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最大的古建筑群一半寺庙一半学堂是历代

海宁盐官镇,是良渚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汉代就开始晒盐制盐,因此得名盐官。在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里,坐落着这样一个古建筑群:它历史悠久,是历代王朝的地方官办学校;它历经沧桑,由隋朝至今经历了多达50余次的新修扩建,它就是中华文化圣地——孔庙学宫。

海宁盐官的孔庙,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在北宋元丰年间,海宁学宫设于县治,也就是现在的盐官镇。时至南宋绍兴五年,县令刁廱把老氏宫拆掉,重新选址,把县学重建于东南故址,在前前后后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里经历重建、重修、扩建多达50次。

孔庙学宫总占地面积有一万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海宁最大的古建筑群。今天我们所见的海宁孔庙学宫就是在原址基础上重建的,整个学宫可以分为前导、左学、右庙三大部分。海宁孔庙学宫的前导部分是由照壁、泮池、魁星阁等组成。走过“思泮桥”思绪万千,在古代,成为秀才以后,就是走过这座桥去参拜孔子。“寒窗苦读,今朝学子试身手;锐意勤工,来日青松作栋梁”。

左学部分则包括儒学门、仪门、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等。其中明伦堂是用来读书、讲学、弘道、研究的地方,“明伦”二字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意为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标准,明伦思想是中华文化圈家族教育的重要内容。

右庙是祭祀孔子的殿堂,则由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等组成。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大成”取自《孟子》中的“孔子之谓集大成”,目的是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大成殿内孔子坐像立于正中,两侧分坐着祔祀“四配”颜渊、曾参、子思、孟轲四圣。在大成殿两侧的回廊里,还有孔子名下七十二贤人的画像和简介。

海宁孔庙学宫不但秉承传统孔庙的建筑风格,还融入了海宁当地的民俗区域文化和人文精神,使传统美学与地方文化完美结合,不仅传递了对孔子、儒学的尊崇之意,也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教育作用。

我们知道孔庙又称文庙,是专门祭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相关儒家代表人物的国家礼制性祠庙建筑。而“学宫”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校。据史料记载,“学宫”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是周天子设立的大学,与后世常用的“辟雍”意义相同,都是指专门教授国子和贵族子弟的场所。随着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推崇,孔庙的建制规格也越来越高,建筑面积也越来越大。

在孔庙建制后,“学宫”的意思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开始泛指历代王朝的地方官办学校,尤其指明清时期府州县衙的地方官办学校。由此,学宫以孔庙为信仰中心,孔庙以学宫为存在条件,二者合而为一,便成了一个特殊类型的建筑群——庙学建筑。据史料记载,这种特殊的建筑结构的平面布局分为左庙右学、左学右庙、前庙后学和中庙旁学四种。海宁孔庙学宫则是沿袭宋代左学右庙的规制,分为前导、左学、右庙等三大部分,是历代王朝的地方官办学校,在当时拥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