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在历史上有多种称谓,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年),“立孔子庙于京师”,并将其命名为“先圣庙”。
隋开皇元年(年),孔子被隋文帝先后尊为“先师尼父”和“先圣”,孔庙被称为“先师庙”和“先圣庙”。唐开元二十七年(年),孔子被追封为文宣王,故孔庙亦称“文宣王庙”。宋大中祥符五年(年),孔子被加封为“至圣文宣王”,故称孔庙为“至圣庙”。宋代以后,多统称“文庙”,此后历代沿用。元代至大元年(年)孔子被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故称孔庙为“至圣文宣王庙”。明嘉靖九年(年),皇帝尊孔子为“至圣先师”,于是此后修建的孔庙均被称为“先师庙”。
孔子的弟子尊称孔子为“夫子”。“夫子”本是对各级军官的称呼,战国初期,人们重视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弟子们便尊称孔子为“夫子”。因此,孔庙亦称为“夫子庙”。曲阜孔庙是一座仿皇宫形制的纪念性建筑群,建筑布局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南北为中轴,东西沿中轴对称。孔庙南北长米,东西宽约米,整个建筑群包括五殿、一祠、一阁、一坛、两庑、两堂、十七座碑亭、五十三座门坊,共有建筑余间。曲阜孔庙享受了皇家庙制规格,南北纵深发展组成九进院落,第六进院落之后分东、中、西三路布局,平面呈长方形。第一进院落是棂星门至圣时门,第二进院落为圣时门至弘道门,第三进院落为弘道门至大中门,第四进院落为大中门至同文门,第五进院落为同文门至奎文阁。第六进院落为奎文阁至大成门,从大成门开始分东、中、西三路。西路为启圣门-启圣殿-圣王寝殿,东路为承圣门-崇圣祠-家庙,中路为大成门-大成殿-寝殿-圣迹殿。
其中,前三进是引导性庭院,由一些尺度较小的门坊组成,中间种植了成行的桧柏。第四进院落以后分布着大成殿、杏坛、寝殿等主要建筑,是孔庙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庙内还存有历代碑刻余通,古树名木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