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历代古建筑古书院的简介古书院的发展

梅州速来有“文化之乡”的美称,而本期也将为大家介绍梅州历代古建筑中的古书院。下面让我们了解详细内容吧!下面让我们看看古书院的图片吧!

古书院

在吾梅古代书院的建筑,实出于汉族(客家人)来梅之后。因为,在中国汉族(客家)人梅之前,当地土著民族,一般很少文化。而客家人的先祖则来自中原氏族,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且由于找寻生活出路和发展生产的需要,因此,在他们由北而南辗转迁移的艰苦岁月中,仍始终不忘将原日中原氏族的文化,传授给下代。于是,客家人便养成了喜爱读书的习尚。

客家人便养成了喜爱读书的习尚

但在汉族(客家)仍处于少数之际,一般都以家庭传统教育为主,在家就读的人很多,甚至还有专请品学兼优的人士来家教授子女的,古称“私塾”或“私学”。所以,旧有“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说法,这在客家围龙屋设置中也得到印证(所谓“花厅间”,就是专供适龄学子的就读之所)。后来随着客家人数的逐渐增多,对于适龄童生就学的形式,也逐步扩大到同宗、大族中,专门组织、聘请文化人集中进行书斋或蒙馆教育。据考南齐时,程旻就是以文教治民,而使童子笃学,民情风俗俘朴的,故为民胞稿与,而树之典范,在隋代文帝开皇七年()开科取士之后,自唐朝始有黄僚,登进士第起,及至宋代登科取士者的不断增多,更为宋代梅州官民之鼓舞,而广设就学之所。

私塾

于是,在北宋哲宗时,便有谏官刘元城首创梅城书院(即元城书院)。随后,又于北宋祟宁二年(),由知州滕元发创办梅州州学(学宫),内设文庙和明伦堂教授生徒。其时书院与学宫皆为当地的最高学府。以后,各朝共计建有濂溪书院、锦江书院、七贤书院、先贤书院、立诚书院、东山书院、培南书院、松东书院和祟实书院等八所。并且在各堡办起不少义学和社学,尽力开办乡间儿童启蒙学校。到了清代光绪二十八年(),德宗皇帝支持康有为等人的维新运动,提出废除科举后,全县各堡均在医学和社学的基础上,纷纷改设为小学。女诗人叶碧华亦首创梅州女子学堂。

濂溪书院

根据查考,自唐代黄僚之后,登科者甚众。宋有蓝奎、古成之、古革、古巩、古悦、蔡若霖、蔡定夫、蔡蒙吉。元代(因社会动荡,学风不振)仅有陈兴、谢佑两人。明代有李士淳(为翰林院编修)及张纲、刘荫、丘俊、张文宝,罗维政等进士5人,其他文、武举人有50人。

岭南第一进士古成之

清代有李象元、陈鹗荐、李瑞、李直、丘玖华、李蓬亨、宋湘、王利亨、李仲昭、李黼平、黄仲容、廖渐逵、李载熙、李光彦、余显荣、温仲和、吴启贤、黄品等翰林18人(在他们中有不少人的著述甚丰),另有文进士49人,武进士22人,文举人人,武举人人,廪生、五贡、秀才等共有余人。从以上历代人才辈出的情况,可知,客家先民之所以能保持不屈不挠的民族正气,一代一代的,历千百年之苦斗,战胜无究无尽,不可回避的灾难,主要的原因是具有高度的文化素质。他们以其文山墨海的潜质功能,改造了原梅州山栖谷饮,经济落后的环境,使它成为文化发达的“人文秀区“。究其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的确是源远流长的。她能以始终旺盛的学风,被誉称为“文化之乡”而闻名于中外,实为前人艰苦奋斗造就出来的硕果。回首过去,想想现在,展望将来,人们必将继续努力,不断进取。这是前人的厚望,也是今人的心愿。

文化之乡“梅州”

根据梅地现存书院旧址与遗迹的考察,凡古代书斋、书院、社学和义学等作育人才的圣地,都有重实际、不讲究门面、排场的习俗,体现了客家先祖处处艰苦朴实的精神和传统美德。虽然,旧有古书院已绝大部分因为年代久远而改建,或因灾祸而毁纪。但是,业已新建的校舍,则远远超过旧有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以新代旧,办学之风长盛不衰。到现在仍保存比较完整的古书院有东山书院和文庙(即孔庙)。文庙在上南门处(今为梅县党校校址),其大成殿、东西两厢和魁星楼等古建筑,虽经多次修缮,却不失其原状,正是旧貌新颜,更觉熠熠生辉。

孔庙

本期的内容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你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