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
拜师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隆重而有特色的礼仪,
让人们懂得尊师、敬师的道理。
11月18日,
广东碧桂园学校国际初中八年级B组名学生
走进岭南最古老的德庆孔庙,
开展拜师礼研学活动,
感受儒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泱泱华夏,礼仪之邦,
尊师重教,千年传扬,
朝圣先师,师道永彰……
在赞礼官的引领中,
学子们按照古时传统举行入泮拜师仪式。
拜师礼的意义
古代学子步入学堂,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拜至圣先师孔子像,然后是拜老师。《礼记·内则》规定,孩童十岁时出门拜师求学,不论是进私塾,还是进学府,都要行拜师礼。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老师”。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来确认和保护。拜师的礼俗反映了对授业解惑之老师的尊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学生们学习拜师礼
学生们向学校老师行拜师礼
学生代表呈读拜师帖
学生代表敬上六礼束脩
师者向学生代表还礼
学习古人拜师之礼,流程看似复杂,实则代表着庄严的历史感和仪式感。虽然只是一次文化体验活动,但寓意深刻,目的是告诫同学们要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勤奋学习,早日成才。
拜师礼结束后,学生们分组开展文化研学,在千年孔庙里一起走读“古编钟课堂”、“六艺八德课堂”、“孔子圣迹课堂”、“宋元古建课堂”等研学点,学习感受我国传统古建文化、儒学文化。
与此同时,孔庙景区还专门为学生组织了“开笔习字”、“祭孔六佾舞”等特色研学课堂。
据悉,广东碧桂园学校此次专门派出学生到来德庆孔庙学习六佾舞蹈,回校后还将做汇报演出。
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拥有璀璨的传统文化,希望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学生们,通过该次德庆孔庙拜师礼研学活动,不仅要明白感恩、知礼、尊师、重教的道理,而且要将传统文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当一名好学生,将来学有所成,报效师恩。
德庆孔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文化研学景区之一。德庆孔庙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年),元代大德元年(公元年)重建扩建,是岭南地区现存最古老、文化底蕴最深厚的文庙。
德庆孔庙积极将儒家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大力开展弘扬国学、爱国主义教育、儒廉思想教育、学生研学等工作。
今年以来,德庆孔庙结合各地学校研学需求,以儒礼文化为切入点,对研学产品进行整合提升,推出“千年德庆学宫传承圣人智慧”研学主题活动,积极融合“儒礼体验+现场研学”,在开笔礼、拜师礼、冠笄礼等儒礼文化活动基础上,开设“古建筑”、“孔子圣迹”、“六艺八德”、“古编钟”、“六佾舞”等研学点课堂,编印《研学知识手册》,进一步增强研学产品的参与性,丰富研学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研学兴趣。
年,德庆孔庙被评为“肇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先后被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肇庆学院定为“德育教育基地”。
年,德庆孔庙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
多彩肇庆编辑部
图源均来自德庆学宫
来源综合:德庆学宫
广东碧桂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