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奠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视学制度从东汉光武帝时期也已经开始逐渐形成。释奠与视学制度作为国子监的职能并逐渐制度化,可以说是自唐代开始的。唐代的释奠与视学制度在规程上存在诸多交叉之处,因此对二者进行综合论述。
释奠制度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根据周朝的礼制,“凡始立学者”和天子出征返国均要实行释奠礼,可见对释奠礼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就时间来说,“凡学,春官释奠於先师,秋冬亦如之”,可见春、秋、冬需举行释奠礼。
就释奠对象来说,各诸侯国根据自身内部的具体情况分别选取本国的释奠对象。
一、唐代国子监的释奠制度
如果本国有可担任先圣先师的对象,如虞国的夔和伯夷,周国的周公,则可直接将其作为释奠对象;如果本国内无可担任先圣先师的对象,则需选取邻国的作为本国的释奠对象。
但总的来说,西周时期主要以周公为先圣。就释奠祭器来说,有衅器、币帛等。可见这一时期释奠制度已成雏形。汉代的释奠礼由掌管祭祀礼乐的太常负责。
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影响,将孔子列入祭祀对象,至此,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的祭祀格局开始形成。曹魏时期,将颜回作为孔子的配享,并以太牢来祭祀孔子。两晋时期的释奠礼大多在大学或辟雍中进行,释奠礼结束后召见六品以上官员。
南朝宋文帝采纳裴松的提议,对释奠的礼仪规程进行了一些改革,规定“应舞六佾,宜设轩悬之乐,牲牢器用”,释奠结束设学宴会。南朝梁武帝时期规定举行释奠和宴会时,太子升堂由东阶,举驾幸学由中阶,会见宾客由西阶。
北齐时期,为天子讲经以及皇太子学成一经均要举行释奠礼,每年的仲春、仲秋各举行一次。每月初一,祭酒带领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四门博士以及国子学生入堂,向孔子行跪拜礼,向颜回行揖礼,助教及太学生在阶下行礼。地方郡学也设立孔子、颜回庙,博士以下每月朝拜。隋朝,国学在每年的二、五、八、十一月上丁均要行释奠礼,州县学在每年的二月和八月行释奠礼。
可见唐以前的释奠制度已经得到一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和规程。
唐代对国子监的释奠制度进行了很大的改制,尤其是太宗、玄宗在位期间停止祭拜周公,将孔子上升为至圣先师,并将孔门弟子作为配享的举措对以后宋元明清的释奠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武德年间,高祖下诏令国子监设立周公庙和孔子庙各一所,四季都行祭礼,在太学中,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配享。太宗贞观二年,据尚书省左仆射房玄龄和国子博士朱子奢提议庠序学校释奠之礼应该源自于孔子,因此太宗下诏“停祭周公,升夫子为先圣,以顏回配享”。
十一年,追封孔子为“宣父”,在兗州设立孔庙,并拨给二十户专供祭祀。二十一年,许敬宗上奏释奠既为中祀,应秉承皇帝的诏命,承担初献的国子祭酒应在祝词中说明为皇帝派遣,亚献为国子司业,终献为国子博士。
县学初献为县令,亚献为县丞,终献为主薄。释奠礼制规定以太牢祭祀,用轩悬、六俏之舞,州县学用少牢。
三十一年二月十五日进一步对释奠祭祀方式进行改革,孔庙配享由颜回一人增至二十二人,分别是“左邱明、卜子夏、公羊高、榖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萇、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康成、服子慎、何休、王肃、王辅嗣、杜元凯、范宁、贾逵”、规定孔子为先圣,此二十二人为先师。
唐高宗显庆二年采纳长孙无忌等的提议,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功及后世,遂应依照其他礼制配享于周武王。武则天于天授元年追封孔子为“隆道公”。
武后在位期间,将孔庙的堂碑上增加国号“大周”二字。开元八年,国子司业李元瑾提议将颜回由立侍改为坐侍。开元十一年,规定春秋两季举行释奠礼,州府停用少牢,只用酒和干肉。
二十六年,各地乡贡按照规定需到国子监祭拜孔子,自此成为定制。二十七年,由于孔子为隆道公,不符合南面坐的规矩,因此玄宗下诏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其后嗣封为嗣文宣王,故改“周公南面,夫子西坐”的格局,规定在两京国子监和天下各州孔子南向坐,十哲分别列侍于两侧。
同时十哲也被追封为公爵、侯爵,分别追封颜回为兗国公,闵子骞为费侯,冉伯牛为郓侯,仲弓为薛侯,冉有为徐侯,子路为卫侯,宰我为齐侯,端木子贡为黎侯,子游为吴侯,卜子夏为魏侯。二十八年,规定百官需到国子监观礼并为定式。宣宗大中五年,采纳国子祭酒冯审的建议将孔子庙堂碑的“大周”二字去掉。
释奠制度在唐代已经形成一套成熟而完备的制度,宋元明清几乎都一直延续下来,在此就唐代国子监的释奠规程做一说明。由于《开元礼》对孔庙以及皇太子释奠礼的规程有详细规定,故此主要对《开元礼》中的释奠规程进行论说。
释奠礼作为五礼中的吉礼之一,在国学按照中祀的规格举行,州县学和皇太子祭礼按照小祀规格举办。
首先,国子监中的释奠场所为设立于长安城国子监中的孔庙。庙内设位按《开元礼》规定,孔子东向坐,二十二位弟子南向坐,一字排开,若人数过多可沿墙壁西向坐。
第二,就祭品祭器来说,唐代《开元礼》只对需要准备的祭品祭器进行说明,对国学释奠礼中的祭品祭器摆放方位未做详细说明,此后的宋元明清时期对陈设情况进行了极为详细的论述。就唐代的国学释奠制度来说,主祀孔子和从祀颜回的祭品都包含太牢、酒醴、币帛以及粢盛等。太牢指的是猪、牛、羊三牲,且取“右胖十一体”,规定用腥。除太牢外,还有酒醴,唐代主要采用牺尊、象尊、山疊盛酒,且制作方面需特别酿制。
一般来说,国子祭酒为初献,用牺尊盛酿制时间较短且浑浊的“醴齐”;国子司业为亚献,用象尊盛酿制时间较长且为葱白色的“盎齐”博士为终献,用山罄盛酿制很长时间的清酒。“醴齐”、“盎齐”、清酒都属于酒的一种,只是酿制时间上存在差异,一般以物之原始为尊。皇太子释奠时,皇太子为初献,用牺尊;国子祭酒为亚献,用象尊;国子司业为终献,用山罄。
币帛主要选取一丈八尺长的白色绫绢,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献官行礼时所用,礼毕需焚烧,一种是充当祭品的一种,需提前摆放在祭台上。粢盛指的是将谷物放入簠、簋容器中以供祭祀,笾豆不需要盖幂,而簠、簋所盛的谷物需要盖幂,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区分。第三,就乐舞规格来说,国子监释奠采用的乐主要有《肃和》之乐、《雍和》之乐、《舒和》之乐等,皇太子行止专用《永和》之乐。舞种主要有文舞、武舞。
斋戒指的是在释奠举行之前,参与释奠的官员、学官、学生、守卫官以及乐师都需斋戒,只是时日不等。祭品准备即上述提到得太牢、笾豆之类的准备。馈享包括候位、跪奠迎神、三献、百官及学生拜神等环节。候位即主司部门、祭官、学官、学生等人员的就位,然后由祭酒于先圣先师座前授币跪奠迎神,皇太子释奠则由皇太子跪奠。
随后即由祭酒、司业和博士分别盥洗后进行初献、亚献和终献,各献的礼节大致相同。先至先圣酒樽位奠爵,后至先圣神位奠爵,祭酒初献时太祝需在祝文中专门提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开元神武皇帝谨遣祭酒某封姓名,敢昭告於先圣孔宣父……”。
三献之后即是其余的官员、学官和学生的拜神过程。最后的讲学环节会在下面的视学章节详细论述,此处不再赘述。唐代的诸位皇帝和皇太子曾数次亲临国子监释奠,可见统治者对儒学弘扬的重视之高。除此之外,地方官学也有释奠制度,只是规模较小。
唐代国子监的孔庙还承担着科举考试中的“谒先师”职能。“谒先师”制度最早始于唐玄宗开元五年,为弘扬“重学尊师”和“美风俗、成教化的风气,下诏规定各州的乡贡、明经和进士应至国子监“谒先师”,同时学官开讲儒经,可以答疑解问,还要求学生观礼,后来逐渐形成每年定期举办的制度。
二、唐代国子监的视学制度
视学制度源自东汉时期的皇帝幸学,目的是为了表达对文教的重视并鼓励学生积极向学。唐代在汉朝的基础上,将皇帝视学的流程更加规范化,在此以《开元礼》中制定的规程加以论述。
据《开元礼》记载,皇帝皇太子视学分出宫、视学、车驾还宫三个环节,其中视学是主体。参与人员除皇帝、皇太子外,主要有三品以上的文武官、三馆学官、学生、礼官以及部分陪侍人员等。
视学前一天要进行洒扫、物品陈设等准备,这些准备工作由尚舍、守宫、监司和典仪负责。尚舍主要负责布置皇帝临时休息的场所以及学堂中各类人员的席位安排,如御座、皇太子座、三品以上文武官座等。
守宫主要负责布置皇太子临时休息的场所。监司主要负责讲榻以及执读座的设置。典仪负责东西两阶的版位设立,如皇太子的版位、侍讲、执读、执如意者的版位、赞者的版位等。
就视学规程来说,前三日相关部门开始进行准备工作,视学当天,从驾的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在朝堂候驾,出行时如往常一样乘马,有侍卫随从。国子祭酒领国子司业等监官、博士等学官以及学生在路的左边迎驾。皇帝刚至入大次短暂休息,其余官员和学生就位等候。
皇太子于学堂门外等候。视学正式开始,皇帝自北阶至御座,皇太子至皇太子版位,行礼之后皇太子与三品以上文武官及其他人员落座。首先由执读者读经讲义,主要是朗读经文并阐释其涵义。继而由侍讲者执如意针对执读者的观点进行辩论。期间,皇帝、皇太子、群臣和学生等人员观礼。
讲学结束后群臣如开始前列位行礼。有时皇帝还会下诏赐会,设食案等。皇太子释奠时的讲学仪程与视学大体相同,只是规模不如皇帝视学这般宏大。
总结
国子监作为唐代的中央教育管理行政机构,其必然在教学管理方面对全国教学管理起着领导和示范作用。唐代国子监在吸收之前各朝代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完善成熟,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
唐朝的视学制度充分体现了统治者对文教事业的重视。从皇帝、太子到文武百官、学生均需严守礼制规范,并且各主管部门职责明确,流程清晰,促使唐代视学制度更加成熟与完善。讲学与论辩这一环节也孕育了当代学术讲座与论坛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