。

被权威媒体点赞的”斯文在兹——《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天清地宁——孔府过大年展览》,所展陈文物皆来自孔府旧藏。

孔府传世的明清服饰有8000余件,包括绫、罗、绸、缎、绉、纱等多种面料,刺绣、缂丝、手绘、印染等多种工艺手段,涵盖了朝服、礼服、公服、常服、吉服、便服、丧服等男女服饰种类,以及服装配饰、头饰等附属品类,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

孔府过大年展览展览分为源起、腊八、祭灶、过年、元宵五个部分,展出文物83件/套件,依据年俗时间轴,通过丰富的孔府旧藏文物展示,传递孔府从腊八节到元宵节完整而富有特色的过年习俗。以春节年俗为载体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年1月27日播出的第八期《国家宝藏》,源自孔府旧藏的明衍圣公朝服,历经三百余年的封存后,重见天日,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朝服,为我们揭开了关于中华服饰文化的崭新一面。

孔府本身就是一座恢弘的历史文物,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追溯礼乐文明的悠久源头,展现礼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孔府收藏了很多珍贵的礼器,其中“商周十供”形制古雅、纹饰精美,文化底蕴深厚,是清朝尊崇孔子和儒家思想重要的实物见证。

孔子博物馆所藏古籍主要为孔府旧藏,主要供本家子弟及四氏学,具有鲜明的私家藏书特色,以明、清、民国刻本以及民国和外国平装图书为主,是研究明、清、民国时期孔府藏书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孔府花园经过帝王将相,公侯伯爵历代增修扩建,修筑得山林清幽,洞窟古雅,花园似锦,池桥涌波,使人难分北国江南。

在孔府西学门内,有一口大铁锅,衍圣公作为朝廷要员,经常与官员、宾客接触,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善”的人与事,看见丑陋、邪恶的事应不为,为则如同把手伸向开水,必须赶快缩回,便是孔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深意。

孔府内宅门照壁上的这幅画名为“戒贪图”,绘于明代,其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借“犭贪”的丑恶形象作为家族正心修身的家训,以告诫子孙,切不可贪婪纵欲。

“冷板凳”背后的故事发生在明代,一代权臣严嵩被弹劾、朝廷将要治罪时,专程到孔府请当时的衍圣公出面为他说情,就坐在穿堂厅的红色长凳上,严嵩坐等了一天,衍圣公孔尚贤不徇私情,始终不予接见。

诗礼传家、深受勤廉的家风一直影响着孔氏后裔风范,孔府里,还有更多的历史文化故事等待您的探秘,宛如一座会讲中国故事的博物馆包容万千,让您和孩子都能在这里得到人生指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