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春秋左氏传的春王正月

古代有“三正”之说

正月就是农历月。

“三正”就是3个月。

怎么会有三个月呢?

三正分别是:夏正、商正、周正。

我们知道中国最早的一个奴隶制王朝就是夏朝。

这种王朝一般都是自称奉天承命的。那么立法、制度等等,都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制定的。这就叫顺应天命。

所以夏代就制定了夏历,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农历。这种历法是通过观测自然规律来制定的,所以可以讲夏历是顺应天命的。

当商汤打败了夏桀,革除了夏王朝的天命,就得去改这些东西。这就叫革命。

所以商朝的历法就比夏朝提前一个月。以此类推,周比商提前一个月,秦比周提前一个月,直到汉武帝时期颁布了太初历这才算基本稳定。

什么是“王”?

先从字体上解释,我们先看甲骨文中的“王”,其形象就是一把大斧的斧头部分。

举个例子大家就懂了:

武王伐纣,攻破朝歌以后,纣王虽然自焚了,可是武王依然用斧头把他的头给砍下来。(还有一个就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一段公案,烛影斧声。其实在辽国正史里,只记载了一个字:篡。斧钺其实就是权力的象征,兄弟两个就是在抢这把斧头。)

必须要用象征权利的斧钺去革除殷商的天命,从而让权利交接变得顺理成章。

其实这就如同动物在宣示主权!

那么“王”最初的意思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是取得政权之后,该怎么办呢?还要用斧头去砍人吗?那么老百姓只能效仿汤武革命了。

用武力达到目的之后,就需要做出改变了。所以古人把“王”和“玉”联系起来了。从字形上看,这两个字是非常相似的。“玉”字的中间一横,位于上下两横的正中间,本义是用一根东西贯穿三块玉的形状。

也有人把三横称为天地人“三才”,这一竖就把天地人给贯通了。

那么“王”的意义就变得伟大了。

什么是“帝”?

“帝”的本义与古代人民的祭祀有关。在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帝”既指自然现象中的上帝,又指商朝的历代祖宗。那么甲骨文卜辞中的“帝”,就成了商朝祖先与上帝的结合体。商朝将自然崇拜的天帝和殷商历代祖宗结合在一起,作为祭祀的对象。

近代学者研究甲骨文卜辞发现:

殷商最高统治者称“王”或“我”,继承者称去世的祖先为“帝”,也就是说“生前称王,死后称帝”。

周朝先王为什么不称帝?

我们都知道“周有三母”。她们是:太姜、太妊、太姒。

《周易》中有一则记载,帝乙归妹。就是讲帝乙把妹妹嫁给了周文王。太姒就是周文王的夫人。

可是商王朝是子姓,那应该称为太子,怎么变成了太姒?

姒姓是夏朝后裔,姜姓是炎帝后裔,妊姓是黄帝的后裔。

再有就是周文王的大儿子姬伯邑考,史书上基本没有记载。周王朝是嫡长子继承制,怎么可能对嫡长子伯邑考,不去做详尽的记载呢?这个姬伯邑考的母亲又是谁呢?

(史书记载,汉景帝也不是长子,他上面还有五个哥哥,可惜全部都夭折了。这都是发生在汉文帝到达长安之后。再去看看汉景帝是怎么对待他的废太子刘荣的。政治斗争一直都很残酷,面对失败只有死亡。)

有人讲,周朝初期一直祭祀商朝的先祖,这是因为商周联姻,让周人有了商人的血统,所以周朝取代商朝的政权才具有了合法性!

那么直接记载武王的母亲是商朝的那位子姓夫人,不是更好吗?

还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周先王为什么不称帝?真的是周人谦虚吗?他们的祖先,为什么在上帝身边配享。(比如孔庙里面,主祭是孔子,从祀有四配。分别为:颜回,曾参,孔伋,孟轲。)这个上帝又是谁呢?

有可能是:周人把上古名人全部罗列成周人的母系传承,这个上帝就成了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所以周先王只能配享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