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假日,徒步山东茌平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在东门入口不远处,你会走过一座汉白玉色的大石桥。在这座宽20米,弧长50多米的桥栏上,刻满了这个县的八大名胜古迹,向过往的游客讲述着这个古老小城的人文历史。
这座古八景桥,都描述了茌平的哪些古迹?小编用镜头拍了下,看看有没有你耳熟能详古人和故事。
一、马庄春雨。马周是茌平城东今振兴街道曹庄村马庄人,唐太宗时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之职,很受唐太宗的赏识。临终时,唐太宗与太子亲自送药问安,死后葬于昭陵,陪同于太宗墓。至于县志所说,叶天球等人立碑至墓,也不过是对马周此人的崇拜。马周著书十卷,载入《旧唐书》,《茌平县志》中有马周的“奏疏”原文和诗文。桥栏上马庄春雨之美景的诗歌,歌颂了马周的功德和表达了人们的怀古之情。
二、髡林夕照。髡指淳于髡,《史记·淳于髡传》详细介绍了这个不足三尺高,唇枪舌剑,足智多谋、滑稽有趣的一位晏婴式人物。《史记》说是齐国人,但究其家乡住址,未交代明白。《茌平县志》也把这位不平凡的人物列入志书中。康熙年间,东昌府太守叶天球等名人写诗赞扬,王画一等人在小刘庄前筑坟立碑,植以松柏。知县吴陈琰书以墓碑“淳于先生之墓”,于是,战国时代的淳于髡即在茌平安了家葬,并在《县志·艺文志》中,引典了“谏齐威王书”“说止伐魏之役”,“智说齐王救薛”“一朝谏七士等名篇”。
三、草堂书声。草堂书声的地点,按县志所说在城东南隅,即今粮食局院内东南角处。相传是金朝翰林马定国,又名马兴祖幼时读书处,每逢深更半夜常闻有读书声,故名草堂书声。马定国,字子卿,金朝天会年间人,曾在伪齐皇帝刘豫部下任监察御史,仕至翰林学士,著有《石鼓辨》《春秋传》《六经考》《草堂集》《大戴礼辨》等书。后人对他“勤奋好学,夜半读书,成名于世”倍加敬佩,故写诗赞扬他,并以“草堂书声”之景,怀念他的治学精神,以勉励茌平县的文人、学士攻读学问。
四、梁原霁雪。“梁”指元朝时的梁宜,二十四岁科举考中解元,殿试考中进士,官至河南总管,礼部尚书。著有《五经疑问》《大学序解》等书。县志说,梁宜墓,在城东北一里许,即今林庄村前。每当隆冬有雪,凝积至春深不消不灭,夜静更深,可以映月。
五、连村烟市。鲁仲连是战国时代的高士,齐国人,善于出谋划策,不当官,持节漫游,四海为家。“説魏救赵”、“射书救聊城”等均载入史册,成为千古佳话。《茌平县志》中有鲁仲连墓、祠和“遣燕将书”原稿。相传,孟子访鲁仲连而得名望鲁店村。清康熙年间,知县王画一等人立碑修墓,重修鲁连祠。历史上的名人诗客也纷纷写诗赞扬鲁仲连这位高士。所以望鲁店村民和茌平县人民就确认鲁仲连是望鲁店人,并将“连村烟市”列为茌平八景之一。
六、孟馆清风。孟子,名轲,邹县人,人们称其为“亚圣”。孟子至齐梁时,路过茌平县。后人立馆于今城东门外,故得此名。
七、茌山酒泉。据《茌平县志》介绍,茌山在县城内东北角,形高土赤,横亘仅五十余步。金元之间,移土筑城,使山夷为平地。明正德年间,复向此取土筑城,遂成水坑。康熙五十九年,茌平县丞张曰显,于“茌山”遗址水坑之北又积土成山,周约十余步,置碑其上,刻有“茌山”二字。故今县城之茌山,系人工堆置的假山。祖籍北八里村的清康熙翰林王曰高在县志中说“茌山有古泉三眼,今存其一,用以酿酒,香味异常”,并赋诗一首“甘泉自昔羡如渑,今得茌巅胜事增。饶有中山千日醉,讵疑北壑万层冰”。
八、圣庑灵槐。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孔子非常崇拜,把他称为孔圣人,因此,各县均有文庙。今茌平县城内的文庙遗址在粮食局院内,当时建有大成殿和东西廊房,殿内有孔子塑像,两排廊房列有七十二圣贤弟子牌位,其排列模仿孔庙的样式。按县志所说,圣庑灵槐在大成殿前,有三株碗口粗细的槐树,槐树前有一石碑,上书“灵槐”二字,因槐树品种较多,此槐名“灵”,故名“灵槐”。槐树枝干盘旋,其形如龙覆盖其上,时有祥云,每到阴天可见其形,所以,古往今来,很多墨客、诗人赋诗颂槐。
上述古八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已经不复存在,有些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的新茌平又有哪些新景观值得推荐?下周爱茌说小编将盘点茌平城区的新八景,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