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地理高考整理出来的重难知识点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内部大气结构
2、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运动,其中以黑子和耀斑作为主要标志,
(1)太阳活动的表现形式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关。
(2)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扰动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即产生“磁暴”现象。
(4)扰动高层大气,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等。
(5)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周期和意义
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周期:24小时(一个太阳日)。意义:作业交替的周期不长,保证了地球上的气温日变化不剧烈,使生命有机体得以生存和发展。
(2)晨昏线圈:就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昏线穿,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即处在昼半球的各纬线线圈的弧长)和夜弧(即处在夜半球的各纬线线圈的弧长)。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即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速度为每小时15度,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点拨:晨昏线的判读方法
(1)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昏线,
(2)时间法→赤道上的地方时,6时为晨线,18时为昏线,
(3)昼夜半球方向法:做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因经度的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特征: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地方时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点拨:地方时的计算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士4分钟/1°×两地经度差。
(1)公式中加减号的使用条件:如果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用+号,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号。.
(2)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点拨: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求时区:所求地区时区=已知经度/15°若余数小于7.5°,则商为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为商+1.
(2)求时区差: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区相加。
(3)求区时:T求=T知士时区差*1小时。若所求地区位于已知地区的东边,用+;若所求地区位于已知地区的西边,用-。
点拨:地球上不同日期的确定
不同日期之间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日界线(理论上为°经线),另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地方时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
(1)当°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全球日期相同。
(2)除此以外的任何时刻,地球上都同时具有两个日期。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从0时经线向东至°经线为新的一天的范围;从0时经线向西至°经线为旧的一天的范围。
3、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地转偏向力
概念: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移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特点:地转偏向力始终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垂直,北半球作用在物体的右侧,南半球作用在物体的左侧。它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2)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规律
随着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观察,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没有偏转,纬度越高,偏转越明显。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向北两侧递减。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方向递减。
随纬度变化:春分日和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一年中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而有规律的变化。
随季节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达到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但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点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计算公式:H=90°-α士β。H为所求点就有太阳高度,α为所求点纬度,β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公式中“士”号的用法:当某地与太阳直射点在同半球时,用-号;当某地与太阳直射点在异半球时,用+号。
2、昼夜长短的变化
点拨: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计算:若已知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则可求当地上午时长和当地昼长、夜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
(2)根据昼夜弧跨越的经度计算
昼(夜)长=昼(夜)弧跨越的经度÷15°/时。
(3)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昼长=夜长=12小时
(4)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即6时日出18时日落,昼长=夜长=12小时。
(5)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纬线上,昼夜长短的情况正相反,即北纬x度的昼长等于南纬x的夜长,北纬x度的夜长等于南纬x度的昼长嗯。,
3、四季更替
(1)四季的产生
一年中,随着地球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少的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2)四季的划分:
天文四季(以北半球为例)
气候四季:为了使季节与气候相结合,北温带许多国家运用气候统计的方法,一般把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4、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划分成五个温度带。
(2)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的规律。
六竹书生小微博:
(1)湖南武陵源: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和天子山等三大景区组成。主要景观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境内有座奇峰,姿态万千,蔚为壮观。加之沟壑纵横,岩峰高耸,绿树翠蔓,兽鸟成群,有“大自然迷宫”、“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武陵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而闻名于世。
(2)四川九寨沟: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观。
(3)湖北武当山:武当山雄峰峻岭,标奇毓秀,耸立于湖北十堰市境内。在古代,武当山以“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显赫地位,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峰宝地”。在当代,国务院称誉武当山古建筑群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成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和宗教活动场所。
(4)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孔庙、孔府及孔林位于山东曲阜,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其中,孔府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孔庙是纪念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
(5)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始建于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