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孔子诞生,纵观其之后多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近千个皇帝,但论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纵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难以望其项背。
他编撰《六经》,传承上古文明,奠基后世文化;
他修《春秋》,开修史之先河,为中华史学奠基的第一人;
他首家设坛办学,教书育人,更可贵的是,他办学主张“有教无类”,实行全民教育并开创了完整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
他提出了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为内容的“中华十德”,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道德先师;
他高瞻远瞩,提出的“仁政德治”主张和“小康大同”观念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思想的光芒照亮了两千年中华历史的长河,但孔子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并不辉煌!
孔子曾带着心中礼乐,腹中诗书周游列国14年,推广儒家思想,然而其在政治上终不能如愿,要么君王不接受,要么受人嫉妒、排挤,以至于大部分时间都在途中,风餐露宿、食不果腹,形同流浪。
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消极避世,郁郁寡欢,反而在更积极地做事。藏道于民,开坛讲学,把道从有位置的大人藏到一般的人,第一次把教育推到平民,就是因为有了孔子以后,老百姓变聪明了。
孔子晚年自我评价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他的脚步,遵从一颗赤子之心,从未因为任何困苦而停止过。
如今后人在孔庙看到的吴道子《孔子行教像》中,孔子身体前倾站立,双手作揖,形象谦卑有礼,其他绘制版本的形象也都不出其左右,端严之外未有亲和感。
点击下图,供奉领取
所以国学大师、硕学贤达曾仕强教授倡议,以孔子座像为形制,以呈示万世素王“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之风范,别开生面,启以新意。
此倡议得到了孔子第七十四代孙孔繁苓女士的积极响应,会同曲阜鲁宝斋的高级工匠一一有着“中华国礼”雕刻艺术家之称的颜氏木雕第八代传人龚世兴先生,北上南下,请教诸多专家、学者,听取多方建议和意见,根据孔子一生重礼,以言传礼,宣礼;以身示礼,教礼的理念。对坐像的立项创意进行研讨、论证。
宣礼像创作者孔繁苓女士和龚世兴先生
先是平面构思,再经三维定相,最后泥塑定稿,初样定稿时,又得到了孔子后裔“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的专业研究孔子制像的资深学者一一孔德平先生的悉心指导!
几经研讨、论证后认为:此次创作的坐像已经具备万世素王“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之风范,彰显了圣贤孔子是一位平易近人,有血有肉的仁爱之人的亲近之感,坐像命名为:“孔子宣礼像”更为合理和恰当!
坐像的选材也颇费心思,要表现出黄种人的肤色、要雅而不俗、要有质感、要有收藏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厚重的底蕴,几经商讨选定了极有收藏价值的黄芯楠木。
龚世兴先生将传统木雕技艺的精髓发挥到极致,一凿、二刻、三打磨,技艺精湛,精妙绝伦,尤其是面部精雕,更是心平气静,刀利手稳,形象传神、惟妙惟肖。
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孔德墉先生看到坐像成品后非常高兴和激动,连声称道:好,非常好!这尊聖像做的好!你做了一件大事,一直没有坐像,前有“行教像”再配以“宣礼像”更好!,九十二岁的孔老先生欣然提笔写下了《孔子宣礼像》的命名之作!
《论语》有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宣礼像》的产生,恰逢其时,当今的社会需要“以仁以礼”,重建适合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复合道德规范的建设,必须要走“复礼”之路,“复仁”之路。
现在,这尊承载了多方心血的“孔子宣礼像”已在良心精品独家线上发行,欢迎您来结缘!
点击下图,供奉领取
扫码可领取50元大礼包,即领即用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供奉领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