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被称作孔老二,既有个人原因

文·段宏刚

当今说起孔子,可以说是无人不晓,凡是听到他的大名的人,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但历史上,孔子遭受了许多非议,最典型的要数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被一些人冠以“孔老二”的绰号,这对他一个门徒众多的大学问家来说,实在是有辱斯文。

孔子(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氏,被誉为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圣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创建了“儒家学说”。

孔子

在人们印象里,孔子是一位只会到处讲学,传播知识、卖弄学问的文人,实则不然,孔子的家族在当地很有威望,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名曰“叔梁纥”,是周代诸侯国“宋国”君主的后代,不但拥有正宗的贵族血统,并且官阶为“大夫”,还拥有君王赏赐的大片封地。

历史记载,叔梁纥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不但博学多才,还是舞剑高手,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善于用兵之道,号称鲁国“三虎将”之一。

孔子拜见老子

虎父无犬子,有这样的父亲,孔子的本事肯定差不到哪里去。在某些方面,孔子完全青于蓝而胜于蓝。

为了延续香火,继承庞大的家业,叔梁纥拼命生儿育女,但事与愿违,他连续跟原配夫人生了9胎,全是女儿。在那时,女儿是没有资格继承家业的。

孔子授徒

为了生下合法继承人,不让家业被毁,叔梁纥只好跟一名小妾又生了一胎。没想到生出一个体弱多病的瘸子,名叫“孟皮”,这个事实又一次让叔梁纥心灰意冷。

但叔梁纥一直不甘心,在64岁高龄时,迎娶了一名年轻的二夫人颜氏,一年后生下了一个男婴,那个男婴就是后来的孔子,本名为“丘”,字为“仲尼”。

孔子拜见老子

因为孔子在他们家庭那一代人里边,除过同父异母的哥哥孟皮之外,他在男性中排名老二,因此,就给他“孔老二”的绰号定下了事实依据,一些族人也常常这样称呼他。在亲朋好友之间如此称呼,是一种亲昵的叫法。

然而,在上世纪60、70年代批判“牛鬼蛇神”的活动中,由于孔子的许多思想学说跟那时大部分人的观念格格不入,所以,他就被列入封建思想代表人物的一列,他高高在上的地位也自然而然被拉下来,跟“牛鬼蛇神”联系在一起。同时,他的塑像和孔庙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孔子雕像

在北方一些地区的方言中,“二”这个字含有鲜明的贬义属性,像陕西有“二杆子”、“二球”一说,说明做事高调,偏执,傲慢,也含有不计后果的意思。

因此,“孔老二”含有轻慢、讥讽、贬低和否定孔子的意味。

当热闹复归平静,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国学热逐渐兴起,引起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膜拜和学习,孔子的地位即刻复原,他和儒家思想立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