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女性的地位和风貌,用学术理论来解释,

白癜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http://m.39.net/pf/a_4579589.html

引言

西夏女性的地位和风貌,用学术理论来解释,应该怎么理解?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自夏州割据政权开始,党项在此与汉族及其他北方少数民族频繁交往和相互学习,文化素养大幅提升,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建国后的西夏是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政权,党项民族居于主导地位,境内汉族数量也颇多。

统治者对中原文化的学习借鉴和融会贯通,使西夏社会文化风俗具有多民族、多阶层的时代特点,西夏女性在民族交融的背景下也展现出特殊的精神风貌。

西夏女性生存社会背景

西夏本名大夏国,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强大的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它出于我国古代羌族的一支后裔——党项羌。党项人原来散居在今四川省松潘以西,青海省积石以东,南北数千里广阔的山谷间。

当时的党项作为游牧民族,经济依赖于畜牧业和狩猎业,“兴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土无五谷,俗尚武,无法令赋税”的生活。

当时,党项人处于无阶级社会阶段,部落是党项最高的社会组织,平常各为生业,要打仗和祭天时才聚会。这时的党项人文化较为封闭落后,生产方式单一而脆弱。

唐贞观以后,由于吐蕃人不断侵扰,党项族经历了大规模的内迁,终于在今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定居下来,在五州之地繁衍生息。在党项人的历史中,内迁是影响民族发展进程的非常重大的事件。

党项人内徙定居地地区,秦汉时就已经有汉族人民在此居住并开发农业文明,是农业开发较早、耕作传统悠久的成熟农业区,这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封建文明都给党项人以深刻的影响。

随着内迁后党项族与当地各族人民,尤其与汉族人民的相处交融,汉族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给党项人带来极大影响,党项羌族人民逐渐吸取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部分党项人民开始定居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引起党项社会的巨大变革。

北宋王朝建立后,夏州党项李氏藩镇势力日益强大,为了避免宋朝的威胁,与宋朝交好。但随着党项社会进程的发展,党项族日益壮大,与宋朝的矛盾日趋显现。

天授礼法延祚元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升首都兴州为兴庆府,追封祖宗,修建宫殿,仿宋制设立官制,设立文武两班官员;仿照汉字形体创制西夏文;设立“蕃字院”和“汉字院”,培养人才。这时,西夏作为一个独立政权开始频繁接触中原文化。此后,西夏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儒学最受推崇。

西夏几代君王均尊崇儒学,提倡汉文化。例如,毅宗李谅祚结束了其母没藏氏专权的局面后,引用汉族士人景询等任职,废行蕃礼,改从汉仪,兴儒学,提倡中原文化与技术。崇宗李乾顺更是爱好汉族文化,定汉学为“国学”,在国内传授汉学,培养官员。

仁宗李仁孝尊崇儒学,文化程度较高的汉族大臣得到重用。李仁孝大修孔庙,并尊奉孔子为文宣帝,设立学校推广教育,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一系列政策措施使西夏境内儒家文化的发展逐渐繁荣。

西夏政府重用汉族儒士,设立学校,实施科举选拔人才,多措并举,促进了儒家文化在西夏的传播,也为西夏培养了大批文化程度高、精通儒家文化的人才。

西夏各民族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对西夏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亦产生了深远影响。受统治者尊儒政策的影响,西夏的家庭对子女的文化教育也偏向儒家文化。西夏学校并不承担女性的文化教育,因此女性接触到的文化教育主要来自于其家庭。

在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的双重影响下,西夏开始注重妇道和进行妇道教育。在西夏中后期,儒家文化中的妇道常常被用来要求和评价西夏妇女。

总而言之,西夏统治者崇尚儒学,并且拥有很深的儒学修养,统治者的引导加之推行儒学的政策,使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发生变化,即崇尚儒家文化思潮。儒家文化的推广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夏文化的内涵,从而影响女性婚姻观念以及社会对于女性的评价等等。

西夏女性精神风貌

女性精神风貌概念复杂、意义广泛,包括在气质面貌、文化信仰、能力性格等多方面的表现。针对女性精神风貌的研究往往通过对外表和内在的双向分析展开,外表通常指为风采容貌、面貌特征、服饰发饰等,而内在通常表现为个人修养,精神文化,人格素质等。

内在与外在的两个层面辩证分析,才能真实反映西夏女性的精神风貌。以下针对西夏女性精神风貌的分析主要围绕服饰特征、精神风貌、社会贡献展开。

西夏女性服饰风格

西夏的服饰经历了从“衣皮毛”到“衣锦绮”的过程。西夏建国前,党项人游牧而居,居住地区寒风侵肌,其服饰一直保持着“衣毛帽皮”的特征。但在党项人建国后,西夏与中原王朝交流频繁,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农耕经济,开始穿戴麻、棉织物的服装,西夏服饰风格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

壁画文献中所见的西夏女性形象可以体现,西夏女性服饰即与汉族十分相近,又和周边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服装具有共同性。这就说明西夏境内,党项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频繁,且存在互相借鉴学习的情况,致使西夏女性服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元特征。

西夏妇女追求美观的装束,而头饰则更受重视。西夏贵族妇女的首服主要为冠。元昊的妻子野利氏喜戴“金起云冠”,并以此为自己独特的冠饰,别人不许戴。

西夏法典明确规定:“次等司承旨、中等司正以上嫡妻子、女、媳等冠戴,此外不允冠戴。”可见,西夏妇女是不能随便戴冠的,只有那些高级官员的夫人、女儿、儿媳才可以戴冠,呈现出西夏服饰等级制度森严,不可越界。

西夏妇女发式流行梳高髻,在高髻上着花饰或珠钗,这种装扮方式也是受唐宋妇女发饰影响所致。唐代妇女的发髻风格独特,高髻最为流行,样式多种多样,“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唐人元微之夸张表达了唐代妇女发髻高度惊人。

宋代妇女发髻袭唐、五代之风,流行高髻。受此影响,梳高髻在西夏女性发式中成为一时潮流。在一些节日活动中,西夏女性在头部佩戴象征节日活动的饰品,西夏诗歌《打春》“彩杖竟携官徒手,金幡成带俗纶巾”就是节日盛况的真实写照。

“金幡”亦称春幡、彩幡、彩胜,是用彩绢、纸或金银箔剪成的小幡或燕、蝶等状,是唐宋时期妇女在立春日的装饰物,戴于头上表示迎春。西夏女性在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也流行中原妇女的“金幡”饰品。

西夏女性精神性格

西夏人的精神风貌与社会风俗特点突出,通常表现为尚武重义和勇敢坚毅的豪放性格。在党项族的传统中,党项人一向以民俗勇悍,崇尚武力而著称于世。

因人口限制,西夏建立政权后实行全民皆兵的军事制度,国家配备有精锐的骑兵队伍和步兵队伍,西夏士兵善于在战斗中相互配合,战斗力很强。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西夏女性也深受其影响,具有勇敢善战的特殊性格,尚武精神也很突出,甚至参与国家军事活动。

西夏因人口局限,向来“全民皆兵”,女性不仅尚武、喜复仇,甚至政府规定女性可以参军入伍,这些特殊的女兵被称为“麻魁”,或称“寨妇”,这类女性通常勇敢善战,身体强壮,为政权巩固、国家安定做出了贡献。

最具代表的例子即西夏毅宗皇帝之母没藏氏和崇宗皇帝的母亲梁氏,两位贵族女性在战场上作为统帅将军,能指挥数万大军,也可披坚执锐、冲锋陷阵。西夏女性尚武喜斗,能征善战的特殊性格,与她们所处的历史地理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西夏周边政权林立,尤其与宋朝多发战争,但西夏境内人口远远低于宋朝,只能采取全民皆兵、兼用女兵的政策。

西夏女性社会贡献

西夏女性的贡献可以区分为对家庭内部贡献及对社会贡献。西夏文《碎金》记载:“门下妇人知,外情夫君官”,西夏谚语记载:“帐内清洁族女胜,国族皎洁善男工”。文献记载表明,西夏素来有此观念,在家庭角色的分工中,家庭整洁是女性的分内事务,国家政事是男子的责任范畴,认为女性担当着维护家庭内部事务的勤劳角色。

在这个方面,西夏女性与中原女性相似,女性作为妻子、作为人母,往往更多地承担家务劳动,对家庭做出贡献。西夏女性表现出爱参政的特点。

西夏国共有十帝,其中有四个帝王时期是太后掌权,分别是西夏毅宗时期掌权的没藏氏,惠宗秉常时期的掌权的梁太后、崇宗时期掌权干政的小梁氏太后,以及夏桓宗李纯佑时期干政的罗太后。以上四位西夏干政女性皆是在皇帝年幼的背景下走上政治舞台,掌握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有防止国家内部动乱的积极意义。

结语

总的来说,西夏女性信仰佛教且十分虔诚,常常举办及参与各种佛事活动,例如没藏氏和大小梁氏及罗氏四位女性。没藏氏、大小梁氏、罗氏作为西夏社会统治阶级,所发起或参与的宗教活动众多,翻译佛典、印发佛经、修建寺庙、举办法事等,推动佛教在西夏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