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申遗成功南宋时这个霞浦人在海丝之路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9292.html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在南宋晚期已是中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港口,海外交通相当发达。年7月25日,在福州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处。

本次泉州申遗的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中,又以九日山十三方宋元祈风摩崖石刻为首。笔者(王纯鸿)发现,九日山上有三处现存摩崖石刻(两处为祈风石刻)内容涉及南宋时期的一位霞浦人。他就是王伯大的侄儿、时任南安县令的王广翁,来自福州长溪县劝儒乡擢秀里(今霞浦县松港街道赤岸村)。

摩崖石刻全国并不少见,但记录“海丝之路”祈风仪式的却是罕见。九日山拥有如此之多的祈风摩崖石刻,就在于宋元时期泉州的特殊地位。当时来泉的海外贸易商船(即“蕃舶”)多为依赖风力航行的帆船,每年春夏乘东南风而来,秋间则顺西北风而去。为鼓励中外贸易,每年番舶扬帆之际,泉州郡守、当地县令和市舶司(海关)官员都要在泉州城西九日山(距今泉州鲤城区约七公里,山下丰州镇古代为南安县治中)延福寺、昭惠庙,举行“冬谴舶、夏回舶”两次祈风盛典,敬祭海神,向通远王祈求赐风,让商舶在海上往返畅行。

祈风仪典由泉州郡守、南外宗正、提举市舶主持,隆重而肃穆。后人推演祭祀情景是这样的:主祭立于高达五米的三层祭坛最上层,郡守、当地县令等重要官员分为四方阵在中间一层,其余道士在第三层,普通百姓在祭坛外围烧香祭拜。礼毕官员们登览九日山,勒石记事。

就这样,无数岁月中,九日山留下诸多独具特色、弥足珍贵的祈风石刻文字,成为我国著名海外交通史迹。王广翁身为南安县令,直接管理九日山,祈风仪式上自然少不了他。九日山现存跟王广翁有关摩崖石刻共三方,算上岁月消磨掉的石刻,可能还不止。遥想王广翁多次参与祈风盛典,与九日山共同见证了海丝之路的高光时刻,多么难得!

闲话少讲,让我们先观摩一下三处摩崖石刻,走起!

第一处:南宋宝祐五年(年)谢埴等祈风石刻

位置:九日山西峰石刻群中南面上层,东向。

规格:正书,字径10厘米,共9行,每行14字。

原文:宝祐丁巳仲冬下澣①,郡守天台谢埴允道因祈风昭惠庙,邀宗正②天水赵师淯东之及总管寿阳纪智和子常、别驾姑苏赵梦龙骧父、莆阳方澄孙蒙仲、晋江宰三山彭樵道夫、南安宰三山王广翁居安、权舶干三山卢文郁从周、监舶豫章李宏模希膺,涉西峰,探石穴,寻佛岩之遗迹,访君谟之旧游,觞咏梅竹泉石间,竟日而归。

解析:宝祐五年(年)农历十一月下旬的一天,泉州郡守谢埴(字允道,浙江天台人)在昭惠庙举办隆重的祈风仪式,邀请了宗正赵师淯(字东之,陕西天水人)及总管纪智和(字子常,山西寿阳人)、别驾赵梦龙(字骧父、江苏苏州人)、方澄孙(字蒙仲,福建莆田人)、晋江县令彭樵(字道夫,福建福州人)、南安县令王广翁(字居安,福建福州人)、权舶干卢文郁(字从周,福建福州人)、监舶李宏模(字希膺,江西南昌人),九人一同登涉西峰,探秘石穴,寻石佛岩遗迹,访蔡襄(字君谟)游踪,饮酒赋诗于梅竹泉石间,整一日而归。

①仲冬,指的是冬季第二个月,即子月,包含大雪、冬至两个节气。对应农历十一月。下澣,即下旬,见明杨慎《丹铅总录·时序》:“俗以上澣、中澣、下澣为上旬、中旬、下旬,盖本唐制十日一休沐。”

②宗正:南外宗正司长官,专门掌外居皇族事务,官邸设在泉州。

第二处:南宋宝祐六年(年)四月方澄孙等祈风石刻

位置:九日山西峰石刻群最北端,东向

规格:正书,15厘米,8行,第二行2字,其余每行12字。

原文:宝祐戊午四月辛卯,莆阳方澄孙被旨摄郡兼舶,越十有八日戊申祈风延福,寿阳纪智和,开封赵梦龙,三山彭樵、王广翁,赵时僠,豫章李宏模同会,遵故事也。时农望方切,并以雨祷,瓣芗纔(才)兴,霡(mài)霂(mù)随至。乃书于石以纪之云。

解析:宝祐戊午六年(年)四月辛卯日,莆田方澄孙,承奉圣旨代理(泉州)郡守兼市舶司提举,十八天(戊申日)后到延福寺祈风。寿阳纪智和,开封赵梦龙,福州彭樵、王广翁、赵时僠,豫章李宏模等人一同参加祈风仪式。例行公事而已。因农夫渴望天降甘霖,祈风仪式上兼以祷雨。如有神应,祭祀的果品香花才摆上去,蒙蒙细雨就随之而落。于是勒石以纪。

第三处:南宋宝祐六年(年)三月甲戌吕中撰文

原文:宝佑六年三月甲戌,徐明叔仲晦、洪天锡君畴、王广翁居安、方澄孙蒙仲、梁椿选寿卿同游登怀古亭,酌菩萨泉瀹(yuè)茶,观石像,访姜秦旧迹,小饮聚秀,摩挲端明翰墨,探韵赋诗抵莫。乃远期而不至。吕中时可。

解析:此方石刻作者为吕中,字时可,泉州晋江人,淳祐七年(年)进士。此文记录了吕中与王广翁、方澄孙、徐明叔(字仲晦,官至兵部侍郎)、洪天锡(字君畴,晋江人,官至刑部尚书)、梁椿选(字寿卿,晋江人)六人同游九日山过程,除了王广翁、方澄孙,其余四人均为晋江人。他们先是登怀古亭品茶(山上菩萨泉水所煮),接着观石佛岩造像,寻访唐代隐士(指诗人秦系、宰相姜公辅)遗迹高士峰、姜相台,最后在聚秀阁饮酒,探讨书法,吟诗唱和直到傍晚。有一个朋友(可能表字为“乃远”)等了很久没能前来。

第三处石刻在《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十三中“文毅洪阳岩先生天锡学派”条目(指洪天锡,字君畴,官至刑部尚书)提到:“考泉南九日山石刻旧题,宝佑六年,公(洪天锡)尝从徐公明叔、梁公椿选、吕公中、方公澄孙、王公广翁同游纪盛。故梁吕方俱列之交友焉,王广翁未详待考。”

作者李清馥后文又说:丁丑(乾隆二十二年,年)六月,本闽书纪此传之后,因挟儿辈及黄甥等赴郡应试。念一日舟行九日山,是日于延福寺午餐,扶杖登山麓,摩挲石刻,大概宋元间碑迹最盛,未得遍观。因读宋宝佑六年三月,徐仲晦诸公与公(洪天锡)同游九日山之胜,乃知公与诸贤同时往复,自是一时之选,因与甥辈儿辈,考同记忆石刻,取笔录归,今并附载备考。

李清馥记载的石刻原文与今日所见略有差异,内容如下:

宝佑六年三月甲戌,徐明叔仲晦、洪天锡君畴、方澄孙蒙仲、王广翁居安、梁椿选寿卿,同登怀古寺,酌菩萨泉瀹茶,观石像,访姜秦旧迹,小饮聚秀,摩挲明翰墨,探韵赋诗抵暮,期而不至。吕中时可。

对比推知,今文中的“莫”字应为“暮”,可能是年代久远,下边的“日”字风化掉了。

接下来我们考证一下王广翁的籍贯。王广翁是长溪(霞浦)人,为何祈风石刻中却称王广翁为“三山(福州)人”?原来,福州旧称“三山”,王广翁家乡长溪县当时属福州府管辖,故有此说。这也不是孤例,在赤岸王伯大家族中,王广翁堂弟王积翁之子王都中,远迁苏州,不忘祖籍,文章中仍自称“三山王都中”,王都中之孙王禋在《谷口春耕图(王蒙)》题跋中也自称“三山王禋”。文献中自称“三山王大昌(王万修长子)”、“三山王澧翁”的,也是霞浦赤岸王氏族人。

《闽中理学渊源考》说王广翁“未详待考”,自是没有下文了。其实王广翁的爵里清晰。上文宝祐五年(年)祈风石刻中,明确点出王广翁字居安,职务为“南安宰”。而霞浦赤岸王氏谱牒资料明确记载,王广翁,号梅窓,祖父王万全(官青田县令)青田县名宦,恤讼爱民比肩王师古,子孙显贵,一门三世出三公,父王弥大(字约父,王万全第三子,任提管,曾编辑《青溪弄兵录》,记录方腊起义事件南宋文人笔记《青溪弄兵录》简介兼考作者王弥大),叔父为南宋名臣参知政事(正二品)王伯大王伯大留余之风与曲阜孔庙、雍正笔记、康家大院。淳佑四年(年),王广翁以叔父王伯大荫奏补为南安宰,终衢州通判。名字与职务,祈风石刻与谱牒资料记载一致,因此可断定为同一人。此石刻内文进一步完善了王广翁信息——表字为“居安”。

九日山其他祈风石刻中提到的南安县令,王广翁前有淳佑三年(年)薛季良,后有咸淳二年(年)陈梦发,与族谱记载的王广翁任职时间不冲突。若以谱牒资料记载时间算起,王广翁在南安任县令长达十几年。宝祐五年(年)王广翁登临九日山参加祈风盛典时,王伯大已经去世了。不过,按照宋代升迁制度,荫补入职任从九品,升至县令(正七品)一般要费十多年时间,所以淳佑四年(年),王广翁应该只是任小官吏,在宝祐五年(年)前后出任南安县令职可能性更大,任期三年左右,任期结束后,王广翁升衢州通判。家谱记载可能有跳跃。

九日山下的丰城镇,历史上一直是南安县治所在。遥想王广翁当年公事之余,走出官邸,信步登九日山揽胜吟诗,那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无意间成为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一个符号,更是没想到吧?

王纯鸿.7.26于福州

(插图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