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人为你讲述孔子博物馆清华大学

公益中科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9月6日上午,曲阜孔子博物馆在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之际,正式开馆迎客。这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由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先生担纲建筑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烈副教授担任博物馆整体展陈设计。

孔子博物馆于年初开始动工兴建,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70多万件,主馆以仿汉式建筑为基调,馆内设施注重互动体验与感悟。今天,我们带你提前感受这座亲切、温暖且有故事的博物馆——

04:19

“七星辉映”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都,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四十年前,吴良镛先生对曲阜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提出了“十字花瓣”城市模式的设想。四十年后,一座基于儒家美学思想,将建筑与人、自然和谐共处、天然合一的孔子博物馆在曲阜新城的“十字花瓣”中央建成,与世界文化遗产“三孔”(孔庙、孔林、孔府)相呼应。

建筑景观全景

“景仰、对话、洗礼”

“希望观众在博物馆中得到什么?”这是张烈和团队在整体展陈设计之初的着手点。经过反复论证,“景仰、对话、洗礼”的六字展陈设计理念被确定下来。

孔子博物馆的展陈以“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永远的孔子”六大部分构成。上行空间展线,是展示孔子文化的主展线;下行空间展线,展示的是孔府家传文物及孔府历史,为副展线。整体的展陈以孔子文化为核心,以文物为基本载体,以高科技为手段,以服务大众为目标,突出互动体验与感悟。

序厅——大哉孔子

踏入体现博物馆整体气质的第一个展厅“序厅·大哉孔子”,星空穹顶、孔子和山的形象,通过声、光、影的多媒体方式呈现在乳白色的环幕书墙上;顶棚设计了可发光和多媒体星空两种视觉效果,通过多种艺术方式和高科技把序厅塑造成一个庄重、肃穆、纯净的空间。

“从艺术的角度,我们进行了一个转换,用很多亚克力的书模,并通过背后的光效配合,摆出了高山起伏中树立孔子像的造型,呈现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张烈解释道,“在这个空间,我们把人的视线往往上引,仰头去看孔子像的轮廓,实际上也给人一种景仰的感觉。”

序厅-亚克力书模

序厅外32米高的“圆筒书墙”也是设计的一大亮点。书墙从一楼直通向顶楼,阳光从顶楼的开放式穹顶直泻而下。张烈说,这面大规模的真实木质书墙,要克服书架本身和书籍的双重重量,在技术难度上是一大考验。而书架的厚重、文化的厚度,在进馆之初,便让人感受到来自深邃博大的中华文化之光的沐浴。

寓意孔子学识渊博的圆筒形书墙

孔子的一生:金属论语屏风

孔子圣迹图大型互动厅和孔子的智慧单元,较为集中体现了“对话”理念。“‘对话圣迹图’中,我们设计了孔子圣迹图数字化长卷,观众可通过和孔子对话,聆听孔子故事和智慧,并产生亲切感。”张烈说,“博物馆是一个真实的空间,有真实的物品和真实的存在感,在此基础上,我们去阐释和衍生出更多有意思的信息,尽量把真实和虚拟的表达结合在一起。”

孔子圣迹图大型互动厅

圣迹图(局部)

互动:夫子答问

互动:孔子语录

孔子与中华文明:村童上学

互动继续,以“君子之道”为主题的互动演绎空间,通过幻影剧场的呈现方式,让观众思考如何为人,以求达到教育和洗礼的目标;最后“永远的孔子”单元,以图书馆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学习和教育的功能,同时表达了知识的传播、向孔子和知识致敬的含义。

幻影剧场

体验区

永远的孔子展示厅

孔子博物馆的建成运行,让很多“藏在”档案馆中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通过声、光、电技术的应用,立体化、动态化地呈现各类文物。张烈和团队,希望为观众呈现立体的孔子和精彩的儒家文化故事。

“一个好的博物馆,是一种跨界合作的成果,这非常重要。我们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校训,也给了我们很大的精神动力。”张烈介绍道,孔子博物馆中凝结了很多清华美院老师的参与和艺术创作。雕塑系李鹤的浮雕《轴心时代》、绘画系莫芷的绘画作品《在齐闻韶》、信息艺术设计系王之纲的多媒体艺术作品《大哉孔子》和雕塑系王洪亮的雕塑《孔子见老子》、浮雕《稷下学宫》等,都为博物馆增色。

雕塑:孔子见老子

设计者说

在张烈看来,孔子博物馆由吴良镛先生担纲建筑设计,恢弘大气而简洁,具有中国文化的特点。优秀的建筑设计和高大的空间,为展陈设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

和大部分博物馆所不同的是,孔子博物馆最重要的是展示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以及对当代人的启示,相对来说表达了一个偏抽象的观念。这为设计和实施增加了难度,但也增添了意义。为传达这种精神的力量,团队特别注重以故事来讲精神,以借物咏志的故事体验和隐喻的手法,让观众从景仰、对话到洗礼。

“我觉得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是亲切的、温暖的、有故事的,同时也应该是引人入胜的。就像戏剧舞台一样,它能够吸引观众来投入到展览空间,投入到我们的故事所营造的氛围中去。”

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张烈和团队不断提升自己、完善想法,将学术上的思考和最终的实践结合到一起,去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能够以不同的视角重新看待设计问题,我们的思路和视野可能会更加开阔。从设计的角度来讲,色彩、材质、空间造型和氛围营造等呈现协调的美的方式,对于一个博物馆来说是不够的。博物馆的重点还是要讲故事,所以我们和建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互动。此后,我们思考如何用观众喜爱的形式和话语,把一些专业术语、考古发现等转化为更易于理解的叙事体系。同时我们努力提升传播效率,形成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的展示设计。”

在策划和设计过程中,张烈始终希望孔子博物馆是与众不同的,不同于目前常见的博物馆的形态,为博物馆和展示行业带来更多的讨论和思考;希望孔子博物馆是吸引人的,不论年龄层次、知识背景,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都能够看到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些知识和事物;希望孔子博物馆最终能够呈现一种精神上的力量。“我们希望呈现孔子这位文化巨人智慧的高度和深度,努力赋予其应有的一种感受和面貌。”

视频/清华电视台

图片/受访人提供

编辑:李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