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孔庙 >> 孔庙新闻 >> 得孟子明人民资讯

得孟子明人民资讯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653.html

齐鲁大地,人文荟萃,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随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定步伐,圣贤孔孟故乡日益成为人们敬仰向往之圣地。

出于对圣贤的敬仰,数年间,我曾两次拜谒过孔府、孔庙,但与亚圣孟子故里却擦肩而过。

不久前,热衷传统文化的谢卫华同学,专程前往山东邹城拜访孟子故里,回来后,抱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我详谈心得体会,闲谈间也使我内心颇感几分遗憾。

不曾想,今年4月,赶上往山东学习的机会,终于如我所愿,拜访了孟府、孟庙,深感释怀。

孟府孟庙座落在山东邹城城南,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叫邹国。距离孔府孔庙的曲阜只有20多公里。后人常说“邹鲁”,就是指两位圣人的家乡邹城和曲阜。

在孟府参观,看到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题写的一副对联,引起我浓厚兴趣。上联“天地之道得仲尼常行”,下联“孔子之道得孟子常明”。

我查了一下资料,这副著名的对联,出自明朝万历巡按山东监察御史钟化民之手。其原文是:“既生天地不可无仲尼,既生仲尼不可无夫子;天地之道得仲尼常行,仲尼之道得夫子常明……”这昭告刻成碑文,立于孟庙启圣殿院甬道东侧。

邵华泽对下联做了修改,直接点明了孔子与孟子的传承关系。孔子仁道,因为孟子的坚挺得以弘扬。孟子提出的仁政、民贵、性善的哲学思想,使儒家文化更接地气,更具人间烟火味。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读孟子知天下,明世事。

孟府、孟庙与孔府、孔庙相比,面积要小得多,但布局结构却有点相似。毕竟孔子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而孟子是亚圣,不可相比。

浏览孟府书展,我翻阅着各种版本的《孟子》及有关评价的书籍,欣然买了一本《孟子》。虽然家中书房有几个版本的《孟子》,但随身带一本阅读,尤其是在孟子故里阅读,感受是不一样的。谢卫华就有这种读书习惯。他每到一处名人故居、历史名胜古迹,都随身带着书籍,到现场阅读。他前年到贵州龙场,带着王阳明《传习录》。这次他来孟子故里,也带了《孟子》前往,在拜谒孟子墓时大声朗读孟子文。他说,这是冥会古今,与古人进行精神对话。

我很欣赏这种阅读行为,这是与古人、圣贤在精神上的一种沟通,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感应,也就是常说的与古人神交。为什么古人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就是强调将理性与感性有机交融,从而获得认识上的升华。孟子说的知人论世,就含有深刻的学问之道。

人的观念就是这么的神奇,当你置身于一个历史名人、尤其是你非常崇拜的历史名人的故里或故居前,在那种独特的氛围气场中,你就会感觉这位历史名人就在你的面前,它似乎穿透了漫长的历史邃道,赶来与你会面,从此在你的脑海里会时常浮现这个如朋友般的身影。此时此刻,真有种见书如见人的感觉,其思想智慧会觉得倍感亲切,启人心扉。这也是我每到一地喜欢拜访名人故居的原因。

孟庙紧挨着孟府。孟庙是历代拜谒孟子的地方。

孟庙的主体建筑为亚圣殿。我沿着台阶,一步一步走上亚圣殿,仰望亚圣殿,巍峨而庄严,内心油然生出一股肃穆崇敬之情。亚圣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复顶,殿内重梁起架,顶部中间设藻井,藻井之下悬清雍正皇帝手书“守先待后”横匾,迎门两侧明柱镌“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对联,联、匾均为清乾隆皇帝手书。殿内正中神龛内供奉孟子塑像,神色庄重安详,被尊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

参观孟庙时,我脑海竟联想到年到陕西宝鸡拜谒周公庙的情境。西周之初,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民本理念,成为孔子儒家思想的源头。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其強烈的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在今日社会,仍富有厚重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

孟子的仁政思想一般人觉得不可企及。但孟子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家,他更是一个洞察人心世道的哲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提醒苍生要注重义利之辩,凭良心做人。注重存养人生浩然正气。古往今来,许多学者从《孟子》中汲取无限的精神养料,无限赞叹!

北宋理学家程颐评语:“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意思是说,孔子好比天地,有浩然正气;颜回就像和煦的春风,吉祥的云彩;孟子如同泰山中岩岩的气象,大气磅礴。故曰“泰山气象门”。

唐朝韩愈更感叹:“孟子功不在禹下!”康有为更是推祟:“举中国百亿万群书莫如孟子矣!”

民国林语堂大师在《需说才志气欲》中说:“现代青年人,应该多读《孟子》,常读《孟子》;年年再读《孟子》一遍。孟子一身都是英俊之气,于青年人之立志淬励工夫,是一种补剂。孟子专言养志与养气,志一则气动,气一则动志,是积极的。”

读《孟子》确实令人感到一种浩然正气扑面而来。如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一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气概,曾为多少仁人志士所景仰,哺育出多少中华民族的英雄豪杰。

孟子气韵风骨,巍巍泰山也。

孟庙里还祭祀着一个伟大的人物,她就是孟子的母亲。可惜该殿正在维修不开放。孟子成为万世景仰的圣贤,得益于孟母的培养教诲。

当年他的母亲为培养他成才,为了选择理想的教育环境,开始把家从墓旁搬走,又把家搬出了闹市,最后把家迁到学宫的旁边。让孟子在学宫的朗朗读书声中受到熏陶,留下千古传颂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环境对人所产生的影响。

“断机喻学”的故事也流传甚广。说的是,在上学期间,孟子思家心切,私自离校回家探母,正在织布的孟母刀断机杼,激励孟子发愤苦读,孟母也由此被誉为“母教一人”。殿内还有“母教一人”碑刻,有“断机喻学”处碑,可惜不能入内观瞻,只能向孟母殿投去崇敬的目光。

孟府孟庙里古柏苍然挺拨,似乎得了孟子的浩然之气。我抚摸着古柏身上岁月留下的沧桑,听到小鸟在树上声声啁啾。突然一群小鸟从树上飞向辽阔的天空。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文化的星空在头顶展开,无限广阔。

在古代,特别是从春秋战国到宋的一千多年中,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激荡,迸发出耀眼火花,把中华历史文化的星空装点得星光灿烂。儒家思想几经波折,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正宗,成为中华文化星空最亮的那一颗星辰。孔孟思想,沿续两千多年,至今仍发挥巨大作用,仍然具有时代意义。

走出孟庙的大门,回眸棂星门牌楼是那么庄严肃穆。不禁频频向棂星门投去注目礼,怀着对亚圣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依依惜别……

本文来源:湛江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