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享国三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宋代文化的繁荣众所周知,且宋代的文化慢慢南移也是趋势。江西这个地方在唐代还几乎默默无闻,但是到了宋代就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的文化大省,更是名人辈出。宋代江西考中进士的人数跃居全国第一,同样的,宋代的江西历史名人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唐宋八大家江西占三家,就是宋朝江西人才爆发的有力佐证。
本文宋代江西因名人辈出,本文仅罗列十大最知名人物,与你一起了解风光无限的大宋江西。
图/滕王阁宋代江西十大历史名人第一个当属王安石。王安石(年12月18日-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人,出生于临川军之新淦县(今江西新干县),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熙宁三年(年)担任宰相,力顶压力,协助宋神宗实行变法,本以为能够改变积贫积弱现象,没想到变法失败。王安石郁郁而终,北宋风气由此大变,甚至有人将北宋灭亡的原因归结到变法上面。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代表作有:散文《伤仲永》,《桂枝香·金陵怀古》——“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
图/王安石第二个是欧阳修。欧阳修(年8月1日-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醉翁亭记》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脍炙人口。庆历年间协助范仲淹实行变法,熙宁年间转而保守。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的诗词,在变革文风的同时,进行了革新。他重视韩愈诗歌的特点,并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他的词扩大了抒情功能,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如《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浪淘沙》——“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在农学、书法、谱学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在书法方面,欧阳修的书法成就也很突出,只是他的文名太盛,书名为之所掩,故不在大家之流。
图/欧阳修第三个是曾巩。曾巩(年9月30日—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出身儒家,孝顺父母,为政廉洁。是北宋时期新文学运动的骨干,作品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文风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曾巩还十分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
图/曾巩以上三个是唐宋八大家中属于江西的历史名人,相比于王安石和欧阳修而言,曾巩的贡献集中于文学方面。
第四个是能诗善词的晏殊。晏殊(年—年2月27日),字同叔,江西抚州临川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宰相。他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境高远,引人深思。“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感慨时光、物是人非、珍惜当下。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
图/晏殊第五个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婺源县)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一生勤奋好学,关心国事民情,曾立志报效朝廷,献身国家民族。然而南宋王朝政治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不断争权夺利,使他在仕途上一再遭受挫折,不能得志,终于绝意于官场,潜心学术,致力于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在哲学思想上,他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朱程学派、又称闽学、考亭学派。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的诗歌胜在于把景与哲理融合在一起,细腻而理性。如《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
图/朱熹第六个是苏轼的得意门生,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黄庭坚(年8月9日—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明代祝枝山评价黄庭坚:双井(黄庭坚)之学,大抵韵胜,文章、诗学、书画皆然。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黄庭坚论书、鉴画、评诗均以韵字为先,他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在书法方面独树一格,行书草书闻名于世,宋代书法四大家的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中便有其一。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长枪大炮,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图/黄庭坚第七个是宋代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陆九渊(年3月26日—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官员,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还记得那个在鹅湖和朱子辩论的人吗?他对中国近代的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陆九渊第八个是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的杨万里。杨万里(年10月29日-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万绍兴二十四年(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他的一生主张抗金,一生爱国忧民。
作为爱国诗人,他的诗风除了高超豪迈外,又有易浅近,活泼诙谐,人称“诚斋体”,其代表性的诗主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图/杨万里第九个是精通音律多才多艺的姜夔。姜夔[kuí](年—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作品空灵含蓄。
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姜夔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词曲作家,他的词调音乐无论在艺术上及思想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并具有独创性。姜夔的词调音乐创作继承了古代民间音乐的传统,对词调音乐的格律、曲式结构及音阶的使用有新的突破,并且形成了独特风格。
姜夔对于音乐史的主要贡献就是留给后人一部有“旁谱”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包括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词乐曲调。其代表曲有《扬州慢》、《杏花天影》、《疏影》、《暗香》等,成为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的书法非常研究造诣很高,他的《续书谱》仿效孙过庭《书谱》而撰写,但并非《书谱》之续。全卷分总论、真书、用笔、草书、用笔、用墨、行书、临摹、方圆、向背、位置、疏密、风神、迟速、笔势、情性、血脉、书丹等十八则,所论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实自抒其心得之语。是南宋书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此片段让人印象深刻。
图/姜夔最后一个是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天祥(年6月6日-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正气歌》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正气歌》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扬子江》里“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浩然正气和雄伟大志。
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祐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
祥兴元年(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元军俘获后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图/文天祥宋代的江西人才辈出,在政治、文学、艺术、史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撑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半壁江山,留下了一系列值得骄傲的记录,号称”两宋文人半江西”!“宋代科学半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