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读完了高中,准备去上大学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着那大城市的喧嚣。可是你知道吗,古代的大学,那都是在深山野外的。茂林修竹,高山流水。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它里面到有什么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的古院,那种极致的美。
01概说
说起中国古代的建筑,有一种类型叫书院建筑。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学校。它分为两类官办和民办两类。官办的叫学宫,民办的叫书院。
我们先说学宫,这就不能不提到儒学。它其实是和文庙在一起的。这是由于古人凡办学就必定祭拜先圣先师,也就是孔子。今天我们在各地看到的所有的文庙,或叫孔庙,基本上都是学校所在地。也就是官学,学宫。
文庙学宫一般按地区的等级来划分的。有州学、府学、县学之分。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各级的学校。
再说民办的书院,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学术型研究性的,高等级的,相当于今天的大学、研究院。还有一类是启蒙性的,低等级的,是县里或乡里的,小型的书院。
我们在这里,主要是说高等级的书院。在古代也是很多的。尤其是宋朝以来,中国的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在南方各省,比如江西、福建、湖南、江苏、浙江等。这都是以前不发达的地方,后来大量人员南迁,随着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文化也发展起来。这样书院也就多了起来。后来居上。
岳麓书院我们知道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它们分别是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河南的睢阳书院。其中,前面三个是公认的。而第四个睢阳书院,也就是应天书院。
睢阳书院还有一种说法是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可以说,这都是古代教育建筑的宝贵财富。不过,书院是不止这些的。还有相当多的散布于各地。
湖南衡阳石鼓书院在这些地方,培养出了很多的人才,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等等。
在这里,我们想和大家说说书院建筑。作为古代教育机构的场所,它跟我们今天的学校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当时的教育方式,教学的思想和整个的建筑是融为一体的。那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国古代的书院非常注重环境的营造,也注重于选址。
02选址
也有的学校在城市。但凡是高深的,研究学问的书院,都是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我们看岳麓书院,就选择在岳麓山下,风景名胜之地。
岳麓山而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则在庐山脚下。
庐山河南嵩阳书院则是在河南嵩山脚下。
嵩山可以看出,它们都选在环境优美的山林之中。这实际上讲究的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气氛。这类似于古代的佛教道教的修行,也符合于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到山林中去追求一片净土,体会天人合一的感觉,自得其乐,也就像是像是私人园林。你像我们常说名山大川僧多占,书院也是这样,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修身养性,研究学问。越是高等级的书院,越是选择深山老林中,远离城市的地方。
03营造
古代书院不仅注重地址的选择,而且还注意氛围的营造。
自然之美
中国古代讲性情的陶冶,在教育方面注重美育。体现在书院里,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环境的营造。下图就是岳麓山,爱晚亭。这里景色确实特别美,古树参天,秋来满山红叶。爱晚亭,它选自杜牧著名的诗《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岳麓山爱晚亭自古以来,佛教、道教都在这里选择落脚之地。所以这里佛道儒共存。山脚下是儒学书院,山腰上是佛教寺院,麓山寺。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进入到湖南,应该是晋朝泰始四年吧,就选择在岳麓山上。可以看出这里有多么优美的环境。
麓山寺后来,道教又在山顶上建了云麓宫。这样,一座山上儒佛道并存。我们可以理解,他们对人性的修炼有着共同的追求。
云麓宫在这里,我们还会想到那首《沁园春长沙》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句。可以想见,风景是多么美。
别具匠心
除了自然之美外,他们还有人工的经营,别具匠心。这里我们就会提到书院的八景。有风荷晚香、竹林冬翠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就会不自觉的受自然的感染,心旷神怡,为之陶醉。这就是书院美的教育。
风荷晚香这里不需要老师的灌输,没有人为的语言。但是那种教育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让我们的心灵受么触动。这里的老师和学生团坐在一起,学生可多可少,没有课堂的齐整,却是随心的讨论。还会有很多的时间里,老师带着学生在这里面,一边游逛,一边聊人生、社会和学问。让学生在其间得到全面的培养。
而这里的培养出来的人,都是赫赫有名。如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魏源,写出了《海国图志》;还有一批洋务运动的代表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近代第一个外交家郭嵩焘,清朝驻英法公使;近代维新派政治活动家谭嗣同;民国第一任总理“湖南神童”熊希龄;辛亥革命时期的黄兴、蔡锷等等,这一大批人都出自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这些人可以说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都出自于岳麓书院。这不能不说和书院的美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对人的陶冶,对人性的修炼,使人能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着崇高目标、远大志向的人,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的人,影响是无比深刻的。它是难以从书本中学到的。虽然它是无形的。
游山玩水,我们猛一看起来,那是浪费光阴。但是在这里,却真真的成了一件高尚的事情。对人心性的陶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记得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次讨论吗?他的弟子就说,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和他的学生孔子听后,非常有感慨,就说,我赞成这个观点。可以看出,书院对美的追求,是继承了孔子的观点的。经营这样好的环境,不简单是娱耳目而已。而是为了人,培养人的品德。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懂得了为什么书院选址在这里,又做了这样的经营。
当然,作为书院,不止这四个。
独峰书院,坐落在浙江省缙云县,是南宋理学家朱熹讲学的地方,院落三间三进,左右厢房,南北对称,卷洞圆门、小门相连。其间花园、天井、围廊浑然一体,院内有各种名花名木。
独峰书院再看湖南湘乡的东山书院,最早叫东山精舍,在三十年代的时候,还是在一片农田之中,有石桥横跨、便河清清,更有绿树红花、鸟声清脆,让人觉得百年书院是那样的古朴而不失清新,庄严而又见活泼,身处其中,离了那闹市喧嚣,心中惟存一片澄静空明。
东山书院下面是广州的玉岩书院。它是广州现存最早的古书院,始于南宋的萝坑精舍。玉喦书院东接萝峰寺,二者连为一体。幽静清雅。这里还有羊城八景之一“萝岗香雪”。为历代名人雅士览胜之地。
玉岩书院04最后的话
当我们静下心来的时候,我们就会灵感倍出;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就会文思泉涌;当我们远离闹市的时候,我们就会成果倍出。
我想到了青蒿素的研制者屠呦呦,他无博士学位、无留学背景,更没有太多的论文,但她耐得住科研的寂寞,矢志不渝;我还想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和自已的学生们九十年如一日,大部分时间是在农田里奔波,在实验室里钻研;我还想到了一直耕耘在深山、田间的当代的那些老师和作家,没有了那么多的喧嚣,却成就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当我们静下心来之时,耐得住寂寞之时,心里一片空灵之时,纵然荒山野岭,也能成就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