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穴到草屋,从砖瓦房到钢筋水泥楼,居住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的创造历程,一部人类的居住史乃至文明史与这些风格不同的建筑物息息相关。沂水大地不仅擅山水之胜,同时拥有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沂水县域曾经出现过不同风格的建筑样式,主要有民居建筑、城防建筑、官衙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坛庙建筑等。它们曾经把沂水大地点缀得光色斑斓,姿彩绚丽,成为祖国山水画卷和建筑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较强的艺术美感。
一、古代的民居建筑
上古时代,原始人利用自然条件,选择近水、近猎的天然山洞,作为他们的栖身之所。这一阶段历经几十万年,人们还不会靠自己的劳动营造房屋,避免风吹雨淋,只能饱受大自然的凌虐和侵害。因此,该时期也无所谓有什么建筑文化的存在。例如:地处泰沂山区腹地的沂源县(曾属于沂水)“沂源猿人”化石遗址,就位于沂源县土门镇骑子鞍山东麓的一处大型石灰岩溶洞内。此外,在沂水境内也发现了南洼洞等众多以洞穴为基础的原始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这些发现,清楚地表明沂水早期人类尚不具备建造房屋的能力,只能依托天然洞穴进行藏身。原始社会经过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在距今约1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逐渐脱离了栖居的洞穴,开始构造简陋的房屋和聚居村落。沂水区域的考古发现表明,原始人最早建筑的“房屋”是用木棍密排支撑起来的,上面搭有树枝、草或庄稼秸秆,是既透风、又漏雨的草棚。后来,人们又用土泥把木棍之间的缝隙涂起来,以挡风寒,这就较前者又进了一步。再后来,人们又发展了夯土技术和用土坯错缝叠垒技术。这时房子的四周都用夯土或土坯筑砌而成,顶部则采用“团瓢屋”的办法遮盖。这种原始、省工、省力、经济、实用的造屋方法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后。
在这一时期,沂水一带的人们开始在房屋建造过程中采用夯土技术。夯土技术的使用,开古代传统的夯土台基式土木结构建筑的先河,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沂水乃至整个沂蒙山区原始社会的先人们创造出的一个奇迹,同时也是对人类建筑史的一种贡献。沂水山区原始社会先进的建筑文化,对中原建筑文化的形成,甚至更大范围建筑文化的形成,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专家研究,两汉四百多年的住宅形态,根据史籍文献与出土的汉墓冥器、陶屋、画像石砖等形态显示,可分成五种类型,其中沂水县域有“日字型住宅”,很接近后来“四合院”:中央为一排高大的层楼建筑,作为正室用;正室左边(青龙)的二层建筑物,为卧房,右边(白虎)的二层建筑物,则作厨房之用,颇符合“青龙设室,白虎作灶”的古风水原理。住宅前两侧,各延伸一栋一楼高的厢房,两座厢房之间再以围墙与大门衔接,使里面形成“四合封闭”的空地。专家认为,东汉时期,沂水县域“四合院”豪宅,显露出四合院楼阁的高雅气派。
据明确的史料记载,位于县城西南部的刘南宅是古代沂水民居建筑的代表。刘南宅是沂水县刘氏家族的住宅,其家族自明代迁居至此。其住宅是旧沂水域最大的民居建筑。始建于明朝,按阴阳八卦建设,故亦称八卦宅,分为南宅、中宅和北宅,全部是用水磨砖建成的瓦房。三宅毗连,栉次鳞比,以南宅为最,号称刘南宅。宅中小院很多,系按阴阳八卦建设,不熟悉的人进去后,就会迷失方向出不来。在刘南宅北面有一座马鞍形的桥,叫望仙桥,是刘家为纪念传说中的宅院修建者吕洞宾而建造的。年,捻军占领沂水城时,将刘南宅的全部楼房放火烧毁。多数厅房、平房后来都获重建。年日军侵占沂水城时,此宅被日军改建为据点,建炮楼、修碉堡,大部分房屋遭到破坏。沂水城解放时,这里只剩残墙断壁。新成立后,改建为酒厂,刘南宅至此荡然无存。
二、古代的城防建筑
公元前21世纪,原始公社瓦解,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从此,奴隶制国家诞生了。到了商朝,奴隶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后期还出现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在建筑方面,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今天的考古发现证实,商代国都,筑有高大的城墙,城内修筑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苑囿、台池和陵墓。春秋时代,存在着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国,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为了防御,普遍建造城郭,设置都邑。
西周和春秋时期,沂水区域筑城多采用板筑夯土方法,夯土器具也由原始的“梅花桩”式,发展到木柄铜底座式夯土或抛石夯土。筑城已形成了一套标准的方法。根据历史记载与有关考古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西周和春秋时期,沂水区域的筑城技术,在全国已具有重要的地位。如莒国故城,在战国时代,成了一些诸侯国王公大臣们逃避灾难的一个庇护所。公元前年,燕国大将乐毅一连攻破齐国70余座城池,唯独莒城(当时属于齐国)与即墨一连围困达半年之久,仍然无法攻克。这与莒国城墙高大坚固不无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建筑水平之高。至于穆陵关齐长城则更是古代城墙防御工事中的杰出代表,如今残存的齐长城遗址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自隋代至今,沂水城除为历代县治或郡治、州治住所外。沂水城分内外两城。内城为清乾隆五十六年(年)复修的老城;外城是清咸丰二年至同治七年(—年)修建,县衙为防捻军由绅、商捐款修建。从元至治三年(年)至清同治七年(年),曾10次复修县城。外城墙从城北门(医院南70米处)向东修至东皋山(习称东岭)。沿山脊向南,继折向西南至东会馆(今实验小学),复转向南至南会馆(今中心街与沂蒙山路交汇处东北角),接南城门(即南圩门),又转向西,至西石桥,又折向北,至西南角楼与内城合,又向北至县衙后墙,沿后墙东延,至牛家前巷西端向北,与城北门(即北圩门)相接。外城南北长1.8千米,东西宽0.75千米,周长5.1千米,城高5米余。有东西南北圩门(南北圩门各一个,东西两面有数个圩门)。至年外城加筑了站墙和岗哨台,并增修了24座岗楼。岗楼依地势高低有三层二层之别。三层者高6米余,二层者高4米余。外城墙外,还设有护城河、壕沟等。
三、古代的官衙建筑
沂水县衙衙署本在城内正北,自明正德年间知县汪渊,万历间知县魏可简相继重修。明朝末年毁于战乱之中。清代自顺治年间开始至道光年间,历任知县不断重修,形成较完整的规模。以大堂为界,县衙分宅门外与大堂后两部分。宅门外为大堂、东库房、西库房、东镇库楼、东西科房、木牌坊、仪门、东西便门、县狱、三圣庙、头门、照壁墙等建筑。大堂后为宅门、二堂、东屋二间、西屋二间、花厅、东院屋五间、三堂、四堂、五堂、西厢屋二间等建筑。此外,衙署周围还包括县丞宅、典史宅等建筑。
沂水县县衙东为考棚(明、清会试童生的场所,民国时期改为学堂)。东门(东莞门)内道北为城隍庙(年改为民众教育馆,今公安局地址),城隍庙后为仓廪。县衙前有东西、南北两条大街,成丁字形,贯穿内城。东西街西接老城门(西城门,今县政府西正阳路与莲旺街交会处),东接老城东门(今县网通公司与中百大厦之间)。南北街自县衙大门前通城南门(沂阳门,今县府广场东南角)。衙门前路东有一广场(今县府广场东侧),习称“歇场子”,是供老艺人演唱的场所。内城东门接纵贯外城的南北大街为商业区,内城东门以北至外城北门为北关街,有利华鑫、邮政局、新鲁石印局、医院等商铺,另有几家旅店。东门以南至广盛桥南为东关街,商号繁多,金银、杂货、布匹、药铺等俱全。较大的商号有广盛、聚丰、同兴永、同兴福、增太成、源祥东、隆盛和、顺源成、泰祥成、保和堂、支清斋、振华泰等。出内城南门至外城南门为南关街,是居民区。
民国后,县署成为县政府大院。当时,大门南面有一影壁墙,转过影壁即大门。门外有一对大石狮子。进大门后为一大院。东边为“六房”,北伐后改为“政警”住处;院北端是五间大堂,造型是卷棚式;大堂东边是师范讲习所,师范讲习所前面是考棚,后改为县立初级中学,北伐后是国民党沂水县党部住处;大堂两头有过道,进入后院是二堂,东北角为“文明监狱”。
年5月,时任沂水县长的张里元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分离治事为合府办公,在县衙二堂的西面主持修建了沂水县合府办公厅。张里元以在押犯人经立保暂释为建筑工役,令其劳动改造,视其表现好坏作为减刑或免刑依据。建筑费用余(银)元。办公厅共5间,长20米,檐高5米多,建筑面积平方米,大厅梁檩均用圆木结构而成,墙壁全为块石砌成,坚固大方。办公厅前墙大门两侧有两块石刻,分别记筹款经过和合府办公事由。右侧石刻《建筑办公厅筹款纪实》,左侧石刻《沂水县政府新建合府办公厅记》。办公厅的建成改变了当时官不修衙之故例,开创了合府办公之新风,提高了办事效率。办公厅建成后,虽历经60余年沧桑,仍坚固如初,经常在该厅举办一些会议,是沂水城所存最早的建筑物。年11月因兴建办公楼被拆除。
四、古代的陵墓建筑
沂水区域的古代的陵墓建筑以纪王崮等东周墓建筑为代表。东周墓的构筑方法是:挖好墓室之后,在墓室底部夯筑40厘米白膏泥,其中夹有很多柞树叶,在夯打的白膏泥之上用板架起前后墓室,墓顶盖以木板,木板之上再敷上厚厚的一层白膏泥。东周时期的这种墓室建筑方式,已具有了相当的水平和较高的艺术技巧。纪王崮陵墓建筑与刘店子春秋墓的结构有相同的特点。考古学家张学海介绍,譬如说墓室结构,虽然刘家店子墓的地方比较开阔,但是它与春秋古墓相同,都是南北长、东西窄,推翻了之前纪王崮崮顶空间受限所致的猜测。
两汉时期,作为厚葬的一种形式汉画像石墓便应运而生。从全国的考古资料来看,汉画像石墓分布面很广,数量很大,足见其当时的盛况。在全国有较高地位的沂水北寨(今属沂南)汉画像石墓是这方面的代表。北寨汉画像石墓以其画面的丰富多彩和保存的完好无缺,引起了世界考古学者和艺术研究者的重视。该墓画像石刻艺术的表现技法为阴阳结合,即先在石面上刻出画的轮廓,把不需要的部分剔除,再在画面内施加阴刻线纹。它基本上属于浅浮雕,代表着“两汉”时期绘画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在沂水境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墓葬数量居多,这些墓葬大都为汉墓,出土文物样式繁多,文化内涵丰富。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墓葬有团山汉墓群、荆山古墓群、许家湖中学汉墓、后城子村北汉墓群、石井墓群、将军墓、后朱雀墓群、龙泉站墓群、北门楼墓群、韩家曲三号墓葬、双墩墓葬、金鸡埠王坟、上小高庄王坟、九女墩与八角墓汉墓群等。团山汉墓群位于沂水县城北20千米的高桥镇驻地东南的团山村南和西南两地,为沂水县保护较好、墓葬较多的汉墓群。该墓群是西汉时期的官僚贵族墓,年被沂水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荆山古墓群位于后岜山东麓,荆山即今天的后岜山,位于沂水县城西南2千米,海拔米。沂水县以往发现的汉墓多为砖室或画像石墓,此次发现的是带墓道的竖穴土坑墓。考古人员根据墓葬的形制和随葬物品,推测此墓为西汉墓葬。年,荆山古墓群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沂水县汉东安故城北有九女墩、八角墓汉墓群,相传为隋代皇亲藩王的墓地。清康熙《沂水县志》卷一“古迹”记载:“东安故城,在城南三十里。城之北二舍许,八角墓、九女墩在焉,盖隋之亲藩贵主葬处也。墩之东北有地百武,赤日暴于其中门显无影。”《青州府志》记载:“城之北仅二舍,八角墓、九女墩在焉。盖隋之亲藩葬处也。墩之东再转而北,有地百武,赤日暴其中杳然无影,其理不可解。与平陵城西北之阴地数亩,天晴霁亦若云阴相似。”九女墩高8米,周长米,上面有一棵枯槐树,土堆呈四十五度角,相传该墩曾是古代名将司马的点将台。八角墓古墓葬区东西排列,四壁由石板砌成。石板上刻有兵佣列队前进、马拉驹车等图案,中有一圣旨龙柱,前后两院。穴顶上下石板砌成八角。八角墓连通九女墩,并连接周围的四个小墓。墓群出土有汉画像石,砖刻“建武元年”。
五、古代的坛庙建筑
坛庙建筑是一种礼制性建筑。具体说是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文庙(如孔庙)、武庙(如关帝庙)、太庙(皇帝祖庙),各地还有祭社(土地)稷(农神)的庙,都充分体现了汉族作为农业民族文化的特点。礼制性建筑是为图腾崇拜、祭祀天地提供的场所,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祭祀自然界天地山川和帝王祖先的坛庙;二是纪念历史上有贡献的名臣名将、文人武士的祠庙;三是大量存在于民间的,为祭祀宗祖的家庙祠堂。坛庙建筑的布局与构建原构与宫殿建筑一致,只是建筑体制略有简化,色彩上也不能多用金黄色。根据清康熙及道光年间的《沂水县志》记载,元、明、清时期,沂水大量兴建或重修用于祭祀天地、日月、社稷山川、帝王先贤、名人祖宗等古建筑,使坛庙建筑在沂水县古代建筑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文庙:又称至圣庙、学宫,原址在今县委大院内。文庙的大门在今县委大门略偏西,是一堵高墙,中间为圆形门,即文庙的前门。据说只有本县人中了状元回家拜孔子时才开正门,自实行科举考试后,沂水县无人考取状元,所以正门一直未开,只走东西小便门。东西便门各是一间屋过道。进便门是一大院,往北是棂星门,为木制三道门,中间高、两边低,牌坊形式。过了棂星门有一个大养鱼池,池上有一座石桥名曰金水桥。过桥是前殿,是祀孔时办公或休息的场所。自前殿两头便门进入后院,两边各有几间厢房,内塑孔子七十二弟子像。正面是大成殿,样式和曲阜孔庙大成殿相同,就是每间小一尺,也是九间,立柱上均画有龙。大成殿正面塑有孔子坐像,高达4米;面前两边是四配:即孟子、颜回、曾参、子思的站像;两头是十二哲:即子路、子贡、闵子骞、仲弓等。大成殿后面是明伦堂。文庙于年8月沂水城解放后拆除。
城隍庙:原址是今县人民政府办公楼以东公安局院内,当时为沂水城最大的一座庙宇。进大门是戏楼,戏楼上层分前台后台,前台面朝北。楼下层有三道门,中门正门两旁各塑一匹泥马,各有形象威武的马夫牵着;西楼北边是一大院,东西两边各有偏殿五间,称东西两廊房。两廊房内塑十殿阎王君: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主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转轮王。各阎王面前泥塑磨研、锯解、下油锅等阴曹地府各种刑罚。东西廊房北头各塑有尊表门神,手执勾魂牌,舌长尺余,阴森吓人。北边正面为大殿。大殿分前后两进,前进是捲棚,后进是殿堂,殿堂中间塑有城隍神像和他手下僚属,如判官等。大殿两头是过道,进入后院,东西各三间配房。正面大殿为城隍娘娘的卧室,这里每年正月十五和五月十一日香火甚盛。年泥像清除,改为民众教育馆。沂水县境内还有一座杨家城子村城隍庙,该城隍庙位于马站镇政府驻地南2千米杨家城子村,是整个沂蒙山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城隍庙。清代城隍庙均在县城,都随旧城改造而拆除,无一保存。杨家城子城隍庙因民国时期就改为学堂,莒沂县政府时期改为粮所,因此得以保存。今存庙堂为清朝乾隆年间重建,雕梁画栋,制作精美。屋脊正中原有一小石碑,上刻“太平兴国”四字,表明此庙曾于北宋初年重修。作为沂蒙山区唯一现存的城隍庙,杨家城子村城隍庙年代久远,建造精美,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魁星阁:魁星是汉族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沂水县魁星阁原址在内城东南城墙上,是一个两层的亭子,下层是一个大钟,重约数千斤,敲一下,钟声作响长久不断。清朝时遇有紧急情况即敲钟为令。日军侵占沂水城后被其运走。上层塑有魁星像:一足独立,一足悬屈,左手执印、右手执笔,相貌凶恶,据说这是魁星点状元。
娘娘庙:原名“碧霞元君”庙,人们俗称为娘娘庙。该庙是沂水商人集资修建的,原址在阳东街与阳西街南头会合处的高台上(今三角花园南部),有前殿后殿,东配殿和道士宿舍等。内塑碧霞元君像和送子娘娘像。年正月十五日,沂水同盟会员周瑞麟、高筱山、郑瑞麟、杨宝林等,率第二公学师生将娘娘庙神像砸毁,清除后作为第二公学师生宿舍。年正月,周瑞麟被捕,第二公学解散后,刘南宅捐款重修。庙前殿供奉“三元大帝”,即“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道君”;后殿为碧霞元君和送子娘娘像,东偏殿为关羽神像。北伐后二次砸毁神像,作为县政府建设科驻地。
祭坛四处:清代道光年间,沂水城内有祭祀用的祭坛四处。先农坛在城南门外万人坑以北,又名曰“北坛”(犹如北京的天坛),坛上有一面高1米,宽0.17米的石碑,上书后土神位。过去,县官每月初一、十五礼拜。还有位于城西北的祭祀土地神与五谷神的社稷坛;位于城南的祭祀风云雷雨、山川等自然众神的风云雷雨山川坛;位于城北专门用来祭祀本县那些无祀鬼魂的邑厉坛。至于各乡用来乡间无祀鬼魂的乡厉坛多达处[1],因为年代久远,这些乡厉坛大多已经无迹可寻了。
除此之外,历代封建统治者尊孔儒、崇神道,城内外曾设有文昌祠书院、老子宫、玉皇阁、风神庙、魁星楼、南会馆(关帝庙)、东会馆、火神庙、龙王庙、八蜡庙等。近代由于兵燹匪患,以上古迹几乎湮没。尽管沂水县域的古建筑由于自然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存留至今的只是凤毛麟角,但通过对相关古代建筑史料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沂水县域曾经拥有丰厚的建筑文化遗存。对这些历史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将有助于我们还原沂水县域古代建筑成就的真实样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把握沂水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
(作者为临沂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1]沂水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沂水县清志汇编[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年版,第页。
作者/来源:大话沂蒙市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