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健康
传递:爱地球
爱万物
正能量
01
孔子小传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时为公元前年。
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由母亲颜征在抚养成长,接受一般乡村孩子的教育(文化常识与基本战技),至十五岁告一段落。
后来自己立志学习,终于以博学知礼而闻名。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过世。
二十岁时娶亓官氏(宋国人)为妻,翌年生子孔鲤(字伯鱼)。他做过的职业包括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牧场)与助丧(承办丧事)等。
三十岁前后就有学生求教并追随他,形成一个独特的师生团体,以讲学修德与治国利民为其目标。孔子学不厌而教不倦,学问与见识渐成系统,
四十岁已可“不惑”,五十岁达到“知天命”,明白自己的神圣使命何在。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年),孔子五十一岁,开始正式从政,为鲁国中都宰(县长);
五十二岁,升任小司空(工程部门副长官),不久又升任司寇(司法部门长官),位列大夫,政绩卓越;
五十三岁,更以司寇之职行摄相事,协助季氏处理国政;
五十四岁,主张“堕三都”,想拆除郈、费、成三邑的城堡,以维护鲁国的统一与安定,可惜最后失败。
孔子五十五岁时,遭到一些人的嫉妒,开始受到排挤。孔子乃决定去职离乡,周游列国,遍历卫、曹、宋、郑、陈、蔡各国。
他的信心坚定,理想远大,犹如推行教化的“天之木铎”,在别人眼中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这正是“六十而顺(顺天命)”的阶段,以致两次(在匡,在宋)面临生命危险,都将自己的命运直接诉之于“天”。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年),孔子六十八岁时,鲁国由季康子执政,正式召请孔子回国,孔子乃结束长达十四年颠沛流离的周游教化。
孔子到七十岁时,儿子孔鲤去世;
七十一岁时,学生颜回去世;同一年(公元前年)孔子《春秋》绝笔;
七十二岁时,学生子路去世。公元前年,时为周敬王四十一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孔子辞世,享年七十三岁。
孔子弟子为其修墓,且有许多弟子为他守丧三年,子贡更是再守墓三年。
后来,孔墓附近筑室为家的多达百余户,形成聚落,名为孔里。
孔里也被后人修缮逐渐当成祭祀孔子的祠庙,叫孔庙,是中国最大的孔庙。
孔庙在今山东曲阜鼓楼西侧米处,曲阜在历史上曾经是鲁国国都。
与孔庙相邻的孔府,是孔子历代长子长孙嫡系世代居住的地方,看管家产,拜祭孔子。
城北的孔林是孔子后人的家族子嗣墓地,墓冢多达10万余座,即使从世界范围内看,也是绝无仅有的,堪称为世界之最。
孔庙、孔府、孔林合称“三孔”。纵观中国历史,这种影响力令人叹为观止。
孔子生平,并无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却以身教与言教塑造了人的典型与典型的人,
所谓“言而世为天下则,行而世为天下法”,所谓“匹夫而为百世师”,“微斯人,吾谁与归”。
02
孔子所创原儒文化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代贤圣,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一生以救世为目的,宣先王教化,弘人道文明,培育了大批贤人德才,号称“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为国家民族的道德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
少年时期的孔子就胸怀大志,向往和平安宁的社会生活,向往天下有道的清明盛世,希望重振礼乐以恢复先王时代的盛德大业。
他“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仁为核心,建立了儒家思想体系;
又修订《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作为推仁行义、重整社会道德伦理秩序、改变天下离道失德状况的基本教科书。
《论语》是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及时人对话的记录,由其弟子及门人辑录而成。
全书共十卷,五百一十一章,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也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一部宝典。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原儒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审美功利及教育原则等价值思想。
《论语》是孔子一生践行道德的真实写照,书中所记,小至修身的日常琐事,大至治国的德政良策,
是孔子对学生平日求学、修身、工作、生活方面的道德教诲和指点,内容丰富,词约义丰,切近现实生活,涉及人生百态,寓含人生哲理,句句不离道德。
所论广博,教言高深,是一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纲领性经典。
《论语》是《德道经》中“德”在人道范畴的具体演绎,是道德在人世的现实化、生活化、细微化,是修身的行为准则。读来如沐春风,谆谆教诲犹在耳畔。
古人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它的确是做人的必读书,治世的座右铭。
孔子在当时把握住了《易》和老子道学根文化的思想,紧紧抓住道德这个教育核心,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个能够辅助道学主根文化的学派,称之为“儒家学说”。
后人把孔子的学说亦称之为“原儒学说”或“原儒文化”。
由于渊博的文化知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救世热情,孔子成为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古代教育家,被后世尊奉为“万世师表”,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影响中国民众思想两千余年的重要学说之一。
03
儒学文化的发展
1
诸子百家蜂起(派别归类)
春秋战国时期,既是一个兵戈相见、鲜血成河、杀声震天的时期,同时又是一个在文化上各家学说并出、百家争鸣的时代。
金戈叮当之声与振臂疾呼之声一起震荡在中华地域的天空,交相辉映,震耳欲聋,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
关于对诸子百家的派别归类,司马谈列举了六家,“乃论六家之要旨:《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
《汉书·艺文志》引刘歆《七略》的《诸子略》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不谈,所以称“九流十家”。
正如《汉书·艺文志》中所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而“取合诸侯”的人物主要是孔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
当时诸侯争霸不休,这些学者便周游列国,既为自己的名利谋出路,同时也为各路诸侯出谋献策,到战国时代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些诸子之中,唯独老子和庄子的学说超然于百家之外,并不参与到“取合诸侯”的行列之中。
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都是志于道而论天下,执五常以牧天下。
他们都是从伏羲黄老的道德学说思想系统中,吸取局部营养而形成的不同学派。
他们与伏羲黄老相比较,最关键的差距在于“修之身,其德乃真”,天人合一的境界不同。
虽然他们都同样提倡修身,但是尚未达到居于“道○”,运用“德一”而观天下的境界,而只能依据伏羲、黄帝、老子所开创的大道之文字理论,凭后天智识从中摘取局部,而构建自己的学说。
这一特点,其实就是古代文化产生“非常道”与“常道”分野的重要原因,也是庄子批评非道学系统思想的根本原因。
虽然由于当时社会总体的离道失德,使孔子复兴仁治社会的理想没有最终实现,
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依然光辉不减,且延绵相传,培育滋养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甚至远播海外,受到世界各国的尊崇。
至今,孔子思想在世界上仍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孔子也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待续)
参考资料
熊春锦先生《中华国学道德根》《道德复兴论修身》等专著
本期话题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呢?
欢迎在留言评论与分享
作者:鞠明礼李沅首配图/美编:明天
录音:玄月审听:金莲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