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古时被称南蛮之地,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少,教育事业比较落后。言外之意,正是因为受儒家思想影响少,所以受中原王朝的控制也相对较弱。雷州有记载与文教相关事件最早可见于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以后,雷州的学院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
在儒家思想不断传入的背景下,宋元时期雷州半岛兴起了建设文庙(学宫、孔庙)之风,文庙是一座城市的“标配”,当时的每个州、县都建有自己的文庙,在传播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作为当地教育行政机构办公所用。雷州最具代表的文庙是官办儒家学校,比如雷州府学和海康学宫。
海康学宫位于今天的雷城一小内,始建于元朝至顺三年(年),原先是封建时代海康士子习文演武之场所。虽然海康学宫创建时间比邻县学宫要短,但由于它是州府所在地,又加上历代都有增建修葺,其规模更为宏大,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并逐渐发展成为雷州半岛各县学宫之首。
据说,最初海康学宫建筑体制由棂星门、泮池、戟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两庑、大成殿、明伦堂、训导署、教谕署、崇圣洞等部分构成。其规模宏伟,布局严谨,殿堂主次分明,秩序井然,是根据中国古建筑沿中轴线布置的特点步步升高,颇具明清宫殿建筑特色。但由于时代变迁,加上后来的人为破坏,至今只剩下大成殿和天祭台。
县学宫前面及左右侧原各竖有一石碑,镌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字样,表达出人们对孔子的尊崇以及对知识的尊重。县学宫前原有牌坊式棂星门已被毁,石额保存在雷州市博物馆,棂星即古代所谓的“文星”,也称“文曲星”,相传孔子就是文星下凡。沿着石阶踏上祭台,透出历史的厚重,这祭台并不简单,其栏杆上雕刻着古朴深刻的龙凤狮象和鲤游龙门的石雕图案,可知这是学宫祭祀孔子时奏乐的地方。
海康县圣宫图祭台与大成殿抱成一体,肃穆庄严,神圣宏伟。所谓大成者,意为孟子对孔子“集大成者”的评价。上层屋脊有双龙戏珠彩塑、下层屋脊则有“双凤朝阳”彩塑,其屋檐下挂有“海康学宫”四个大字,此为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森林所题。古香古色的建筑显现着它的历史,走廊的雕刻更是惟妙惟肖,东面走廊尽头的墙壁嵌有岭南三大清官之一的陈瑸撰并书的“重修海康县儒学碑”,可窥见陈瑸对家乡教育的重视,对培养人才的殷切期望。
走入殿内,最为醒目的是殿正中的孔子像。孔子像连底座一起有3米多高,金身,佩剑,从着装就显出大儒风范。其头顶悬挂“万世师表”的御笔题匾。两旁有一副对联:不颓鲁壁,尊师崇圣哲;常设杏坛,重教毓英才。此联为时任雷州市委书记陈华江所题,著名书法家沈定庵所书,这也为大居殿增添了些许人文气息。大殿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但整体建设依然气势恢宏,彰显出学宫的气派,为校园增添不少古色古香的氛围。
棂星从雷州古籍中得知,海康学宫大成殿的后面为明伦堂,其右为祭器库,左为书籍库。后明伦堂又改成供奉孔子五代祖先的崇圣祠。如今,这些建筑已经荡然无存,若干年后,后人在这里建起了雷城一小的教学楼。时光太过匆匆,转眼已是物是人非。
历史上的海康学宫曾培养过那么多优秀学子,为雷州的文教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自有科举制以来,雷州一共出了进士二十一人,举人一百七十多人,科第绵绵,因而号为“南州之冠冕”。《康熙雷州府志》有过总结过:雷州人知向学,人才盛于宋而振作于明。特别是自府学创立以后,雷州人才辈出。在南宋时期,杨原兴、杨直侠首开雷州高中进士第的记录。整个南宋出了五名进士,被后人概括为“三杨开泰,三姓并陈”。
元代雷州进士缺传,不过乡贡记录有七人。明代,雷州科举人才最为鼎盛,共有进士八人,举人六十多人。明洪武年间科举较为兴盛,后由于徭人造反、倭寇猖獗,以致儒生无力读书,讲席久废,学宫茂草。雷州文教的第二次兴盛发生在嘉靖万历年间。不过万历之后又衰败下来,直到康熙十一年郡守吴盛藻“振刷文风”后才逐渐好转,科举也渐复兴。
雷阳书院“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诗人这首《登科后》的七绝诗说的是士子过去失意落拓的处境,及现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表达出突然今朝跃入新天地时的思绪沸腾和极度愉快的心情。可是“十年寒窗苦”的孤独和潦倒不是谁都能承受,而且不是谁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撑。
在过去,官办的府学、县学主要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官方拨款和府学、县学中田园的收入。学校的田园怎么来?一般是官府捐银置地和有地位的乡绅支持。这些田园的收入,或用作学生月会课费,或用于接济贫困学生,或作为资助县学生参加科举考试的盘缠。时人估算“适千里者,聚粮于三月”。雷州士子赴京往返万里,至少需要筹备六个月以上,如此之高的费用,让许多读书人踌躇不前,抱憾终身。雷州官府集众人之力,买田置地,设贡士庄,以庄田收入养士,解决了雷州部分士子求学的困难。
封建时期,除了官办教育,雷州的私办教育也很发达。当时的私立学校主要有私塾和义学等。民国以前,私塾成为雷州主要教育形式,遍布在各城乡。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是中国古代社会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主要分为“团馆”、“东馆”、“门馆”三种。一般贫穷家的学童只能就读“团馆”,富家子弟入“东馆”,家学深厚的,则在自家设立“门馆”亲自教育子弟。后来这些被民国政府和新中国相继取缔,私塾也正式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雷州一中新校区到现在,发展文教事业更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变成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比如今日之雷州,有雷州一中、湛江实验等一批优秀学校,它们是雷州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有一批活跃的民办教育学校。虽然曾经遍布雷州城乡的私塾已经消失,但其留下“培才育智,振兴教育”的基因从未丢失。现在很多宗祠自发成立的“培才理事会”,通过奖励优秀学子,鼓励后来学子积极上向的方式,逐渐形成宗祠“家家都出大学生”的教育氛围。教育是家族兴旺发达的基础,而鼓励读书的氛围也促进了雷州文教事业的发展。
入此宫墙,学则希贤希圣;出斯门第,仕则为国为民。这是海康学宫原挂的一幅对联。我觉得,如果今日有必要,可以重刻此联,以激励广大学子求学上进。而且海康学宫现深处雷城一小之内,不仅鲜为人知,更为参观带来极大不便,如果有关部门能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甚好。
我们知道,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人,人的成长在教育。教育的兴盛,决定人的素质,人的素质又影响经济的发展。故,雷州振兴之根本在文教、在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