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终不损斯文一篇文章讲清先秦石鼓的千年

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宁寿宫石鼓展厅,“石鼓展厅”,顾名思义,展出的是石鼓。

这个石鼓,具体年代有争议,一般认为是先秦时期的文物,但它出土是在唐朝。

01

唐朝

石鼓文,在县南二十里许,石形如鼓,其数有十,盖纪周宣王畋猎之事,其文即史籀之迹也。

贞观中,吏部侍郎苏勖(xù)纪其事,云:“虞褚欧阳,共称古妙。虽岁久讹缺,遗迹尚有可观,而历代纪地理志者不存记录,尤可叹息。”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是唐代宰相李吉甫创作的一部地理学专著,成书于元和八年(年),所以叫《元和郡县图志》。

唐朝以前,并没有文献提及石鼓,所以人们一般认为,石鼓是唐朝人重新发现的,发现地在陕西省天兴县。

贞观年间,吏部侍郎苏勖记录了这个东西,说它上面的文字,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都觉得很古老、很玄妙。

唐人努力释读了这个文字,觉得它记录的是周宣王打猎的故事,至于字体则是籀书。

所谓“籀书”,是周宣王时期太史籀编订整理的一套字体。

韩愈有一首《石鼓歌》,按诗中的说法,他曾向中央政府建议,将石鼓迁入太学: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gào)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韩愈跟国子监报告,说像石鼓这么珍贵的文物并不多,十个石鼓,打包一下,有几只骆驼就可以送去太学,就能让里面的人学习研究。

但朝中大佬对这事没什么兴趣: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jù)肯感激徒媕(ān)娿(ē)。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朝中大佬一个个都老于世故,他们都不想拿主意,不愿意为此事奔波。

所以这十个石鼓只能留在原地,牧童用它敲火,水牛拿它磨角,还有谁会把手放在它上面摩挲呢?

02

宋朝

韩吏部请于祭酒,欲以槖驼舆致太学,不从。郑余庆始迁至凤翔孔子庙。经五代之乱又复散失。

本朝司马池知凤翔,复辇至于府学之门庑下,而亡其一。皇佑四年,向传师搜访而足之。

大观中归于京师,初置之辟雍,后移入于保和殿。

靖康之未保,和珍异北去,或须济河,遇大风,重不可致者皆弃之中流,今其存亡特未可知。

——南宋·王厚之《复斋碑录》

王厚之,南宋著名金石学家,生于书香门第,曾高祖为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

唐朝灭亡后,石鼓遗失了。

到了宋朝,司马光的老爹司马池去凤翔当地方官,他找回九个石鼓,把它们搬进地方府学,但有一个不见了。

关于这段,央视《国家宝藏》有一段演绎,说司马池收集先秦石鼓十只进献朝廷,后发现中间有一个是赝品,于是不顾自身安危,如实上报说明。

这故事挺感人的,但没什么史料支持,司马池应该只是把石鼓搬进地方府学,而且这事对他的政治事业也没什么影响。

宋代诗人梅尧臣写过一首《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里面有这么几句:

传至我朝一鼓亡,九鼓缺剥文失行。

近人遇见安碓(duì)床,亡鼓作臼刳(kū)中央。

十个石鼓传到我们宋朝丢了一个,剩下的九个保存情况也不大好。

最近人们发现那个丢失的石鼓,被人们拿去做了捣臼,所以中间被挖了个坑出来。

这个事是金石学家向传师发现的,皇祐四年(年),向传师把这块石鼓救了出来。

之后,人们把这十个石鼓搬进了首都汴梁的太学,之后又移进了皇宫里的保和殿。

靖康年间,金兵南下,石鼓被金人掳去了北边。

有些文章写到这段时有一个细节,说当年宋徽宗给石鼓浇注黄金,金人把金子给凿了,然后把石鼓给丢了。

类似的说法在明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里有,但咸鱼没有在更早的文献里读到过,不知是否可信。

03

元朝

后又命省臣总括归附工匠之数,将俾大臣分掌之。

太师阿海具列诸大臣名以闻,帝曰:“朕有其人,偶忘姓名耳。”良久曰:“得之矣,旧人王宣抚可任是职。”遂命檝掌之。

时都城庙学,既毁于兵,檝(jí)取旧枢密院地复创立之,春秋率诸生行释菜礼,仍取旧岐阳石鼓列庑下。

——《元史》

王檝,凤翔虢县(今宝鸡县)人,本是金朝官员。

成吉思汗率军南下时,王檝曾督军迎战,鏖战三日,最后兵败被俘。

成吉思汗问:“你怎么胆敢抗拒我师,难道不怕死吗?”

王檝答:“我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败军,得死为幸!”

成吉思汗很欣赏王檝的回答,就“义而释之”,让他在自己手底下做官。

后来有一次,成吉思汗想找人管理工匠,就把这活派给了王檝。

当时,金的中都,也就是北京,已经毁于战火,王檝就召集工匠在原枢密院旧址重建学校。

建成后,在春秋两季,王檝会带着大家行释菜礼,释菜礼是古代入学向先师行的一套礼仪。

可见,王檝还挺有文化的,他在努力把汉文化推荐给蒙古人。

所以与此同时,王檝把石鼓找了出来,把它们放进了学校。

之后,按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的说法,在元大德十一年(年),石鼓被官员虞集移进了北京孔庙大成门内。

但按今天北京孔庙的说法,石鼓要到皇庆二年(年)才开始放在大成门。

04

明清

明清两朝,石鼓的经历比较简单,所以放在一起说。

都城东北艮隅,瞻其坊曰崇教,步其街曰成贤,国子监在焉。国初本北平府学,永乐二年改国子监,左庙右学,规制大备。彝伦堂之松,元许衡手植也;庙门之石鼓,周宣王猎碣也。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

明代,石鼓被安置在国子监,安稳地过了两百多年。

近因阅石鼔文,惜其岁久漫漶,所存不及半,夫以国学兴贤述古之为,使千万年之后,并此仅存者胥归无何有之乡,有治世之责者视之而弗救,予且不成为读书之人矣。

斯事体大,千古读书人所不能任,亦从无道及者,予故不怍不文,及此未至耄耋智昏,爰蒇(chǎn)此事。

——清·乾隆《御制诗集》

虽然今人很爱吐槽乾隆的审美趣味,但乾隆保全了不少文物。

乾隆看石鼓损坏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加强保护,另一方面做了两套新的石鼓。

这两套新的石鼓,是把原先石鼓上的字打乱,重新组织编成新的诗歌。

新的诗歌总共有十首,其中有两首是乾隆的创作,另外八首则由大臣彭元瑞编写。

这两套新的石鼓,一套在今天的北京孔庙国子监,另一套在承德避暑山庄。

进入近现代,因为抗日,石鼓一路迁徙,从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南京,从南京到汉口,最后到了四川峨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石鼓迁回南京,在之后的解放战争里,国民党本打算把石鼓运到台湾,但最后因为石鼓太重,容易引发超载,不得不留了下来。

建国后,这十面石鼓一直存于故宫博物院。

经过多年的筹备,故宫博物院最后选择了展陈条件较好的宁寿宫作为新石鼓馆,目前已经重新开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