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孔子是一条“丧家狗”,这不是对孔子的污蔑和谩骂,而是真实的写照,也是孔子的自称。从55岁至68岁,孔子带着一群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不被各国重用。他经历风雨,忍饥挨饿,厄运连连,多次险些丧命。他凄凄惶惶,流离失所,恰似一条无家可归的丧家之犬。直到人生的暮年,白发苍苍的孔子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乡曲阜。最后的五年时光,他专心教授弟子,整理文化典籍。
“丧家狗”的故事就出自孔子周游列国时期。《史记孔子世家》详细记载了这一典故,原文如下: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很坦诚,也很可爱。听到郑人说自己像一条“丧家之狗”,孔子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地笑着说:“是这样啊!是这样啊!”明代创制《圣迹图》,介绍孔子一生的主要事迹,其中就有“丧家狗”的故事。曲阜孔庙圣迹殿,也陈列着这个典故的图画,上面的题词就是引用《史记》原文。北大教授李零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丧家狗》,这是一本解读孔子和《论语》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