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说孟子之言对朝政不利,不配留在孔庙

孔子庙里面,受到供奉的不仅有孔子,还有孟子等儒学大家。按照孟子的威望,他在孔庙里享受香火供奉是名正言顺的。那么,为什么朱元璋却独独把他清理出孔庙,让他不能再享受后代的祭拜呢,孟子又是什么地方得罪了朱元璋呢?

原来,朱元璋是从社会的底层一点点爬上来的,他做皇帝,当然是希望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为了大权独揽,把权利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不惜废除了宰相。

虽然宰相就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但是朱元璋却不喜欢他们手中握有大权。并且,他内心深处认为皇帝就是要比平民百姓更尊贵,自己辛辛苦苦,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地位更高吗?

但是,孟子却主张平民百姓最尊贵,江山社稷次一等,而君主的地位反而是最低的。这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他很难沟通孟子的说法。

在治国方面,孟子认为臣子和天子之间是互相帮助,互相依仗的关系,并没有谁是绝对尊贵的,也没有谁拥有绝对的权威。臣子不必对天子的所有政见都支持,而天子则要多听臣子的谏言。这又和朱元璋的想法背离。朱元璋并不喜欢孟子描述的那种臣子和天子之间以礼相待的相处模式。

他更喜欢臣子对自己唯唯诺诺,喜欢臣子仰视自己。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他布置下去的,就毫无异议地马上执行。就算是朱元璋想要他们的命,他们也应该毫不犹豫地执行指令。

从政之后,他渐渐发现孟子的思想妨碍到了自己,于是就对孟子深恶痛绝。他格外讨厌孟子把百姓看得最重的论调。可是偏偏,孟子在当时地位极高,他的思想的影响极大。

忍无可忍之后,朱元璋一怒之下把孟子的牌位从孔庙中移出去,这还没完,他还下令要焚烧孟子曾经写过的书籍,并昭告天下说说孟子所宣传的话不是一个臣子应该说的。朱元璋说,孟子之言,对朝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孟子不配在孔庙里面接受百姓供奉。他对百官说,如果还有谁谈论孟子及孟子的学说,就是大罪。

为了让朝堂之上再无孟子言论的影子,他还规定科举考试里所有和孟子有关的题都不能再考。只要考生的答案和孟子学说有关联,那么这个人一律不录取。

这种举措其实和秦朝的焚书坑儒有些类似,通过言辞上的批判和一些强制手段,对百姓们进行思想上的洗脑,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举之后,虽然朱元璋极力压住舆论,而明面上大家都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都有意见。百姓们一向都拥护孟子的言论,如今朱元璋却说那是歪理邪说,这引发了百姓的极大不满。

有很多不怕死的大臣们,冒着激怒皇上的危险劝谏皇帝,让皇帝把孟子的牌位重新请回孔庙。朱元璋见天下的意见都很大,想来想去,还是把孟子的牌位就放回去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