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荀子需要进孔庙吗
最近网上对教材的西方化很火!知网的垄断被约谈!人民大学退出国际排名!
这个是什么信号?中华文化复兴?中国梦觉醒?
这样的话儒家孔子应该抬高,儒家大师荀子是异类,孔庙里面没有荀子位置?
历史再次重演,荀子要不要进孔庙呢?西方社会称荀子是中国的亚里士多德,是世界社会学的鼻祖!荀子要不要进孔庙推广华夏传统文化?
请您对荀子和传统文化讨论留言!谢谢支持鼓励!
附:
郭齐勇、刘学智等十位教授:《荀子入祀孔庙呼吁》
年11月4-5日,多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学者、社会贤达齐聚济南,共同出席“荀子思想与治国理政”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自宋代以来,荀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没有得到与其贡献相匹配肯定,也没有受到应有的礼敬,而最显著的例证莫过于作为先秦儒学原创时期三大家之一的荀子,自明代嘉靖九年以来在孔庙祀典系统中竟然没有一席之地。
荀子,作为先秦时代最后一代大儒,他在批判地继承儒、墨、道、法、名等家的基础上,超越子思、孟子诸儒,接续五经,直追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义礼乐之统,提倡隆礼重法,既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又是两汉以下中国经学文化、礼法并治文化的开启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至为重要的地位。两汉到唐中叶期间,荀子与孟子的地位大体相当,难分伯仲。“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荀卿、孟轲,怀亚圣之才,著一家之法,继明圣人之业”;“孟轲宾舍,荀卿宰邑,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等等,这些说法代表汉唐学人的普遍看法。唐代韩愈虽然尊孟,但并没有抑荀,北宋大儒孙复依然认为,“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韩愈之道也。”正是这种背景下,荀子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即西元年)得以入祀孔庙,封兰陵伯。
然而,宋明理学兴盛以后,荀子不断受到理学家们的批判与贬抑。先是攻击“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继之以李斯事秦之故,受到株连,终因批判子思、孟子学说而饱受诟诋。明嘉靖九年(西元年)荀子被罢祀孔庙。
荀子罢祀孔庙后,为荀子鸣不平、争公道,让荀子重新入祀的声音并未停止。清人严可均愤然写下《荀子当从祀议》,明确指出:荀子从祀,实万世之公议。章太炎认为自孔子而后,二百余年,堪称“后圣”,只荀子一人而已。不过,进入20世纪,批孔讨儒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孔子由至圣先师沦为保守、落后、封建的象征,孔庙已是满目疮夷,许多孔讪的大成殿以及两庑已是残垣断壁,甚至挪为他用了,孔庙且将不保,荀子入祀孔庙当然也被搁置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以及中华文化的强势归来,作为儒家精神空间的孔庙已焕然一新,荀子入祀孔庙再度受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