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全国开学日。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以及国学热回潮,许多学校重拾起尊孔拜孔的旧俗。主要表现在,开学当天老师率领学生面对孔子画像或塑像,举行“入泮”仪式。当然是经过改造的、简短的、以鞠躬为主的仪式。
▲年,深圳一所学校,老师开学日拜孔子。
仪式感是日常生活的一束光。最爱君认为,拜孔子仪式对于构建尊师重教风气,以及个体内心敬畏知识,都有作用,值得提倡。
问题来了,孔子生前死后并未留下画像、塑像,关于他的形貌记载也很含糊缥缈,那么,我们今天拜的孔子像到底是不是标准像呢?
1
数百年前,康熙拜孔子的时候,就有这个困惑了。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东巡泰山,然后到曲阜致祭孔子。据当时陪同皇帝的孔尚任讲述,康熙祭孔完毕,走出大成殿,来到圣迹殿,逐一观看殿内所藏的各种孔子像石刻,看完了问:“何像最真?”
这个问题难不倒第67代衍圣公孔毓圻。他以一定确定以及肯定的口吻回答康熙:孔子行教小影“颜子从行像”最真。
他还补充道,这是晋代顾恺之根据孔子学生子贡的画重摹的。
康熙信了,特意拂去灰尘,仔细凝视。
▲康熙当年拂拭凝视的孔子像类似这一幅。当然,上图只是现代仿刻品。
孔毓圻的补充说明其实大有问题。北宋时期孔庙保存的孔子像,原来都是刻在木板上,平时散放在各个庑室里,祭祀时才摆放出来。但由于木板极易损坏,后来就把其中几幅摹刻到石上加以保存。康熙看到的孔子像石刻,撑死也只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扯到顾恺之甚至子贡,就有点拉大旗作虎皮了。
▲传为子贡雕刻的孔子夫妇像,其实是宋人作品。
给孔毓圻个胆子,他也不敢欺骗康熙。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就是这么认为的。他说“颜子从行像”中的孔子最逼真,当然不是真的肖似,而是里面的孔子从服饰到神态都与他心中那位已经被重新塑造过的孔子“标准像”吻合而已。
真实的孔子形貌,从来就没有一个人画得出来。
2
中国人为逝者绘制画像用于拜祭,是很晚期的事。孔子生活的时代,显然没有这种风俗。他不可能有画像或塑像留存。
但后人绘制或塑造孔子像,总得有个参照标准。评判孔子像“像不像”,也得有个参照标准。这个标准,最早只能去文献里找。
孔子说过,“形状,末也”。意思是,一个人的外貌长相,都是细枝末节,根本不重要。他自己都不是外貌协会,别人要描述他的样子,又能够精准到哪里去呢。
文献里的孔子形貌,要么粗枝大叶,要么神乎其神。依靠这些文字给孔子画像/塑像,离逼真肯定还有很远的距离。
《庄子》中提到孔子的形貌,十个字:“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即上身长下身短,有些驼背,耳朵像贴在后面。这副尊荣确实不咋滴。
《史记》说孔子身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按照周朝的尺寸计算,孔子就是春秋时期的姚明,身高达2.1米左右。身材这么高大,为人又谦恭,他只能保持躬身,驼背也不奇怪了。
司马迁还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就是头顶凹陷,中间低四周高。这个长相同样让人不敢恭维。
《孔子家语》则说孔子“河目隆颡”,意指孔子眼睛上下眶平正而长,额头高而突起。后世一些孔子画像/塑像,偏爱拿这象征睿智的额头做文章。
▲南宋马远所绘孔子像突出了额头。(左为全图,右为局部放大图)
关于孔子形貌,比较靠谱而且相对具象的,就在上面屈指可数的文字里了。至于郑人说孔子“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问题是鬼知道尧、皋陶、子产长什么样子,这么意识流的类比,恐怕只有毕加索能画得出来吧?
更多的文献是在神化孔子长相,说他具有“四十九表”(即指孔子的体态相貌有四十九种特征),那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了。
总之,我们大致可以知道的孔子,是一个身材高大、上身长、胳膊长、额头高、大眼隆颊的人。长得丑,但神态谦恭。
3
好在中国的绘画都是写意的天下,一大批画家根据这些简短含糊的描述,已有足够的勇气去创作孔子像。
早在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即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年),就以孔子所居为庙。但当时只是以其生前衣冠、车、书置于“三间庙屋”以为奉祀。没有画像,更没有塑像。
现代考古出土的东汉墓葬画像石中,经常有“孔子见老子”的刻画题材。这是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孔子形象了。然而,看过这些画像石的学者,内心是崩溃的。作为专家,他们竟然经常分不清画中哪个是孔子,哪个是老子,哪个是他们的弟子。
可以想象,这些画像石的孔子多么写意,到了随意的地步。
▲谁能讲讲这块画像石里的孔子长啥样?
除开这些神一样存在的汉代画像石,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时代比较可信的孔子画像,大多出自宋代以后。由于吴道子名气太大,很多孔子画像都伪托是他的作品,其实它们顶多是宋元人的摹品,拉个名人撑腰,有利于画像的流传而已。
金、元两代都曾大毁孔庙,导致元朝后来改变策略,重提尊儒,要给孔子重新塑像,却发现找不到参照。工匠没办法,竟然照着朝廷大臣的样子雕塑起来,反正当权者认可即可。
这时的孔子像穿的是“胡服”(左衽),容貌又“取样朝臣”,总之一副夷狄的容貌。这让儒生们情何以堪,肯定连孔子他老人家的棺材板也快按不住了。
元代的姚燧在评论当时庙学中的孔子塑像时说,“郡异县殊,不一其状,短长丰瘠,老少美恶,惟其工之巧拙是随。”简直是“一个孔子,各自雕塑”,怎么雕都行。
孔子像的混乱,显然不利于儒学的传播。
在此背景下,民间形成“孔子七陋”说,并用于指导孔子画像/塑像的创作。所谓“孔子七陋”,指孔子鼻露孔、眼露白、口露齿、头圩顶、耳重肩、手过膝以及身材不匀称等体貌特征。这些特征正是根据《史记》、《庄子》等文献中关于孔子体貌记载的演绎。有学者认为,这代表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孔子容貌探询和复原过程中的无奈与妥协心理,既要统一孔子的体貌特征,又不能任意美化,因为早期文献已有孔子“异相”的记载。
于是,眼露白、口露齿、拱手站立、慈祥恭俭而身形高大的老者形象渐成定式,成为孔子“标准像”。反过来也成为民众判断孔子像“像不像”的主要标准。一个被认为“像”的孔子像,总要有一两个“异相”能够得到突出体现,否则凭什么辨认他就是孔子。
▲宋人摹画的孔子为鲁司寇像,眼露白、口露齿、耳重肩。
▲明朝人画的孔子燕居像,可爱的小龅牙4
说回我们今天拜的孔子画像/塑像,其参照的标准像则大多是托称“唐吴道子笔”的“孔子行教像”。原因前面说了,吴道子名气大,吃得开。
这一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孔子行教像”母本/渊源大抵就是孔毓圻当年说画得最像孔子的“颜子从行像”,也称孔子“小影”、““孔行颜随像”,或称“先圣小像”,所表现的均为孔子和其弟子颜回的形象。唯一区别是,“孔子行教像”单独把孔子抠出来。
通行的“孔子行教像”有两个版本。一个拓自浙江衢州孔庙“先圣遗像”碑,相传为南宋年间所摹刻,另一个出自曲阜孔庙启圣殿“先师孔子行教像”。
其中,后一个版本的图像样式成为后来最为流行的孔子造像样式。当下市面上的“孔子行教像”几乎都以此为范本。
那么,这两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吗?小的区别不说,大的区别主要有三:
一、情态不同。曲阜孔庙版孔子面带笑容,给人亲切感;衢州孔庙版神情肃穆,有“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之”的特点。
二、双手摆放式样不同。曲阜孔庙版是右手背与左手心相合,右手在内,手心朝胸,左手在外,手背朝前;衢州孔庙版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心相合。
三、佩剑朝向不同。曲阜孔庙版剑柄朝前,衢州孔庙版剑柄朝后。
▲你们感受一下两个版本的区别。根据这几个区别,就能轻松判断我们见到的孔子画像/塑像出自哪个原版。据最爱君所见,大部分都是本自曲阜孔庙版,塑像亦不例外。
▲江西这家现代私塾内,学生拜的孔子像当然,有些学校或国学培训机构不稀罕吴道子的名号,它们采用的是“七陋”特征更明显的孔子像。
▲湘潭这家国学机构拜的是“孔子燕居像”,题图却是“先师孔子行教像”,显然搞错了。就这样,还能教国学?
这么说吧,孔子画像/塑像的表现是一个建构、重构与解构的过程。历史上,不管有多少人试图画出/造出孔子的本来形貌,或者声称某某孔子像最为接近真实的孔子,均难掩孔子真实形貌无存的事实。
但随着流行的孔子像越来越标准化,人们对孔子的形象记忆和认同感也越来越深刻,从而才不会拘泥于孔子的形貌而专注于视觉表象背后的儒学传统。
▲广州番禺一所学校在孔子像前举行拜师礼。
就此看来,只要我们拜的孔子像不是来路不明,而是有历史版本可追溯,就都是孔子“标准像”,都是“真孔子”。
参考文献:
黄进兴:《圣贤与圣徒》,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
邢千里:《中国历代孔子图像演变研究》,山东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年
袁珂:《孔子与神话及民间传说塑造的孔子形象》,载《文学遗产》年第1期
孔德平:《图溯孔子圣迹》,载《中华文化画报》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