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坚固如初完美依旧,说北京是它建造的

「本文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节选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八百年前烧贡砖

有皇上那会儿,专供宫里用的各种器物被称为贡品,吃喝玩乐无所不包。其中一项就是皇家建筑用的材料——贡砖。

这种古老的手工烧造技艺从明朝永乐初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末,跨越年,年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可是临清的特产,当年还是临清的荣耀。

临清贡砖

当时北京的故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钟鼓楼、文庙、国子监及各城门楼和各王府建筑上的临清贡砖处处可见。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皇家陵园建筑中所用的寿工砖,也由临清烧造。

此外,南京中华门城墙、山东曲阜孔庙、德州张秋镇荆门等处也相继发现临清贡砖。建筑需要的砖有各种形制规格,所以有副砖、券砖、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方砖、脊吻砖、刻花砖等等种类,一般一块在25公斤上下,重的可达三四十公斤。

临清砖除了供京城的建筑工程外,地方上也有用的。《临清县志》有这样的记载:自明初至清中叶,境内之城墙、仓库、庙观及一切伟大建筑,都用临清贡砖。

临清舍利宝塔建于明万历年间,用的就是贡砖,直到今天依然完美如初。临清古街巷,一些民居的砖墙上也嵌有印记清晰的临清砖。这些贡砖至今坚固。别的地方不论,单说北京,说她是临清砖建造的也不算夸张。

临清舍利宝塔

当年,临清官窑大都分布在运河两岸,窑窑相连,窑工众多,火热繁盛的场景倍受瞩目。著名的窑厂有城东二十里铺、城南白塔窑、东北张家窑等五六处。

清代有文人写诗描绘烧砖情形:“秋槐月落银河晓,清渊土里飞枯草。劫灰属尽林泉空,官窑万垛青烟袅。”

既然是贡品,自然得有官员监督制造:明代砖窑烧造贡砖,朝廷在临清设工部营缮shàn分司督造。开始是侍郎级、后来是主事级任职。

朝廷倒也不白拿,明嘉靖四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年以后,改为以银代役的政策,手工业者的劳役制度基本上被废除,临清砖窑也就由官办改为官督民办。这种由政府指定窑户承办的办法一直施行到清末砖窑停烧。

临清砖窑现状

砖款从国库中拨给窑户,官家检验合格之后,再运到目的地。贡砖由路过临清去往京城的船只无偿顺带运输,不但没有运费,途中如果有损坏丢失,还要赔偿甚至治罪。

根据砖块印记内容分析,制砖人员有窑户、作zuō头和匠人三类,这是明代中期以后和整个清代砖块印记所共同表现出来的。此外,每处窑上还必须有协助烧砖和运砖的工人。

据测算,每处窑应该有工人不下70名,按92处窑计算,临清从事制砖业的人口当在6人左右。其中“工人”是被窑场雇佣的从事杂项事务的劳动者:“匠人”是被窑场雇佣的、直接从事造砖的劳动者;“作头”是窑场作业的参加者和直接组织者、指挥者;“窑户”是窑场管理者,拥有招雇和解雇工人的权力,是政府的雇佣者,是政府“开窑招商”的响应者。

临清砖窑

乾隆十四年《临清州志》记载:“砖价每块给工价银二分七厘;如挑出哑声的,每块工价银一分七厘;不太合格的每块工价银一厘七毫。”到了清末,每块成品砖改为铜钱两吊,其他酌减。

由此可知,窑场是国家的,政府依据砖块的质量和数量付钱给“窑户”,窑户再依不同标准分给作头、匠人和工人。窑户自然得钱最多。

为了保证营建工程需要,明清两代政府还常常预付定银。贡砖用银,那都是专款。砖料价银向各地征收,再由官员拿到临清发放,那时倒也没有打白条一说。

贡砖的烧制工艺十分复杂,一块砖的制成要经历18道工序,包括选土、碎土、澄泥、熟泥、醒泥、制坯pī、晾坯、验坯、装窑、焙bèi烧、洇yīn窑、出窑等。

就说选土吧,一般是就地取材,但贡砖不是逐层水平取土,而是垂直地把“莲花土”铲下,这里面有沙土、红土、黏土,如果只用沙土,烧出来的砖不能成形;只用红土,烧出来的砖就会开裂,因此必须混合在一起作为烧砖用土,目的就是把黏性不同,含酸、含碱互不相同的土混合在一起,为后面加工时酸碱中和奠定基础。

还有过筛子碎土。就是把筛过的土泡到水池里,不断加水过滤,使土质更加纯净、细腻。通过人或牲畜的反复踩踏,使泥完全软烂熟化,减少气孔。再经过制坯、晾坯、验坯、装窑等等,就该烧窑了。

烧窑是整个烧砖工作的关键,是烧窑把式十几年来经验与智慧的累积。装窑完成后,封住窑顶,用柴火、豆秸jiē或麦秸进行焙烧,有句俗语现在仍在临清流传,叫“打官司是秀才,烧砖是豆秸”,意思就是秀才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民间打官司都去找秀才;用豆秸烧出来的砖成色好,因此烧砖都用豆秸。

将砖坯铺满窑室之后,在窑下面盘灶点火,点火之前有一个简单的仪式,也就是放鞭炮,向窑神烧香上供,在窑工看来,砖窑相当于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掌握火候很重要,给太上老君上供,是求他保佑烧出一窑好砖。

点火之后砖窑一直不能断人,要看着火候烧,烧到最后就要停火加水,用余热让水变成蒸汽,这样贡砖才能呈青色。

烧制贡砖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烧造工艺,临清砖便诞生了。

离开临清,大运河下一站流经的城市是山东聊城,这个历史文化名称百业兴隆,下一期,咱们专门聊吃鸡!

北京交通广播FM推出60集“千里舟行下江南”全景再现大运河文化

“水波潋滟,直向江南秀色;舳舻千里,彰显通漕天下”。“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扶持作品、北京交通广播特别策划的60集音视频立体式专题节目《千里舟行下江南》在FM正式推出,同步登陆各大新媒体平台,带领大家从万里长城到西子湖畔,触摸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脉搏,感受千年古“运”,锦绣长“河”。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在世界三大运河中开凿年代最久,流域最广,全长多公里,“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即为当年漕运忙碌景象的真实写照。大运河是中华民族融合交流的灵魂和国家统一强盛的命脉,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年,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交通广播推出《千里舟行下江南》,致力于向大家传播运河文化包容、开放、开拓、进取和生生不息的内在精神,打造京味广播,重塑城市记忆,通过聚焦大运河的地理、历史、文化、民俗、人物、旅游,以及历史掌故、考古、故事传说等多个角度和节目互动、线下活动等多种传播形式,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篇文章做大、做实、做好,传播运河文化,凝聚城市精神,建设文化中心,传承中华文明。

关于大运河的历史记载,散落在多部史籍资料中,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北京交通广播创作团队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前期采访组历时16天,游历10座大运河沿线城市,后期加以提炼整理,将古今故事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形成稿件,由金话筒奖获得者郭炜演播、资深广播音响制作团队完成这一专题的后期制作。

本系列节目采用全媒体、多平台的传播模式,辅以视频纪录短片和3D音频选集,带大家全方位感受“大运河文化带”的悠远神韵。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每周一到周五12:30-13:00

锁定北京交通广播FM.9

大运河纪事——千里舟行下江南

《听天下》正在播出

戳图片,在听听FM收听

出品人:余俊生

总策划:边建、李秀磊

监制:蔡明可、唐琼、陈炳岩

项目统筹:延安、张丽

编辑制作:程涵

演播:郭炜

音频包装:梁和芝

新媒体包装:薛晓明

项目执行:张世强

部分图片来源:记者拍摄及网络图片

点个

和更多朋友一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