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博回眸国保一甲子之孔庙和国子监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广播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联合推出了十集特别节目“首批国保一甲子”,通过镜头记录和挖掘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文化价值。让我们跟随节目一起,共同回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过的六十年。

首批国保一甲子之孔庙和国子监

没有话筒的皇帝讲课,如何千人一起听?什么门,进进出出要心怀敬意?孔庙的门面竟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作品?什么样的树能鉴别官员贪廉?……“首批国保一甲子”第六站,我们一起走进孔庙和国子监。

00:28

皇帝给考生的祝福

年二月初九,雍正皇帝为了敦促北京的各个政府部门尽职尽责,特意亲笔题写匾额以资鼓励。一共写了二十一块,其中给皇家法庭宗人府写的是“敦崇孝悌”,人事部门吏部是“公正持衡”,政府食堂光禄寺是“敬慎有节”,而国家大学国子监得到的匾额上写的是“文行忠信”这四个字。

文行忠信出自论语,原文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说的是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文,是好学;行,是文明举止;忠,是尽忠职守;信,是讲诚信守信用——和现在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类似。

皇帝讲话如何让千人听到

在年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有一个特别的国保,它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时隔27年分批入选的,它们就是位于雍和宫西边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众所周知,国子监是明清时期唯一的一座国立大学。清朝从康熙开始,每个皇帝都是这地方的客座教授,登基之后必须来这里先讲上一课。

只可惜,国子监里没有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大课堂,一旦到了皇帝讲课的时候,学生们只能在操场上站着听。在当时没有麦克风和扩音器的前提下,为了让所有人都听到,操场上的学生会将话一个一个往下传,直至传到最后一排。有时候皇帝下课二十分钟了,最后一句话还没传到后排学生的耳朵里。

来自西周的灵感

国子监的辟雍,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九年,但事实上“辟雍”这个名字,以及环水而建的创意,都是乾隆皇帝从别人那里偷来的。

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天子讲课”的规矩,当时的大课堂,就叫“辟雍”,又叫“璧雍”。

从清朝康熙开始,每个皇帝都想效仿西周,在国子监建立辟雍,但因为国子监没水,辟雍泮水无法实现。无奈之下,康熙、雍正皇帝只能在校长办公室——彝伦堂讲课。

直到乾隆皇帝走上工作岗位,他坚信人定胜天,于是派人在国子监四个角上凿了四口井,从地下把水抽到国子监广场中间,通过水兽吐水,这才形成了“辟雍泮水”的奇观。

门面为何半途而废

孔庙的先师门梁上部分色彩明暗不一,是彩绘工作半途而废,还是修缮人员故意为之?

其实,先师门的彩画蕴含着国子监孔庙修缮的一个全新理念,在游客看来略有色彩差异的彩绘,分别反映了清朝、民国以及现代三个时期的修缮痕迹。小小方寸之间,几笔描画就能够了解孔庙几百年来的生命历程,可谓是以小见大,心思巧妙。

执着的见证

孔庙里的十三经石刻,一共块,由重要的十三部儒教经典组成。所谓《十三经》,指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就包括我们常听说的《诗经》《论语》《左传》等,一共十三部、六十三万字,相当于现在大学生的必修课课本。

既然是课本,印在纸上不就行了,何必要刻成石碑呢?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诗人蒋衡一生临摹碑帖多种,却发现十三部儒家经典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字体也是五花八门,于是蒋蘅决定当一回“人体打印机”,用同一种字体抄写《十三经》。年,53岁的蒋蘅正式闭关落笔写书,这一抄就是十二年。

资料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