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苏州旅游,特意去转了转苏州孔庙。
和很多地方的孔庙一样,苏州的孔庙也非常清冷。进得庙门,竟空无一人,高大的万世师表妇孺皆知的孔子的塑像耸立在寂寥的庭院中,显得是那样的孤独,不禁让人有些郁闷,有些怅然,有些凄凉......膜拜了孔子像,拜谒了孔子庙堂,欣赏了碑林,游转在庭院中我们被院中的几棵高大的银杏树吸引了,据说这些银杏树有的种植于宋代,有的种植于明代,已经多年以上了,这些银杏树都有一个好听吉祥耐人遐想的名字:三棵在一起的叫“三元杏”,两棵在一起的叫“连理杏”,植于南宋的那棵已八百多年了叫“寿杏”,还有一棵叫“福杏”。“古柏高枝银杏实,几千年物到而今”,有他们的陪伴,我一下就感到孔老夫子不那麽孤单了!深秋,落英飘飘,一地杏叶,金灿灿,黄澄澄,暖色的杏叶使寂寥的孔庙不那么清冷了,我的心也骤然敞亮起来。
这几棵古老的银杏令我起敬,让人难忘。
第一次从大成殿的后面进入参观文庙,这也是特殊的体验,如果不是图书馆的分馆设在崇圣祠,相信这个后门是不会允许游客从这里进入的,参观孔庙本应正衣冠、整仪容,肃穆而入,这样参观孔庙,如果孔夫子知道一定要气得大叫,“非礼勿视!”虽然从后门进入,我一进入大成殿就被它的气势所震慑了,非常雄伟壮观,大殿正中是孔子的全身画像,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和蔼可亲。
后来查阅资料得知,这里是全国第二大的孔庙,规模仅次于曲阜的孔庙,在大成门外的广场边上还有一块石碑,记录了苏州孔庙的由来。苏州孔庙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任苏州知州时所建,范仲淹是苏州人,孔庙所在是范家私宅用地,当时家人认为此地风水好,建宅院可以世代富贵,准备营建私宅,范仲淹知道后说,“私之一家,不如公之一郡,如期一家贵,不如一郡贵。”毅然将此地辟建为规模宏大的孔庙和府学,就此开创了左庙右学的官学传统,日后各州县都参照苏州府学建立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