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全网都在争论到底哪个是正确的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斯人”无疑
也有人说,从未学过“斯人”的版本
这是群体性的曼德拉效应?
还是平行世界的时空重叠?
元代朱熹集注《孟子》
甚至有人借着“斯/是”之争,口出狂言
比如,“学斯人的人都是学渣”云云
几千年来,上天降大任给了很多人
没想到最后,竟然栽在了“斯”字上
在《孟子》中,「斯」、「是」、「此」的确有着极其相似的作用,但被比较的一直不是「斯」和「是」。
「是」一共出现次:作引用4次,作“正确”意思的形容词9次,作代词次。
比如在孟子的四端说中: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第六章)
明初朱熹集注《孟子节文》
「斯」一共出现50次:作引用2次,作人名2次,作代词18次,作连词24次,作“斯须”1次。
比如孟子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中: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离娄上·第九章)
明初朱熹集注《孟子节文》
「此」一共出现次:作引用2次,作代词次。
比如孟子的五十步笑百步中: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梁惠王上·第三章)
明初朱熹集注《孟子节文》
「是」和「此」作代词时,都有较强的指代作用,反倒是「斯」看着更像是个连词,在句首或者句中的时候,其指示性较弱,指示意义虚化,起到的是连接作用。
在一份调查中,94%的人(7.6万人)选择了「斯人也」,只有5%的人(人)觉得是「是人也」,其实我个人觉得「斯」更优美一些,但从历代古籍来看,「是人也」应为正解。
「斯」或者「是」的争论,竟然在今年成为全民的讨论,我想孔子看不懂、老子看不懂,孟子更看不懂了。
不过,更好的一点是,作为一个被某些“文化人”当作精神鸡汤来源的重要典籍,终于再次被大众看到了。
孟子欣慰地笑了
《孟子》成书年有余,全书多字,含7篇14卷,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本,很多我们熟悉的熟语、故事,其实都是来自于这本书。
“五十步笑百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为富不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不如无书”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天时地利人和”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西方知识的引入的确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极高效率的解决方式,但也同时创造了一个急功近利的焦虑时代,翻一翻《孟子》可能会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
清高宗弘历撰并正书《孟子赞》
年,清华学子给梁启超、胡适写信说:“他们要出国,需要掌握一些国学,能不能请先生给他们开一个最低限度的书目”。
胡适率先写出了这篇著名的国学推荐文章——《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但其实要啃完其中的书本,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胡适在文章开头写了:“(这个书单)并不为国学有根柢的人设想,只为普通青年人想得一点系统的国学知识的人设想”。
他建议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最好先看白文,或用朱熹注本。
胡适纪念馆授权出版的《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而后梁启超也写了书目,只有25种,分为4部。
这四部是:
经部(四书五经);
史部(《史记》《战国策》《汉书》等);
子部(《老子》《庄子》《墨子》《荀子》等);
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等)。
梁思成先生的第二任妻子林洙(zhū])说过:“梁启超十分担心孩子们在清华接受了西方文化,而丢了国学。于是他每假期为子女讲学,先讲《国学源流》,后讲《孟子》、《墨子》、《前清一代学术》等。”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启超国学经典入门》
国学,在近些年某些人的“努力”下,逐渐变成敛财的工具,没有起到为人生指引、解惑的作用,反倒为这个本就焦虑的时代多增更多的无用之功。
国学,值得啃,值得自己悟。
国学难,难就难在这是古文,从排版、可阅读性、内容深度上,都远远让人知难而退。
国学难,难就难在经过宋元明清的八股文洗礼,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国学的面目变得死板、单一,甚至成了旧社会的代表。
其实,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读国学的道路上来,纠正对国学的偏见,历代大家都用着自己的努力教大家读国学。
网络上的某些对国学的认知
比如,早在南宋时期,朱熹认为《四书》应当按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来读。(朱熹本人是《四书》体系的建立者)
读《大学》就是读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大人”,为人生立住根本;再读《论语》,就是体悟圣人的儒家精髓;再读《孟子》,激发读者前行越过难关的精神。
最后读《中庸》,便是有了前三本的基础,才能研究最为深奥精微的《中庸》。
明万历《刻四书便蒙讲述》哈佛燕京图书馆藏
而对我们最实用的还是梁启超写的两本书《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比如对于《诗经》,读者最好能全部熟读成诵,比如对于《论语》,你要先了解孔子的所处的时代背景,所以你要先读《左传》和《国语》。
其他的就不繁举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购买这两本书去看看。
年豆瓣9.1分的纪录片《回望梁启超》
说回到如何读《孟子》,这时候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叫张定浩,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他写了一本书叫《孟子读法》,也讲了《孟子》的三种读法。
他说旧日家喻户晓、立身行事之《孟子》,百年未到,已沦为佶屈聱牙、高头讲章之《孟子》。
张定浩《孟子读法》
他说读《孟子》,分为文学的读法、历史的读法和哲学的读法。
有人建议,《孟子》共7篇,前五篇重在辩论,可以获得胜他人之力,第6、7篇则重在明理,可以为自己解惑,更重要。
其实非也,用文学的读法来读《孟子》,其说理论辩的文辞一气呵成,后世的唐宋八大家、桐城学派都反复浸淫其中,体会其高妙之处。
而《孟子》7篇,虽然很多都是在阐述哲理,但是书中的确蕴含了很多历史资料,比如井田制的最早记载,便是出自《孟子·滕文公上》,这是历史的读法。
我们通过对《孟子》的文、辞、志进行推理,结合上下文和其他作品进行验证,尽量接近作者的原意,从这个点出发,以古鉴今,实现真正的古今碰撞交流,为自己的人生解惑,这就是哲学的读法。
此为乾隆石经里的《孟子》现存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初读《孟子》,你会觉得孟子这就是一个杠精,凡事都要怼上一嘴;
再读《孟子》,你会觉得孟子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感觉能被皇帝处死几百遍;
再再读《孟子》,孟子的那种高度的理想主义会如冬雨一般,慷慨凛然地击打在你的脸上,再颓废的人,也会觉得精神百倍。
所以,《孟子》最适合在你最迷茫无助、处于人生低谷或者对风气不满、遭遇不公时去读。
《孟子》如冬雨般凛冽,读时令人清醒,《孟子》如春风和睦,读完让人满怀希望。
参考文献:
1.《〈孟子〉中的“是”“此”“斯”之研究》
2.《_汉唐〈孟子〉学研究》
3.《_以心善言性善——孟子人性论研究》
撰文:古一翻
审稿:初恋、大力
图片:除特殊备注图片之外,图片均来自摄图网、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