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史大约有孔庙两千多所,而且每一处都孔庙建造的规格都很多,很多都是仅此皇家,建筑精美,景观布局让人流连忘返。在新中国诞生之前的一段时间,国家为了尊崇和宣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很多比较大的城市都会修建孔庙,所以在当时修建孔庙也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到目前为止,全国大约现存文庙有座,而放眼全球大约有文庙余所,而今天要介绍的长春文庙在中国来说,是比较年轻的一座。
长春文庙长春文庙始建于年(清同治十一年),年和年又分别对其进行修缮和扩建,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曾经的文庙呈现出“门前古榆参天,花草满坛,泮池如新月,虹桥飞架其上”的动人景象。现在的文庙旁边有一所文庙小学,可以说是十分贴地气,和文庙所传承的文化对接起来。
长春文庙不开正门,前面是一堵照壁式宫墙,进出则通过两侧的“礼门”和“义路”。传说过去有条规矩:一定要等当地有人中了状元,“金榜题名”之后,才能在此大开中门,笙箫鼓乐吹吹打打地迎接“蟾宫折桂”的佼佼者进庙参谒孔子,无人登科第,则不开“状元”门。长春文庙一直遵守着这个传统,多年来从来都没有打开。
走进文秒内,映入眼前的便是泮池,泮池之上就是传说中的状元桥。状元桥可想而知,当时走在桥上的人必定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因为只有高中状元的人才可以走在上面。而现在游人都可以从其上走过,讨一个好的彩头。走下状元桥,看到的就是棂星门,寓意文曲星下凡的孔子,在人间施行教化。门一旁的石龟驮牌也喜庆的戴起了大红花,莘莘学子们都要过来摸摸顶,以祈求学业发达。
进门后,中院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殿富丽堂皇,轩昂庄重,殿内供奉着孔子及其弟子72贤人的牌位。大成殿的大成二字出息孟子,古时状元更换祭祀服饰后更有此门经过,所以又有“过殿”、“仪门”之称,现今在长春文庙诸多的祭孔活动仪式多在此举行。院内常年不断的香火,嗅来特别舒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大成殿内正中为孔子像,他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着十二章王服,脚踏云履,手持镇圭,一副天子礼制。孔子像西侧为亚圣孟子和宗圣曾子,东侧为复圣颜子和述圣子思。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耳熟能详的诗句就数不胜数,每次前来,无论春秋冬夏,无论人众寡欢,总会有些新的收获。
大成门的两侧分别为孟庙和孔子家庙。孟庙是祭祀亚圣公孟子的地方,儒学因孔子而创立,得孟子而光大。所以在祭祀孔子的同时也要祭祀孟子。孔子家庙原为供奉孔子族谱的地方。在长春文庙,还有一处地方,从来都是人流不断,圣泉井前总是有许多孩子们争相洗手淋水,沾沾福气,祈求金榜题名。文昌阁以前是藏书楼,现在是吉林省开办国学大讲堂的场所,另一旁的小广场是附近老人孩子们常去的地方,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也会在小广场举办。
长春文庙经过近年来一系列的修复扩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长春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孔子文化园),除了作为长春百年文化教育的历史见证之外,更成为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的有力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