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小故事,某年元宵节,雍正来到各部门检查值班情况,这一天非国定假日,古时国定假日一般只有三个:皇帝生日(万寿)、元旦和冬至。但在民间,元宵节却是相当热闹的一个节日,官员没事都早早回家了。
雍正走访了几个部门后,居然只看到了一个官员,对此,他很是有些感动,就问这位官员想要做个什么官,对方却回答:海关长。
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却是主动去地方,为什么?
原因之一:收入差距太大。
京官收入远不及地方官,尤以明、清两朝最为突出。清朝差不多从雍正开始,官员就不爱在京城待着了。雍正年间出台了一项新政策,给官员补贴,发养廉银。不过呢,这项政策是向地方官员倾斜的,可以领到10倍甚至百倍于自己的年俸。
如:江苏巡抚,二品地方官,年俸不过两,但养廉银却是高达两。雍正很通人性,知道尽管有各种考核和监管制度,但也难管住这些地方官不“敛财”,所以,干脆就提高收入,目的就是希望地方官员不至于过于贪婪。京官就没这福气了,户部官员才有资格拿养廉银,哪怕是尚书,也不过是双倍薪水而已。
原因之二:感觉就是混日子。
李慈铭,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他所著的《越缦堂日记》中就说了,京官有啥好,大半夜的就要爬起来上早朝,然后就是上班,上班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没事可干,无聊透了。这时候的清朝哪有啥事,整天忙的就是签各种条约,工资不高,点卯还不能缺席,不然,连那点“微薄”的收入都没有了。
原因之三:体现不了官威。
《戒庵老人漫笔》有一段对话:
地方官:“我爱京官有牙牌。”
京官:“我爱外任有排衙。”
排衙就是古代官衙中下属见长官的那个场面,鲜有官员不爱这种场面,多有官威啊,哪怕是小小的一个七品芝麻官,手下好歹也管着差役和衙吏。《归田琐记》(清代梁章钜)卷七《上衙门》中这么写:“桂林有分段编为戏出者,尤堪喷饭。”说的就是衙门的那些事。
“一曰乌合,二曰蝇聚,三曰鹊噪,四曰鹄立,五曰鹤警,六曰凫趋,七曰鱼贯,八曰鹭伏,九曰蛙坐,十曰猿献,十三曰蟹行,十四曰鸦飞,十五曰虎威,十六曰狼餐,十七曰牛眠,十八曰蚁梦。”
这是啥意思?
京官要上早朝,地方大小“官员”也一样要按时上班啊,只是地点不同,一个是紫禁城,一个是衙门,但是,性质都差不了太多。这些地方官员,不论级别大小,都会带着官帽(乌纱帽)早早赶往衙门,这就是“乌合”,还真形象。
“蝇聚”很好理解,这些官员压根都上不了台面,和京官相比,地位就和那苍蝇、蚊子差不多。人聚一块,都会先彼此寒暄,嘈杂声一片,那就是“鹊噪”;然后就是“鹄立”,“鹄立”这词出自《后汉书》,就是形容大家扯着脖子站着,等待上级的到来。
这个桂林段子妙就妙在,恰到好处的借用了不同鸟兽们的特点,来形容在衙门上班的这帮人。这不是贬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官员,只不过是借这些来隐喻官员上班的一个场面。县老爷官是不大,但一样享受被人恭敬的得意。一早就有人在衙门候着自己,这很有成就感的。
堂鼓击过后,就见“五曰鹤警,六曰凫趋,七曰鱼贯,八曰鹭伏,九曰蛙坐,十曰猿献”,可以试想下,看着一帮人对着自己低头哈腰,还得面带恭敬神色听自己说道,是不是有一种掌控他人的愉悦感油然而生?其实,这只是场面上的一个必备流程罢了。
若是县老爷要视察民情,那才叫真威风呢。
前面有差役举着牌子开道,后面还跟着一帮人,有拿公文袋的,有押班次的,还有奏乐的,一路热热闹闹,好生气派。这时候,这些地方父母官还只是坐在轿子里,看不到一路百姓对他们的膜拜眼神。到了每月朔、望这两日,他们必须去孔庙、关帝庙等处拈香,这时候就要接受里三层外三层老百姓的“围观”,此时的存在感才是真正的绝对的爆棚。
这就是古代官员为何喜欢被外派的原因了。除了上述这三个原因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借各种“与民同乐”的节目吃喝玩乐,玩到极致时还能和大家一起跳舞,《山堂肆考》(明彭大翼)就写了一个故事,廪丘衙门的一场舞会上,领舞者就是县老爷。在规矩多多的古代,若是京官也敢这么做,第二天绝对会被谏官弹劾,被罢官都不在话下。
这些地方官远离京城、远离皇帝,可以尽情耍着威风,他们嘴上说着喜欢那京官的牙牌,心里没准却是想着地方上的自在,所以,那位京官才会回答雍正:“给我个地方官当当吧。”
参考资料: