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的历史沿革
自孔子死后与妻合葬于泗上,弟子们筑坟植树,为“孔林”之始。孔子之后,其子孙围绕孔子墓接冢而葬,历经两千多年、七十多代的不断延续拓展,逐渐形成了面积广大的孔氏家族专用墓地——孔林。林内坟冢累累,碑碣如林,古木参天,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持续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家族墓葬群,也是一座少有的人造园林。可以说,从孔子弟子一人一抔土建下第一座坟墓,到现在占地近三千亩,林内拥有坟冢十万余座的墓园,孔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说,它的发展沿革与孔氏家族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时代烙印。
公元前年,孔子去世,他的弟子公西华为其主持了丧礼。丧礼结束后,弟子们亲自为其安葬。当时,孔门弟子不仅约定为其服丧三年,还从各自的家乡带来一些树苗栽植在孔子墓旁,以寄托哀思。由于孔门弟子众多,来自四面八方,所以孔子墓旁不乏一些名贵树种。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时的小树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也可以说,环植异树,“封而不垅”的孔子墓就是孔林之始。
△至圣林孔子提倡仁政德治,这种思想在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春秋时期不合时宜,并不为诸侯国君所采纳。尽管孔子也因培养了很多才能出众的弟子而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的去世仍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只是鲁哀公作了一篇祭祀性的文字。他的墓前除了一个六尺见方的祠坛外,既没有树碑,也没有纪念性的建筑。《孔子家语》载:“……藏入地,不及泉,而封为偃斧之形,高四尺,树松柏为志焉。”至于当时孔子坟冢的面积及当时的林地情况,史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载。
孔子之后,孔子的孙子孔伋及裔孙孔白、孔求、孔箕、孔穿、孔谦也先后葬于此。至战国末期,这里至少已有八座孔氏坟冢。他们按照古代的昭穆秩序,分布在孔子墓的周围,林地发展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公元前年,汉高祖刘邦过鲁,第一次以“太牢”(一牛,并非清代猪牛羊三牲)之礼祭祀孔子,开启了历代帝王尊孔、祭孔的先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与儒学开始在思想界占据统治地位。从此,历代统治者在祭祀天地之余,也举行隆重的祭孔活动,孔子墓的祭祀及修建活动由此渐受重视。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年),鲁相韩敕将孔子墓前旧有祠坛改为石砌,并造神门一间,斋厅三间。此外,还拨派若干户人专门看护墓地,孔林从此时起便有了专门的守林人。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年),鲁相史晨对孔庙进行修缮的同时,又对孔林设守墓官员,按时进行洒扫。至此,孔林的形制才逐渐完备。
根据一些墓碑出土的地点来推测,此时林内有墓冢六十余座,为九代至十九代子孙。以孔子墓为中心,向南至洙水,向北约二百余米,向东、向西各约一百余米,面积约六万六千余平方米,与史籍记载相当,比现存孔子墓红墙面积略大。
东汉末年,连年的战争使孔林遭到很大破坏,林内的建筑不仅损坏严重,所植树木也剩余很少。元嘉十九年(年)十二月,宋文帝下诏修孔子庙、复学舍、招生徒的同时,又诏卫护孔林,免除孔子墓侧孔景等五户“课役”(赋税及徭役),以供洒扫,并于林内植松柏六百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促进同中原文化的融合。为此,他尊称孔子为“文圣尼父”,以孔子为文章道德居天下之首的圣人。太和十九年(年),孝文帝至阙里祭祀孔子墓,并诏兖州府官员为孔子墓起园栽柏,修饰坟垄,更新碑铭。据《水经注》所记,北魏时葬在孔林内的孔氏坟墓可辨者五十余冢,“人各昭穆,不可复识,有铭碑三所,兽碣具存。”冢茔之林木“不生棘木刺草,则无复遗条矣。”可以看出,孔林此时已初具规模。
唐朝建立不久,为巩固统治地位,大力标榜孔子“大一统”的政治主张。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把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教材,还下令全国各州、县学都要修建孔子庙。贞观十一年(年)七月,唐太宗尊孔子为“宣父”,诏兖州建阙里孔子庙,给二十户奉守林庙。又命褒圣侯朝会位同三品,赐食邑百户。开元十三年(年)十一月,唐玄宗到泰山封禅时,专门派遣礼部尚书苏颋以太牢祀孔子墓,称赞孔子“垂范百年,作王者之师”。免除孔子庙附近五户的赋税,令他们专供洒扫。开元二十七年(年)八月二十三日,唐玄宗下诏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这是孔子有史以来第一次得到王爵的封号。咸通四年(年)间,唐懿宗拨给五十户供林庙洒扫。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年)六月,太祖郭威平定兖州后,至阙里祀孔子庙,拜其墓,勒令地方官修建林墓,严禁一切人员到孔林中砍伐树木。
宋代时,孔林规模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大中祥符元年(年)十一月,宋真宗赵恒封禅泰山返京过阙里,拜谒孔子庙后,又拜其墓,增加守林人二十户。其后在孔子墓左前增建驻跸亭一座,以示纪念,这在北宋《鲁国之图》中有明确的标识。宣和元年(年),宋徽宗命工匠镌刻石仪,置于墓前两侧。五年成,增孔子墓前石仪,置翁仲、甪端、文豹、望柱各一对,正式形成了孔子墓道轴线。同时,还修建思堂、斋厅等建筑。宋、金征战之时,进入曲阜的金军元帅曾下令保护孔子庙,如有违犯者,斩无赦。此时,孔林的形制已完备,墓地规模也相当宏大。《孔府档案》清档记曰:“宋鸿胪卿孔宗翰状云:‘夫子坟林,今一千六百余年,子孙皆葬其间,周围十余里。’”(《孔府档案》卷)孔元措在《孔氏祖庭广记》中对孔林前期的发展沿变也有较为详尽的描述,并绘有“孔林图”插页,清晰地标示出环孔子墓修建的围墙、神门、祭坛以及宣和元年的石仪、思堂、斋厅等建筑的位置。
元代,制定了规范礼仪祭祀,对林地的保护也更加严格。元明宗至顺二年(年),五十四代孙曲阜县尹孔思凯为保护孔林,“严禁樵采,……乃□而围之。……崇建一门,甚为雄丽。”(至顺三年所立《宣圣林神门记碑》)此门为孔林大门之始,位于现孔林二门处(明正德《阙里志》孔林图)。重门的设立,为明代孔林神道的创建定下了基本方位与走向。次年,又修孔林神门,使孔林更加壮观。据元人杨奂在《东游记》中的描述,此时孔子“墓前有坛,石厚三尺许,方如之,其数四十有九,后汉永嘉元年鲁相韩敕节造。东连泗水侯伯鱼墓,南连沂国公子思墓。《世家》云:‘相去十步耳’,而密迩若此,后人增筑之也。然规制甚小,礼之所谓马鬣而封者是也。子思之西石坛,居摄元年二月造,有曰‘上谷府卿’者,有曰‘祝其卿’者。先圣墓西北白兔沟也,二石兽状甚怪。林广十余里,竹木繁茂。”从其细腻的描述中,可见元代时孔林文化遗存之丰厚。
明代是孔林大发展时期,无论是墓冢数量、林地建筑,还是林地规模,都随着孔氏家族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有了较快的发展。朱元璋拨给一百一十五户作为林庙洒扫户,供孔府役使。洪武十年(年),五十六代袭封衍圣公孔希学,告示族人“葬累累,而东、西形势渐狭,方议规斥,以广其地。”鲁地孔氏家族文约相聚,积极响应,自愿捐地,筹得五十大亩划入林地,以“增广林田”。永乐十二年(年),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恢扩思堂,又作墓门三间。此墓门应是今日思堂西侧墓门的前身。二十年(年),孔彦缙又重建了斋厅。二十一年(年),因孔林“周迫居民烟爨千家,樵青采绿,薪干槱腐,日不绝迹。虽申之以禁戒,然难于防虞。”孔彦缙与曲阜知县孔克中出资“万缗”,并召集曲阜各孔氏族户率弟子千余人,与“庙丁”百余人一起重建了孔林围墙。此围墙非常简易,为土薪结构,即底部为夯土,上以坚硬的树木枝条加以排列,即为篱笆墙。正统八年(年),又增树文宣王、泗水侯、沂国公墓碑各一块。弘治七年(年),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泰重修驻跸亭、林墙,创建享殿,二门扩作城楼,并重建洙水两板桥,植桧柏数百株。这次修建奠定了孔林内部的主要布局。嘉靖二年(年),山东巡抚陈凤梧新建孔子墓神道洙水拱桥,并建洙水桥坊和子贡庐墓堂。
△至圣林随着嘉靖初年曲阜新城的建成,北城延恩门与孔林大林门之通道连通,成为孔林神道。万历二十二年(年),山东巡抚连标等跨神道添建“万古长春”石坊和两侧碑亭,栽植神道两旁的桧、柏数百棵,完成了神道环境的绿化,使整个神道显得更加庄严与肃穆。崇祯年间,因“林墙颓废”,衍圣公孔胤植与“诸宗人共商”更新林墙,“陶瓦甓,勤垣墉”,改土墙为砖砌。崇祯七年(年),兖州兵备道李一鳌捐俸重修林门、门楼、享殿,并添建孔林门前的石狮。至明朝末年,孔林面积已达十八顷,古树参天,殿庭碑碣如林,整个孔林的气势更加肃穆。
清代,是孔林墓地文化留存最为丰厚的一朝,不单是墓地得到了很大的扩充,而且墓冢、碑刻遗存丰富,使得孔林充满了传奇色彩。同时,它与社会政治、文化、信仰的联系更为密切,出现了康熙、乾隆多次幸阙里,亲临孔子墓拜谒的现象。
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由于明末清初孔氏家族人口日益增多,林地坟冢拥挤,墓穴重叠严重,已不能满足曲阜孔氏家族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状况,其主要办法是扩大林地面积,增加容量。从意识形态上看,对孔子的尊崇已无以复加,可谓登峰造极。此时,主要是对孔林建筑进行精心修葺,完备祭祀礼仪与设施。但在建筑布局上延续前代,没有变动。
康熙二十三年(年),康熙帝亲至孔林祭拜孔子,在孔子墓前行一跪三叩礼,并详细询问了孔林情况。当问及孔林占地面积时,引驾官孔尚任以孔氏家族人员繁多,坟积墓累,只有一十八顷回答。康熙帝问为何不开扩林地,孔尚任见机回答说:“林外皆为版籍民田,欲扩不能,尚望皇上特恩。”康熙帝答应了孔尚任的请求,要求上本奏请扩展孔林。第二年,衍圣公孔毓圻便上本奏请,将其林地按形向东、西、北三面各扩一百五十五丈七尺,总扩地为“十一顷十四亩九分”。其中孔毓圻自置地一顷一十亩,以每亩二两一钱五分银价购取孔氏及他人一十顷四亩,并奏请所购土地免除租税;设“百户”纳入朝廷选任,以负责守卫林庙,均得恩准。
林地扩大后,孔子六十八代孙衍圣公孔传铎又新修孔林围墙十四点五华里,植侧柏五百余株,基本上形成了孔林现在的规模。林墙高3.5米,厚约1.5米,四界设林头和林役看管树木。雍正二年(年),建孔毓圻御碑亭。雍正八年至十年(年—年),又用时三年大修孔林,享殿瓦色依庙工寝殿之制,改为黄色。将宋宣和之石翁仲移至孔伋墓前,而以新镌之翁仲代替。同时,还拨付大量洒扫户并委派官吏专门管理和守卫林庙。这次大修共耗银二万五千三百两。乾隆皇帝时曾九次至阙里祭奠孔子,其中三次(十三年、二十一年、五十五年)亲临孔子墓祭拜,行一跪三叩礼,增建御碑亭两座。乾隆五十三年(年),地方官员出俸钱植树,在享殿周围及红墙外、缭垣以内,补植柏、松、樟等近万株。道光五年(年),建“鸾音褒德”于氏坊。道光二十八年(年),又在孔林神道两旁植柏树一千余株。同年,遍查孔林大小树木,总共一万七千二百八十五株,这是孔林历史上树木最多的历史记载。
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国家动乱,经济萧条,仅有零星修旧。年,修葺圣林是有文献可查的最后一次,也只修了孔子墓、碑亭、林门和红墙诸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孔林的发展沿革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的发展脉络不仅反映出孔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也浓缩了我国古代的风俗人情、丧葬制度、生活理念等文化信息。其地域的稳定性,也说明儒学在中国历史地位上的坚固性。
△万古长春坊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来源于《孔林——墓地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