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孔庙祭器简介

孔庙祭器简介

乾州蕞娃

年3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衢州》,这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衢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收集整理的。我是年11月在西大附近的旧书摊上淘来的。

这本书共分为前言、概述、衢州古城、孔氏南宗、历史名人、名胜古迹、文化风貌、馆藏文物和后记这几部分。在阅读孔氏南宗《家庙鼎革》这部分的时候,我看到文章对于孔庙祭器的记述很是详实,但是很多都是后人所不了解的,觉得有必要专门撰文与大家说说。

这里所引用的祭器是清光绪末,南宗15世翰林院五经博士、孔子第73世孙孔庆仪依式增置后的祭器,计有:铜爵52件,锡铏10件,锡勺5件,锡簠22件、锡簋22件、锡笾44件、锡豆88件、锡尊10件、锡登10件、锡壶3件、竹篚3件、木俎3架、铜炉10件,锡烛擎11对,锡瓶1对,木帛盝10件,祝文版1座;乐器计有:舞干并金龙首雉尾龠24副、琴4张、瑟2张、凤萧2排、萧4枝、笙4欑、笛4枝、篪2枝、埙2只、大楹鼓1面、柷1座、搏拊2面、敔1座、干2面、节2支、编钟16口、编磬16悬、红绫麾幡1件。

相信,很多人在看完这段文字之后,会觉得其中的生僻字较多,不便阅读,下来蕞娃简单为大家梳理如下。1-17为祭器。18以后为乐器。

1、爵。古代一种酒器。用于温酒和饮酒。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常见的形制为深腹,前面有倾酒用的流,后面有尾,旁有把手,口上有两柱,下面有三个尖的高足。也有其他形体的。

2、铏(xíng):古代盛羹的鼎,圆口、身长、有盖、上宽下窄、如杯,两耳三足,有盖,常用于祭祀。与豆、簋等放在一起,常用于文庙祭祀。

3、勺: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从盛酒器中舀酒的器具,时为青铜制,形如有曲柄的小斗,后经长期发展演化为当今人们广泛使用的各类勺子。其用途主要用来盛舀汤、饭等液体类食物、流食。

4、簠(fǔ):祭祀时盛放稻粱的器皿,方口。现收藏于都江堰文庙。

5、簋(guǐ):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6、笾(biān):指古代祭祀宴飨礼器的一种。似豆而盘平浅、沿直、矮圈足。笾从豆分化而来,有竹编,又有木制、陶制和铜制的多种。用于盛果脯之类的食品。竹豆。古代多用竹编成的食器,形状如豆,祭祀宴飨时用来盛果实、干肉。

7、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

8、尊:古代盛酒礼器,用于祭祀或宴享宾客之礼,后泛指盛酒器皿。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9、登:专门盛太羹的器具。又称“镫”,古代陶制之故多写作“甄”,是盛放熟食的器具,也指祭祀盛肉食的礼器。

10、壶: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11、篚(fěi):竹器,如箧。后多用青铜制做。长方形带盖容器,表面带有纹饰或铭文,多以青铜制成,属于礼器的一种,与鼎、簋、豆、簠、笾、鼎、铏、盨、罍、爵等配套使用。古代贵族或君王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以盛放丝帛,因此也称帛篚。如今社会已不常见,在文庙祭孔大典,祭天等大型典礼上还会用到。

12、俎(zǔ):古代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切割或陈列牲畜之用具。图中的俎为四条腿,前后腿下端加一横木,使俎腿不直接着地,由横木承接,这是后世家具“托泥”的始祖。

13、铜炉:焚香之器具,是中国古代铜器一个独特的品种。铜炉最初的定义就是“盛火器”。

14、烛擎:应该是烛台一类的东西。

15、瓶:盛酒或供陈设用器。多为口小腹大的器皿,通常用来盛液体。

16、盝(lù):古代小型妆具。常多重套装,顶盖与盝体相连,呈方形,盖顶四周下斜,多用作藏香器或盛放玺、印、珠宝。

17、祝文版:指祭祀时粘贴祝文的方版。

18、龠(yuè),中国古代管乐器,像编管之形,形状像笛。古龠发源于吹火管,至少在近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完形的多音孔乐器。据史载黄帝命伶伦作律,伶伦截竹首制为黄钟之宫,也称黄钟之龠。

19、琴:发明于伏羲时代,为五弦之琴,或云为神农所作。《古史考》:伏羲作琴、瑟。《纲鉴易知录》: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帝王世纪》:神农始作五弦之琴,以具宫商角徵羽音。历九代至文王,复增其二弦,曰少宫、少商。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也能欣赏其乐声。而琴字从今,强调当面演奏,是指其演奏的隆重性、郑重性而言,它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现代西方人欣赏古典音乐时不能随便离开座位,也是此理。这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20、瑟: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21、凤箫:排箫。比竹为之,参差如凤翼,故名。

22、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汉族吹奏乐器,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23、笙(shēng):传统簧管乐器,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用于吹奏。它由笙簧、笙笛、笙斗三个部分组成,由笙簧振动引起笙笛内的空气振动而发音。乐队中经常使用的是二十一簧和二十四簧高音笙。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为旋律加上纯四度或纯五度和音。在现代国乐团,笙可以担当旋律或伴奏的作用。

24、笛: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吹奏乐器,横吹木管乐器。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笛。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民族吹管乐的代表,被称作“民乐之王”。

25、篪(chí):篪是我国古代一种管乐器,也就是所谓的竹埙,是一种低音吹奏乐器。据《周礼·郑玄注》:篪,如管,六孔;东晋郭璞注《尔雅》: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记载篪为6孔(包括上出孔)、底端封闭的一种横吹竹管乐器。从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小两件横吹竹管乐器来看,均与文献所述篪的特征相似,而与笛有异。篪,浑厚、文雅而庄重,是我国古代雅乐主要乐器之一。

26、埙(xūn):开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产生了。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27、楹鼓:古乐器。形制为用木柱从鼓中穿过,使之竖立,柱下有四足。又称建鼓。约始于商代。夏代称“足鼓”,商代称“楹鼓”,周代称“悬鼓”。

28、柷(zhù):中国古代打击乐器,柷属古代八音乐器分类法的木之属。方形,以木棒击奏,用于宫廷雅乐,表示乐曲开始。是中国汉代乐器,相传是夏启所作,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传世清代柷,通高约50、每边长65厘米。

29、搏拊(bófǔ):鼓面径19.5cm框长48cm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旧藏,用于宫廷中和韶乐。演奏时,紃悬于项,用两手拍击,建鼓一击,搏拊以两击应节。

30、敔(yǔ):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在乐队中使用。形如伏虎,以竹条刮奏,用于历代宫廷雅乐,表示乐曲的终结。

31、编钟: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夏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这套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由6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8根圆柱承托,构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含可以拆装的构件)达个。短架(左)长、高、长架(中、右)长、高厘米编钟是古代打击乐器,也是象征拥有者权位的礼器。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32、编磬:中国古代打击乐器,在木架上悬挂一组(十六面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石制或玉制的磬,用小木槌敲打奏乐。多用于宫廷雅乐或盛大祭典。它的音色,除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十二正律外,又加四个半音。清宫所藏玉编磬,是清乾隆时制。

以上只是个人爱好使然,非非专业考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