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衢州这一家子艺术家风绵延四代三十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http://www.xftobacco.com/

在浙江衢州江山,有十八曲巷祝氏一家人。自先辈祝维良以来,祖孙四代琴棋书画、诗文篆刻各擅胜场,尤其酷爱美术,以祝朋常、祝渭洋、祝鹏杭、祝鹏村、祝亚英、祝瑜英等祝氏六兄妹为核心,涌现出祝铮鸣、祝平凡、程犁、程沙等一批新生代学院派书画家和雕塑家,形成家族式艺术团体,成就了一段艺坛佳话。

“一家子展绮莲栽,二十年间两度开……”近日,衢州市文化馆《一家子》艺术档案展现场,73岁的衢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叶裕龙写下一首七言律诗。“二十年前,‘一家子’在市文化馆办展。我作为观展者,在现场接受了电视台采访。这个画面被‘一家子’保存下来,放进了家族档案里。没想到,今天我故地重游,再看‘一家子’新展。”

老照片忠实地记录着过往,令人感叹二十年岁月匆匆,而如今展览上人头攒动的情形,也与叶裕龙记忆中的年夏天重合,“当时也是那么多人来看展,一群一群地来,欣赏之余不由交口称赞,这一家子不简单!”

游于艺,书画一家三十人

祝氏“一家子”的第一代祝维良出身于书香门第,爱读书,擅画画。他的妻子毛鹤仙,聪明伶俐,端庄大方,夫妻鹣鲽情深。为追求艺术,祝维良曾订阅了大量的文艺书刊,购买了一大批世界名画和各种艺术图片,家中绘画用品一应齐全,屋内时常笔墨飘香。然而,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年,刚满37岁的毛鹤仙因病逝世,祝维良独自扛起养育6个孩子的重任。

“宽厚谨慎做人,勤奋踏实做事,学而不卷求新。”这是祝维良对孩子们的教诲,他无法给孩子们提供富裕的物质生活,但他言传身教,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美的种子。

从《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外名著,到《新观察》《旅行家》等时代前沿的新画册,祝维良的书箱一直是6个孩子眼中的“百宝箱”。老大祝朋常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临摹箱子里的《芥子园画谱》,画得像模像样。然而,生活充满变数,刚刚考上高中那年,祝朋常得了肺结核病,不得不休学在家。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他嘴里常常吐出鲜血。他的画作《煎药》上,就画着一张床,地上是一只小火炉,火炉上一只黑色的药罐,观者似乎能闻到药罐里冒出刺鼻的中药味,让人倍感压抑。可火炉上有一道红红的小火苗在燃烧,给整幅画面带来了一点温暖。这幅画创作于年,当时,祝朋常卧病在床,画画成为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后来,祝朋常时常感叹:“如果不是画画,我可能都不在人世间了。”

经过多年医治,祝朋常病情终于有些好转。他开了一间画店,给人画肖像画,赚几块钱贴补家用。画店很小,却是弟弟妹妹们的艺术大本营。一有空闲,祝氏兄弟姐妹就聚到这里画画。在大哥的带领和影响下,兄妹间经常切磋创作,提高书画技艺。

“家中贫病交加时,艺术就像生活中的一扇天窗,让我们感受阳光雨露。”年,二哥祝渭洋与妹妹祝瑜英一道下放江山峡口镇王村,他们一边务农,一边坚持艺术创作。祝渭洋的双脚踏遍附近的山山水水,他用画笔再现了那些朴实无华的美。这期间,《广渡村的小妞们》诞生于祝渭洋笔下——五个坐在石门槛上的农家小妞,不同的衣着、神态、举止,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和个性。大门底座的雕花石墩,大门口厚重的青石板,门前光溜的鹅卵石路面,让人看到隐约缓慢的古老文明和汹涌激烈的当代文明相交融的一幕,说不尽的留恋和矛盾。这幅画获得了年博雅油画大赛优秀奖,在美国、加拿大、香港展出之后,被博雅艺术公司收藏。

20世纪80年代,祝渭洋担任江山艺术雕刻厂厂长。江山艺术雕刻厂的成立,是为了让消失已久的浙江名砚——西砚重现昔日光彩。西砚制作技艺始于唐代,西砚石料产于江山市大陈山区幽谷深渊的山溪旁岩坑中,且常年被泉水所浸润,石品极佳。经过师傅一番打磨的江山西砚,以“研之无声、贮墨不涸、遇冷不凝、呵气成雾”等特点博得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

历经多个朝代传承发展,西砚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但民国时期因战乱,西砚生产一度中断。祝渭洋决心传承这一宝贵文化技艺,他在传统的制砚工艺中融入了东阳木雕技法,改浅雕为深雕,改平面雕为立体雕,同时将江郎山、廿八都等江山传统美学元素融入其中,做工精美,风格独特。后来,祝氏“一家子”中的三弟祝鹏杭接过了哥哥手上的担子,致力于西砚雕刻技艺的不断创新,西砚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年,西砚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祝鹏杭亲传弟子徐则文被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祝鹏杭毕业于浙江美院,是祝家第一位科班出身的画家、雕塑家。年,他连续创作了《卸妆》《老雕匠》《守望》作品。不少人称赞,这些画作意境浑然天成,细节鲜活生动,极具艺术感染力。在雕塑艺术上,祝鹏杭成名很早。20世纪80年代,衢州市政府重修南孔家庙,大成殿内4.5米高孔子塑像,就是祝鹏杭按照曲阜孔庙大成至圣先师标准,一手筹建的,庄严祥和,栩栩如生。如今,祝鹏杭创作的南孔家庙孔子像、烂柯山忠壮陵园徐徽言塑像、江山须女泉塑像等雕塑作品,与祝渭洋创作的仙霞关标志雕塑、程犁(祝瑜英之女)创作的清漾古村毛子水半身铜像等,已成为三衢大地一个主要的人文地标。

“对于我们这家人而言,艺术,如同饥饿之时的丰盛大餐,寒冬腊月里的暖被皮裘,苦闷寂寞时的良师益友。”祝家小妹祝瑜英能文善画,年应征撰写《浮石潭记》一举夺魁,并勒碑立于浮石潭畔的浮石亭。此碑由祝瑜英撰文、程逵鹏(祝瑜英夫婿)书丹,程之弟子刘天生镌刻。曾有名家点评,此碑有文、书、刻三绝,一时“珠联璧合书文配,满城争说‘夫妻碑’”。

时移岁迁,祝氏“一家子”在琴棋书画,诗文篆刻诸多领域,辛勤探索,各有所得。每年夏天,这一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在艺术上的长进收获。年,他们把聚会定在了衢州,举办《一家子》美术作品展,引起轰动。

当时,《衢州日报》发文:“平凡的这一家子人,没有大师,也从不以‘家’自居,他们的追求是一致的。”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是这家人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支撑着他们走过蔓草荒芜的岁月,直至繁花盛开。

依于仁,家风不辍代代传

“二十年后,我们办这个画展,是一种感恩。”在《一家子》艺术档案展开幕式上,祝家小妹、三衢古琴社原社长、衢州市政协原副主席祝瑜英女士说。

去年,祝氏“一家子”相聚时,商量出一本家庭成员的艺术作品集:《十八曲弄人家——记“一家子”艺术的传承和探索》(暂定名),主题就是感恩。“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改革开放大好时代,感恩家乡的父老乡亲的关心厚爱。”为此,“一家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