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乌镇,大家都能忆起一个粉墙黛瓦、枕水人家的江南古镇,但是提起崇福,大多数人都很陌生。
比起乌镇的家喻户晓,崇福古镇更像一个躲在深闺人不知的大家闺秀,活在老一辈桐乡人的记忆里,尽管也是白墙黛瓦,却勾勒着另一种的线条。
位于嘉兴桐乡的崇福古镇,自古便是个鱼米之乡,皮草的世界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崇福古称语溪,古运河孕育的崇福,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崇福有着多年文明史和多年建镇史。公元年,后晋置崇德县,到年崇德、桐乡二县合并,崇德县改称崇福镇。
崇福有繁荣的皮草产业,产业起源于明末清初,21世纪后得到迅速发展,如今“中国皮草名城”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加工和生产基地。
崇福横街依旧保留着浓浓的市井味道,中山公园内的孔庙、吕园和文璧巽塔风貌依旧,横跨于运河之上的司马高桥壮观古朴,城区古建筑和古遗迹保存完好,许多传统地名、街巷也得以保留着千年古镇的历史记忆。
司马高桥:崇福镇(也是古运河)的重要遗存之一。
江南水乡多桥,崇福也不例外,只不过当年的随处可觅的石桥,如今寥寥无几。它们走过了繁华喧闹,看过了世事沧桑,随着河流远逝,只留下一段宁静。
一座司马高桥,因运河改道取直得以保存至今。司马高桥旧名南高桥,跨古运河。明洪武间(~年)始建;清乾隆十四年(年)重建,同治三年(年)毁,光绪二年(年)重建。
但也由于桥下的这条河已经淤塞,失去了通航能力,司马高桥也只能孤零零地横跨在古运河(旧护城河)的两岸,默默地与游人一起追忆着昔日的辉煌。
昔日,司马高桥两边曾经店铺林立,特别是南岸的店铺更多。南面有豆腐作坊,北面有卖盆、缸等店铺,是崇福镇的闹市之一。(当年的痕迹依稀可辨)
静卧在繁华崇德路的南面,横街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历尽生命灿烂青春辉煌后渐渐老去。密密麻麻的电线如蛛网缠绕它瘦骨伶仃的身躯,水泥路代替了往日的青青石板,唯有现实世界的几个老人安详地生活在这宁静的地方。
老街上的这些旧宅院,基本上是明清到民国的老建筑。其中这栋宅楼,据说百年前有个叫王顺发的从方家买下此宅,开设铜匠店至五十年代,现居住人是王家后代。
从那些断壁残垣、斑驳墙面,看得出庄重深沉,虽然老街嵌在现代化新城里显得窄小而寒酸,但仍然显露出它往日的辉煌。
崇福有“七十二条半弄”的众多传说。走进“县街”就如同走进了弄堂的天下,一条条小弄,窄的、长的、短的,亮的、暗的,墙门里的、外的,大弄套小弄……
如今还保留完整且很有特色的是立总管弄、保安弄和横街号的石门弄。保安弄虽然没有西塘石皮弄那么出名,但那种悠长宁静比石皮弄更有韵味。
立总管弄:南北相向的弄堂,两边高高的古建筑房舍,墙角整齐的石块基座,石块上层层叠起的青砖,显示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北大街早点铺
崇德路口的早市热闹依旧
甬道路2号“兴乐茶馆”,也算崇福镇上一家生意很火的老茶馆。在周边生活的老人,每天清晨5点左右就来到茶馆,一边喝茶一边打牌……
“咬三包子”店,每天新鲜出笼的大包子总是第一时间被抢购。
西寺弄圆木匠沈建根师傅在干活
房舍陈旧,庭院深深,古老建筑里居住的百姓人家。
茅桥埭:曾经繁华。据说:茅桥埭人就是街浪人,从前辰光,茅桥埭光茶店馆就有七爿哩!
位于镇上的中山公园,历经80余年风雨沧桑,建园时修筑的孙中山纪念堂、陈英士纪念塔已不复存在,但同治时期重建的崇德孔庙大成殿和棂星门风貌依旧,清咸丰时期重建的文璧巽塔仍耸立在荷花池畔,成为崇福这个具有一千多年建镇置县历史的江南古镇的最好见证。
文壁巽塔:中山公园内,为该园重要景点之一。
明嘉靖通政使吕希周始建,清道光二十九年()巽塔因长期风化倾坍。咸丰三年()宋成勋等募资重建。塔底花岗岩须弥座。塔身六面七层,仿木实心楼阁式。每层有仿木砖雕塔檐,檐下有仿木浮雕斗拱和立柱,三面棂窗,窗门相间。塔顶由相轮和复钵组成的生铁塔刹。
崇德孔庙:浙北地区唯一现存的孔庙,也是历代读书人朝圣的殿堂,不少学子都曾在这里苦读四书五经。
这座承载崇福人记忆的中山公园,改建后于年6月1日,重新开园,并取消了门票,免费开放。
崇福皮草大世界:总建筑面积3多平方米,现已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高品位、高档次的裘皮服装、服饰及制品的专业性商城。
作为中国皮草名镇,皮草产业一直是崇福的传统产业和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的加速升级,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千年大运河,积厚流广,孕育了无数文化遗产,也滋养各方水土人民,崇福就是其中备受浸润的城市之一。随着大运河的成功申遗,价值辐射,崇福也因运河而发展……
运河绿道:成为城区一条绿色出行、游憩休闲的步行环线,展示了运河人文底蕴、普及城市发展脉络的运河文化长廊。
古运河畔,今非昔比。
春风大桥,发生了沧桑巨变。一座桥的变化,折射出崇福发展的巨大变化。
▲春风大桥
▲璀璨崇德路
▲语溪大道
光阴流逝,时代更迭,历史的脚步依旧在这里缓缓徘徊……
王建平,工程师,经济管理专业函授毕业。年10月交通工程行业退休。自幼喜爱美术,年开始摄影创作,以拍摄人文纪实为主,其中《艰辛母子》《铁牛牧羊曲》《回家》《家乡的习俗》等近幅摄影作品,在国内外摄影大赛中获奖及摄影报刊上发表。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本文来源:聚桂文会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后台,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