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携手钱江晚报、扬子晚报和姑苏晚报,近日共同推出“长三角寻宋之旅”,邀约大众发现身边的宋代遗迹或旅游景点。长三角旅游,已经成为蕴含江南文化底蕴的大众文化消费产品。旅行,历来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行万里路总能不断产生各具特色、引人思考的案例。
图说:始建于北宋年间的上海龙华寺经过保护性修缮后重新开门迎客新民晚报记者孙中钦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对于作为学习与成长的旅行,有两个层面可以探讨。一个层面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通过人的身体在万里路上对人、事、景展开直接一手的体验,对于万卷书中蕴含的间接知识进行印证与修订。另一个层面就是“实践出真知”,即采用类似“壮游”(GrandTour)这一起源于文艺复兴、盛行于18世纪英国的旅行方式——青年人在导师或自我引导下,用长达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将旅行转化成为全方位、沉浸式的学习与成长体验。发展到今天,“壮游”已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成人仪式——踏入职场前进行的“间隔年”旅行。“GrandTour”中文翻译是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自传式诗歌《壮游》题目“壮游”一词——《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对壮游的解释是“怀抱壮志而远游”,进而也很本土化地将类似时间长、路程远、注重人文的旅行活动,从前述西方语境的青少年学习成长范式,扩展到“活到老,学到老,游到老”的人生常态,如杜甫青壮年时期长达八九年的吴、越、齐、赵之旅,清代袁枚晚年断续14年之久的天台、雁荡、黄山、岭南、东南等地之行。
在建筑与城市专业领域里,由于建筑、城市物理实体空间所独具的实地体验需求,“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句话,可以说是形象地揭示出实地旅行对于建筑、城市学习与研究的充分必要性。因此,实地旅行看建筑与城市,作为一种必须的基础学习方式,构建出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的成长与发展基石。如现代建筑教育的前身,19世纪巴黎美术学院(Beaux-Arts)就设有罗马大奖(PrixdeRome),赞助获奖学子在意大利亲历真迹,边游边学。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
今天的中国,人们在经历了“从无到有”大建设时代之后,逐渐进入到“从有到精”的存量时代。物质层面有了一定积累,工作、生活节奏逐渐放缓,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讲究格调,加上精神层面对文化自信、个体修养的追求,通过实地旅行了解我国历史、促进自我成长,已成为当今中国非常普遍的社会趋势和百姓生活常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寻宋江南”这一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天中国与宋朝的连接点,是一种“生活美学”,即所谓“审美的泛化,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生活化”。正如陈寅恪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两宋高度文明,兼备大俗与大雅,注重理想与现实,是中国“最具有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具有鲜明的“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倾向。这一系列特点,充分应和了越来越具有文化自信,越来越追求精致生活的百姓的内在诉求。而靖康之变后,宋朝偏安江南,“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人才与技术自北向南不断输入,短短十余年,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所以,很多历史遗迹,可以在江南之地集中寻访,而作为当今长三角一体化的包邮区,便捷的交通与服务设施,也会为这一探寻带来颇多便利。
“寻宋江南”的实地旅行,需要预先做些功课,奠定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基础。然后,去博物馆看展、听讲,到历史遗迹中全身心“念天地之悠悠”地穿越,在江南百姓日常的衣食住行中触碰“活着的宋迹”。从专业领域出发,建议首选参观一些寺庙、园林、古镇遗迹,如始建于南宋的嘉定孔庙,一些与宋代遗迹关系处理的新设计佳作也应去体验,如松江方塔园。另外,泛文化联想也是历史旅行必须的,它会有效帮助你打通零星细节。著名建筑学家汉宝德在“江南园林是在宋朝以后慢慢发展出来”这一结论基础上,用一种跨学科通感方式描述了他的细致感受:“到宋朝以后,很多诗词拼命描写小院子、梧桐,园子里头的叶子、花朵,眼睛老是低着头看,甚至也不向天上仰视,整个心所下的是内省的功夫。所以,江南的庭园是产生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之下。院落的围墙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分隔的元素。”
“寻宋江南”看上去似乎已经很聚焦,但有理由相信,一定还有更加丰富、深刻的旅行“穿越”方式,实现属于你自己的“历史壮游”。如可以进行“北宋、南宋之别”游;可以围绕“市井、雅集、山水、园林、茶事、书院”做各种专题游;也可以就江南宋代某个人物经历为线索游;可以结合你自己的专业问题,有针对性、侧重性地去游;可以从自身成长出发,凭借“个体化”视角,将历史与现实的城市、建筑作为人文环境进行“整体浸润游”……只有这样,那个宋,才能活到了你的血液之中,那个历史中国,才能活到你的日常生活之中。(范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